《电机组装工艺及常规检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才家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22017048
  • 页数:27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相关的电机分类、安装形式、冷却方式、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防护等级、常用轴承和润滑脂的选用、以及组装前和组装后对零件部件的机械检查、电气试验方法和相关技术标准。

第一章 电机通用知识 1

第一节 常用电机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1

一、常用电机的分类 1

二、常用电机型号的编制方法 3

三、常用电机名称与型号 6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电压、电流、频率和转速 13

第二节 电机的安装型式及其代号 15

一、电机安装型式代号的组成 15

二、由三部分组成和由两部分组成的两种表示方式之间的关系 18

第三节 电机的冷却方式及其代号 19

一、旋转电机冷却方式的表示方法 19

二、常见电机冷却方法举例 22

第四节 电机的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23

一、线端标志符号 23

二、绕组线端标志的规则和示例 23

三、常用电机绕组接线图 23

四、旋转方向 24

第五节 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 32

一、表示方法 33

二、第一位表征数字(防固体等级)的内容 33

三、第二位表征数字(防液体等级)的内容 34

练习题 35

第二章 滚动轴承的常识和装配方法 37

第一节 概述 37

一、轴承质量和装配质量的重要性 37

二、组成轴承的部件及各部位的名称 37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分类 38

一、按承受载荷方向、公称接触角及滚动体形状分类 38

二、按轴承的结构分类 39

三、按轴承的尺寸大小分类 41

第三节 滚动轴承代号编制方法 41

一、代号的三个部分名称及包含的内容 41

二、基本代号 42

三、后置代号所用符号和所包含的内容 43

第四节 滚动轴承的游隙和测量方法 49

一、轴承游隙的定义 49

二、轴承游隙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 50

三、深沟球轴承游隙的简易测量方法 50

四、深沟球轴承和圆柱孔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和施加载荷后径向游隙的增量 51

第五节 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 53

一、滚动轴承装配前的检查 54

二、滚动轴承装配前的清洗 54

三、轴承的装配工艺 55

第六节 电机用润滑脂的品种、特性和选用原则 57

一、电机用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和选用原则 57

二、电机用润滑脂的品种、特性和适用场合 58

三、润滑脂加入量及注入要求 58

练习题 61

第三章 组装前对零部件的处理和检查 62

第一节 对零部件外观的检查和处理 62

一、外观检查项目和要求 62

二、清理零部件的方法和要求 63

三、除锈的方法 65

第二节 对交流异步电动机零部件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 65

一、机座的检测方法和相关规定 66

二、端盖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 86

三、转子铁心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 95

四、转轴主要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 98

五、对有绕组定子铁心主要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检测 106

第三节 对电气性能的检查 107

一、测量绝缘电阻 107

二、绕组耐交流电压试验 109

三、绕组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 112

四、绕组直流电阻的测定试验 119

五、三相接线的相序检查 126

六、对埋置的热敏元件以及空间加热器的试验 128

练习题 129

第四章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组装工艺 131

第一节 组装用工作台(流水线)、通用工装和工具 131

一、组装用工作台(流水线) 131

二、组装用通用工装 135

三、组装用通用工具 136

第二节 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142

第三节 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组装工艺 144

一、定子铁心压入机座工艺 144

二、铝机壳电机定子铁心装入机座的方法 146

三、安装接线装置和接线 147

四、转子装入定子(机座)内膛的方法 150

五、轴承的装配工艺(组装流水线上的自动装配工艺) 153

六、端盖、轴承盖的装配工艺 155

七、安装外风扇和风扇罩 157

八、其他配套部件的安装 159

九、轴承室有内挡圈的较小电机装配特点 159

第四节 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组装工艺特点 159

一、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 159

二、对转子的检查与试验 159

三、集电环的组装 161

四、电刷装置的组装 163

第五节 永磁转子交流电机的组装工艺特点 170

一、永磁转子交流电机的结构特点 170

二、永磁转子交流电机的组装特点 170

练习题 172

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机组装后的检查、试验与考核 174

第一节 整机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标注 174

一、常用电机外形结构尺寸和代码 174

二、电机整机外形的形位公差 180

第二节 整机机械检查和测量考核 180

一、外观和转动情况检查 180

二、轴伸及键槽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 180

三、轴中心高的测量 181

四、轴中心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的测量 181

五、轴伸肩至邻近的底脚孔轴线的距离(C尺寸)测量 183

六、凸缘端盖安装孔相关尺寸及位置度的测量 185

七、凸缘端盖止口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测量 185

八、轴伸端面至凸缘端盖止口端面距离的测量 187

九、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测量 187

十、底脚平面度的测量 188

十一、底脚安装孔相关尺寸的测量及计算 188

十二、利用辅助工装测量A/2的简易方法 190

十三、底脚安装孔位置度的计算 191

十四、总长的测量 191

十五、定、转子气隙的测量和气隙均匀值的计算 192

第三节 整机电气试验和考核 193

一、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194

二、耐电压试验 194

三、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 194

四、绕组对机壳(对地)耐冲击电压试验 194

五、对埋置的热敏元件以及空间加热器的试验 196

六、堵转电流和损耗的测定试验 196

七、绕线转子电机的定、转子电压比的测定试验 198

八、空载电流和损耗的测定试验 200

九、振动的测定方法及限值 200

十、噪声的测定方法及限值 208

第四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 216

一、通电后不起动,也无任何声响 217

二、通电后不起动或缓慢转动并发出“嗡嗡”的异常声响 217

三、三相电阻不平衡度较大 218

四、三相电阻平衡,但都较大或较小 218

五、空载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 218

六、空载电流较大或较小 219

七、空载损耗较大 220

八、堵转电流较大或较小 220

九、堵转电流三相不平衡度超过标准限值 221

十、堵转损耗较大或较小 221

十一、轴承过热 222

十二、电刷过热 222

十三、电刷与滑环接触面有较大火花 222

十四、振动较大 223

十五、噪声较大 224

练习题 226

第六章 直流电机的组装工艺 228

第一节 直流电机的结构及接线型式 228

一、直流电机的结构 228

二、直流电机的接线型式 231

第二节 对组装前所用部件的检查和试验 232

一、对电枢的检查与测量 233

二、对磁极铁心及磁极绕组的检查与测量 237

三、对电刷、刷盒和刷架的检查 239

四、对换向器的检查 240

第三节 直流电机的组装工艺 241

一、磁极的组装和检查 241

二、组装转子风扇、轴承和将转子装入定子中 245

三、安装电刷装置和两端端盖 245

四、接线及接线后的检查 245

五、安装专用风机和测速发电机(用于Z4系列) 246

第四节 对直流电机成品的检查与试验 246

一、机械检查 246

二、电刷中性线位置的测定和调整试验 247

三、电气试验项目 249

四、电气试验方法和有关规定 250

第五节 电磁式直流电动机出厂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 255

一、通电后电动机不起动,电枢绕组也无电流 255

二、通电后起动困难,并且电枢电流较大 255

三、通电起动后很快就停转 255

四、并励直流电动机转速超过正常值 255

五、复励直流电动机起动时逆转后又改为顺转 255

六、起动电流较大,负载转速高 256

七、转速低于正常值 256

八、电枢绕组过热 256

九、励磁绕组过热 256

十、电刷下火花较大,换向器过热 256

第六节 电磁式直流发电机出厂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 257

一、不发电(被拖动后,无输出电压) 257

二、空载电压正常,但加负载后电压下降较多 257

三、空载电压正常,但加负载后电压降低很快最后改变极性 257

四、电压波动较大 258

练习题 258

附录 260

附录1 电机成品耐交流电压试验(试验时间为1min)电压值 260

附录2 Y(IP44)和Y2(IP5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噪声声功率极限值 261

附录3 Y和Y2系列电机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和额定电流时的堵转电压统计平均值 263

附录4 Y和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电流统计平均值范围 265

附录5 电机换向火花等级的确定标准 265

附录6 电机轴线对底脚支撑面的平行度公差 265

附录7 电机底脚支撑面的平面度公差 265

附录8 凸缘止口直径N、凸缘止口对电机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及凸缘配合面对电机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 266

附录9 电机轴伸直径D、键槽宽F、G尺寸及其公差、键槽对称度、轴伸长度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 266

附录10 铜热电阻分度表 268

附录11 BA1和BA2(Pt100)型铂热电阻分度表 268

附录12 T分度铜-康铜和K分度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表(0~+200℃,冷端温度为0℃) 269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