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水循环与资源回收 分析·技术·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荷)PIET LENS,LOOK HULSHLFF POL,(德)PETER WILDERER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12093939
  • 页数:48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工业部门中水的可持续利用与资源回收,具体内容包括环境保护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可持续工业的整体概念;封闭工业循环的链式管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与实践;工业水与资源封闭循环的国际指南以及印染、造纸、采矿、冶金、温室园艺、食品加工等领域的许多工业实例。

第一部分 针对环境保护的工业水回用 1

1 工业可持续水管理 3

1.1 可持续性的概念 3

1.2 水资源 4

1.2.1 概述 4

1.2.2 水循环 5

1.2.2.1 全球水循环 5

1.2.2.2 城市水循环 7

1.2.2.3 工业水循环 9

1.3 工业可持续水应用 10

1.3.1 概述 10

1.3.2 水回用路线 12

1.3.3 增加措施 13

1.3.3.1 管路末端处理 13

1.3.3.2 好的家务管理措施 13

1.3.3.3 针对回用的分散式水处理 13

1.3.3.4 工艺优化 14

1.3.3.5 系统改进 14

1.3.3.6 替代原料和辅助材料的应用 15

1.3.4 清洁技术 15

1.4 可持续工业水管理 16

1.5 结论 17

1.6 参考文献 18

2 工业水再生、循环与回用 21

2.1 综述 21

2.2 水回用定义 21

2.3 工业水回用 22

2.3.1 历史背景 22

2.3.2 工业水回用的基本原理 23

2.3.3 水质因素 23

2.3.4 工业水回用的处理要求 24

2.4 废水处理技术 25

2.4.1 初级处理 26

2.4.2 二级处理 26

2.4.3 三级与深度处理 27

2.4.3.1 颗粒介质过滤 27

2.4.3.2 膜工艺 27

2.4.3.3 吸附 27

2.4.3.4 去除营养物 28

2.4.3.5 消毒 28

2.4.4 贮存 29

2.5 再生城市污水的工业应用:冷却塔补充水 29

2.5.1 工业冷却水系统 29

2.5.2 冷却塔中的水盐平衡 30

2.5.3 冷却塔的水质问题 31

2.5.3.1 结垢 31

2.5.3.2 生物生长 32

2.5.3.3 污垢 32

2.5.3.4 金属腐蚀 32

2.6 再生城市污水的工业应用:工业工艺用水 32

2.7 总结与结论 33

2.8 参考文献 33

3 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环境保护 36

3.1 概述 36

3.2 可持续工业技术的综合概念 36

3.3 清洁生产中的厌氧技术 38

3.3.1 用于环境保护的厌氧技术 38

3.3.2 例子 39

3.3.2.1 纸浆与造纸生产 39

3.3.2.2 电镀、化电与采矿业 40

3.3.2.3 采用纺织品染料的工艺 40

3.3.2.4 生物乙醇生产 41

3.4 风险评价与公众接受性 41

3.4.1 风险评价 42

3.4.2 符合性监测 42

3.5 参考文献 43

第二部分 工业资源保护政策 45

4 清洁生产:历史、概念、政策与手段、激励机制与实例 47

4.1 概述 47

4.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措施的说明 48

4.2.1 国家环境政策规划1、2、3、4号 49

4.2.2 我在1970~2000年期间的经验 49

4.2.3 中小型企业(SME's)还是大型企业 49

4.2.4 工业的关键角色 50

4.2.5 国际组织的角色 51

4.3 20世纪70、80年代手段与21世纪相应手段的对比 51

4.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改变过程 52

4.4.1 现实的转变 53

4.4.2 收益而不是支出:一个充满希望的战略 53

4.4.3 政府和企业之间比法律和规范更好的关系 54

4.5 成功协作的“游戏规则” 54

4.5.1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的视角 54

4.5.2 可持续工业发展之路 54

4.5.3 国际合作是根本需要 55

4.5.4 需要更广泛的措施 55

4.6 结束语 55

4.7 参考文献 56

5 有效保护与利用资源的国家政策 58

5.1 概述 58

5.2 减少工业资源使用强度的基本原理 59

5.3 命令与控制手段 60

5.3.1 德国强制购买法 60

5.3.2 欧盟包装指令 60

5.3.3 加拿大最小能量效率规范 61

5.4 经济手段 61

5.4.1 现有经济手段的实例 64

5.4.1.1 在英国的经济敏感区域用经济手段实现可持续农业 65

5.4.1.2 加利福尼亚的税收信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65

5.4.1.3 丹麦的风能 65

5.4.1.4 欧盟统一农业政策的改革 66

5.4.1.5 德国的水税 66

5.4.1.6 法国的水收费体系 66

5.4.1.7 荷兰降低农业中无机物排放的政策 67

5.4.1.8 墨西哥糖业中水的合理利用 67

5.5 其他手段 68

5.5.1 柏林中小型企业的环境改善规划 68

5.6 资源保护国家政策的评价 69

5.7 支持采用面向输入政策的措施 70

5.8 参考文献 71

6 链环境管理战略 75

6.1 概述 75

6.2 供应链管理 76

6.2.1 发展 76

6.2.2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77

6.2.3 价值链 78

6.2.4 伙伴关系 79

6.3 生命周期评价 80

6.4 环境关怀战略与生命周期分析的类型 82

6.5 生命周期分析实施类型的要求 83

6.6 供应链结构与要求 84

6.7 案例研究 85

6.7.1 屠宰副产品链 85

6.7.2 咖啡分配链 86

6.7.3 将生命周期分析的类型与供应链合作结构相联接 86

6.8 闭式工业循环链式管理的前景 87

6.9 参考文献 88

7 工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现代化 92

7.1 概述 92

7.2 作为工业转型概念之一的工业生态学 93

7.2.1 工业生态学的产生 93

7.2.2 生态工业园 94

7.2.3 工业生态学需要社会理论 95

7.3 工业转型中的代理与机构 96

7.3.1 作为社会理论的生态学现代化 96

7.3.2 机制改革的(三位一体的)网络方式 97

7.3.3 公司环境战略的阶段 99

7.4 生态工业园的构造 100

7.4.1 总论 100

7.4.2 生态工业园:足够的遵从与“免费效应” 101

7.4.2.1 案例:越南的工业地产 102

7.4.3 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 102

案例:卡伦堡的工业共生 103

7.4.4 生态工业园:环境创新的难点 105

案例:Cape Charles(查尔斯角)模型与PALME(帕尔默)标签 106

7.5 结论与展望 106

7.6 参考文献 107

第三部分 工业中支持水与资源闭路循环的工具—A规范措施 111

8 水循环利用的国际性指导方针 113

8.1 绪论 113

8.2 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环境 114

8.2.1 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QMRA) 114

8.2.2 特异性风险(AR) 115

8.3 污水回用规范和标准的实例 115

8.3.1 世界卫生组织 115

8.3.2 美国 116

8.3.3 澳大利亚 117

8.4 制订各国可因地制宜调整的国际标准框架 118

8.4.1 根据用途确定再生水水质 119

8.5 讨论 122

8.5.1 权衡风险和经济承受能力 122

8.5.2 国际合作的好处 122

8.5.3 项目确定性的好处 122

8.6 结论 123

8.7 参考文献 123

9 生态管理和审计方案—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125

9.1 前言 125

9.2 EMAS的目标 126

9.3 EMAS和EPER(欧洲污染物排放登记) 126

9.4 EMAS:一种步进的方式 127

9.4.1 环境管理体系 127

9.4.1.1 第一步:环境政策 127

9.4.1.2 第二步:规划环境表现、法律依据、工作目标和目的 127

9.4.1.3 第三步:执行、操作、培训、权能、控制、检查和矫正行为 129

9.4.1.4 第四步:交流和环境声明 132

9.5 审计 133

9.6 结论 133

9.7 参考文献 133

10 废油回用的最好可用技术(BAT) 135

10.1 最好可用技术(BAT) 135

10.2 佛兰德斯(Flanders)的废油处理 136

10.3 处理及预处理工艺的描述 137

10.3.1 工业废油的闭路循环 137

10.3.2 无需蒸馏,用化学方法二次提炼出基油 137

10.3.3 利用蒸馏法二次提炼出基油 137

10.3.4 作为高炉的还原剂或燃料 137

10.3.5 通过热裂解生产燃料 138

10.3.6 在炼油厂中使用:同原油混合 138

10.3.7 在炼油厂中使用:掺入真空塔的残留物质 138

10.3.8 在焚化危险废物时作为一种辅助燃料 138

10.3.9 作为水泥窑的燃料 138

10.3.10 作为空间加热器的燃料(<10MW) 138

10.3.11 混入船用燃料 138

10.4 处理系统的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估 139

10.4.1 处理系统的技术有效性 139

10.4.2 环境表现评价 139

10.4.3 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140

10.4.4 BAT的选择 140

10.5 参考文献 140

第三部分 帮助工业用水零排放和资源循环的工具—B系统分析 143

11 水夹点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水量和废水量 145

11.1 前言 145

11.2 理论框架 146

11.2.1 基本概念(Baetens and Tainsh 2000) 146

11.2.2 水夹点理论 147

11.2.2.1 使用过程中水的特性 147

11.2.2.2 确定水重复使用的可能性 148

11.3 水夹点运用的实例研究 154

11.3.1 不使用再生技术的最低用水量目标 155

11.3.2 使用再生技术的最低用水量目标 157

11.4 水夹点的实际操作 158

11.5 参考文献 160

12 纸浆和造纸工业中提高水再生利用的关键参数法 162

12.1 造纸系统中的水循环 162

12.2 主要特性的确定 163

12.2.1 水和原料循环的形态 163

12.2.2 K1和K2的基本定义(K值的直接确定) 165

12.2.2.1 K1的定义 165

12.2.2.2 K2的定义 165

12.2.2.3 K1/K2的定义 166

12.2.2.4 K1和K2的图解表示法 166

12.2.3 复杂系统参数K的确定 167

12.2.3.1 研究系统参数K的计算 167

12.3 定义的证明 168

12.3.1 K1和K2的分析表达式(K值的间接定义) 168

12.3.2 工艺参数对K值的影响 170

12.3.3 基于K值的工厂用水线路最优化的一般标准 170

12.4 参数K的运用 171

12.4.1 机械制纸生产厂中水循环的最优化 171

12.4.2 K1和K2目标值分级以比较工厂 173

12.4.3 将K值集成到现有最优化方法中 174

12.5 结论和展望 176

12.6 参考文献 176

13 工业水资源管理的系统方法 179

13.1 绪论 179

13.2 水重复使用的挑战 179

13.3 水资源管理的系统方法 182

13.3.1 梯级方法 182

13.3.1.1 工厂审计 183

13.3.1.2 概念设计和评价 183

13.3.1.3 小规模试验 184

13.3.1.4 实施 184

13.3.1.5 结论 184

13.3.2 水夹点 184

13.4 造纸工业案例研究 185

13.4.1 工厂审计 186

13.4.1.1 分析方案 186

13.4.1.2 经过三级处理的市政出水 187

13.4.2 概念设计与评价 187

13.4.2.1 清洁白水的重复使用 189

13.4.2.2 市政出水重复使用 190

13.4.2.3 结垢趋势 190

13.4.2.4 腐蚀性 190

13.4.2.5 微生物结垢的可能 191

13.4.2.6 水质的一致性 191

13.5 结论 191

13.6 参考文献 192

14 一种用于饮用水生产和分配的环境影响评价专用软件工具 193

14.1 绪论 193

14.2 LCA(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194

14.2.1 定义 194

14.2.2 LCA方法的步骤 194

14.2.3 LCA方法论 195

14.3 LCAQUA 195

14.3.1 LCA方法论 195

14.3.2 LCAqua的功能 196

14.3.3 程序软件介绍 196

14.3.4 LCAqua软件应用 198

14.4 参考文献 199

15 通过放射本能分析量化技术的可持续性 201

15.1 绪论:可持续性和技术 201

15.2 放射本能 203

15.3 放射本能和可持续性:原理 204

15.4 放射本能和可持续性:应用 206

15.4.1 酒精生产 206

15.4.2 废气处理 208

15.5 前景 209

15.6 参考文献 210

第三部分 辅助解决工业水资源循环的工具—C工艺出水水质特征 213

16 物理化学性质测试的分析技术 215

16.1 前言 215

16.2 分析数据的基础 215

16.2.1 浓度值 215

16.2.2 数据质量 216

16.2.3 标准曲线 217

16.2.4 取样 217

16.2.5 立法框架 218

16.3 光谱法 218

16.3.1 分子光谱法 219

16.3.2 原子光谱法 220

16.3.3 质量光谱法 221

16.4 色谱法 222

16.4.1 薄层色谱法(TLC) 222

16.4.2 气相色谱法(GC) 222

16.4.3 液相色谱法(LC) 224

16.4.4 体积排斥色谱法(SEC) 224

16.4.5 离子交换色谱法(IC) 225

16.5 电化学分析法 226

16.5.1 pH电极和氧化还原电位电极 226

16.5.2 电导率 227

16.5.3 极谱法/伏安法 227

16.6 特殊的水质分析法 229

16.6.1 溶解性有机碳(DOC) 229

16.6.2 可吸附卤代有机物(AOX) 229

16.6.3 可同化有机碳(AOC) 230

16.7 在线检测 231

16.8 参考文献 232

17 在生产链中利用模型防止食物污染 235

17.1 绪论 235

17.2 预测模型 237

17.2.1 污染 237

17.2.2 食物成分的转化 238

17.2.3 运行费用 239

17.3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39

17.4 结论和机会 242

17.5 参考文献 243

第四部分 工业规模闭路水循环技术—A环境生物技术前景 245

18 水与资源循环管理中生物技术的前景 247

18.1 前言 247

18.2 水的再利用在水闭路循环中的意义 248

18.3 回用水的技术挑战和进步 250

18.4 为闭路水循环而改进的各种生物技术 252

18.4.1 改进的流化床生物技术:高大型生物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 252

18.4.2 改进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 254

18.4.3 改进的生物膜技术 254

18.4.3.1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 254

18.4.3.2 流化床工艺 255

18.4.3.3 移动床处理工艺 256

18.4.3.4 气升式技术 256

18.5 适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改进型生物反应器设计 257

18.6 结论 258

18.7 参考文献 258

19 用于废水深度处理的生物工艺 262

19.1 简介 262

19.2 氮化物的新型生物转化过程 263

19.2.1 新概念和/或新操作流程的设计 263

19.2.1.1 不完全硝化 264

19.2.1.2 高频通风工艺 266

19.2.2 基于新发现的生物转化途径的工艺 268

19.2.2.1 厌氧氨氧化(ANAMMOX) 268

19.2.2.2 Sharon与Anammox组合工艺 269

19.2.2.3 同时硝化和反硝化 269

19.3 有机磷化物的新生物转化过程 270

19.3.1 微生物种群的新鉴定技术 270

19.3.2 反硝化除磷 270

19.3.3 改进工艺控制的模型 271

19.4 硫化物的新生物转化工艺 272

19.4.1 研究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新技术 272

19.4.2 自养反硝化 273

19.4.3 硫酸盐还原与氨氧化(SURAMOX) 273

19.5 参考文献 275

20 抗生物降解物质及杀虫剂类物质的生物降解 281

20.1 简介 281

20.1.1 适用于水循环与资源转化的环境生物技术 281

20.1.2 电子受体多样性 282

20.2 厌氧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学 282

20.2.1 介绍 282

20.2.2 产甲烷环境中的底物降解 283

20.2.3 生物降解含苯环化合物 284

20.2.3.1 BTEX 284

20.2.3.2 多环芳烃 286

20.2.3.3 硝化苯和多氯苯 287

20.2.4 表面活性剂 287

20.2.5 氯烷的生物降解 291

20.2.6 厌氧生物降解的局限性 292

20.2.6.1 毒性 292

20.2.6.2 抗性 293

20.3 厌氧生物反应器技术 293

20.3.1 简介 293

20.3.2 EGSB反应器中含甲醛废水的厌氧处理 295

20.3.3 邻苯二酸生产废水的二阶段厌氧处理 296

20.3.4 厌氧反应器中的生物强化 298

20.4 新进展 299

20.4.1 基因工程微生物(GEM)的使用 299

20.4.2 生物传感器 299

20.5 参考文献 302

第四部分 实现工业闭路循环的技术—B满足回用标准的先进技术 313

21 物理-化学废水处理方法 315

21.1 简介 315

21.2 物理-化学单元操作 315

21.3 去除颗粒物的单元操作 317

21.3.1 絮凝/凝集在颗粒物去除中的作用 318

21.3.1.1 凝聚/絮凝原理 318

21.3.2 单元操作 319

21.3.2.1 沉淀 319

21.3.2.2 磁分离改进沉淀(SiroflocTM) 320

21.3.2.3 微砂改进沉淀(ActifloTM) 320

21.3.2.4 浮选 320

21.3.2.5 微滤 323

21.3.2.6 粗糙介质过滤 323

21.3.2.7 快速砂滤 324

21.3.3 单元操作效率 324

21.4 去除溶解性污染物的单元操作 325

21.4.1 沉淀 325

21.4.2 活性炭吸附 325

21.4.3 离子交换 326

21.5 参考文献 327

22 工业废水回用中的高级氧化技术 330

22.1 简介 330

22.2 臭氧、过氧化氢 331

22.3 光氧化 332

22.4 Fenton反应,光-Fenton工艺 334

22.5 光催化 336

22.6 电子束辐射 340

22.7 超声波分解 340

22.8 生物和化学的组合工艺 340

22.9 结论 341

22.10 参考文献 341

23 膜技术在水回用领域的工业经验 344

23.1 简介 344

23.2 膜 345

23.3 膜工艺 347

23.4 实例研究 347

23.4.1 微电子废水的再生 348

23.4.1.1 简介 348

23.4.1.2 水的管理和处理 348

23.4.1.3 再生阶段 349

23.4.1.4 经济性 350

23.4.2 废染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351

23.4.2.1 简介 351

23.4.2.2 水的管理与处理 351

23.4.2.3 经济性 351

23.4.3 液体清洁剂的回收和控制 352

23.4.4 墨西哥纸浆废水的回用 352

23.5 参考文献 353

第四部分 实现工业闭路循环的技术—C资源回收与管理 355

24 氮的回收和再利用 357

24.1 简介 357

24.1.1 本文的目的 357

24.1.2 氮的化学分类及可用性 357

24.1.3 氮的固定 358

24.1.4 N—循环的人为影响 358

24.2 废水 359

24.2.1 市政废水 359

24.2.1.1 废水特征 359

24.2.1.2 废水处理厂的流程 360

24.2.1.3 硝化 361

24.2.1.4 反硝化 361

24.2.1.5 其他去除技术 361

24.2.2 从废水中进行氮循环的可能技术 361

24.2.2.1 生物固体 361

24.2.2.2 吸附 362

24.2.2.3 吹脱 362

24.2.2.4 化学沉淀 362

24.2.2.5 其他方法 363

24.3 尿的分离 364

24.3.1 分离浓N-溶液 364

24.3.1.1 简介 364

24.3.1.2 历史 364

24.3.2 系统机制 364

24.3.2.1 无混合厕所 364

24.3.2.2 直接用作肥料 365

24.3.2.3 进入管道系统的控制释放 365

24.3.2.4 尿加工过程 365

24.3.3 废物设计 365

24.4 结论 366

24.5 参考文献 367

25 磷循环前景 371

25.1 简介 371

25.2 磷的历史 371

25.3 磷的生命循环 372

25.3.1 传统的磷循环 372

25.3.2 现代社会的线性产出 372

25.4 闭路磷循环 373

25.4.1 磷酸盐矿石:不可再生资源 373

25.4.2 下水道污泥 373

25.4.3 动物排泄物 374

25.4.4 取代磷酸盐矿作为原料的边界条件 374

25.5 磷酸盐循环案例研究 375

25.5.1 废水处理 375

25.5.2 动物排泄物的处理 376

25.6 经济性评价 377

25.7 展望 378

25.8 结论 378

25.9 参考文献 378

26 固体废物的材料和营养物质回收和能源再利用的系统性观点 380

26.1 简介 380

26.2 ORWARE模型 380

26.2.1 方法和模型的总体描述 381

26.2.2 ORWARE中的生命周期评价 382

26.3 研究中的系统边界条件 383

26.4 对策描述 385

26.5 系统分析 385

26.5.1 环境影响 386

26.5.1.1 全球变暖 386

26.5.1.2 酸性气体 387

26.5.1.3 富营养化 388

26.5.2 能源 389

初级能源载体的消耗 389

26.5.3 经济性 390

26.5.3.1 金融成本 390

26.5.3.2 总成本(金融成本+环境成本) 391

26.6 结论 391

26.7 参考文献 392

第五部分 工业工艺中水的闭路循环实例 395

27 纺织工业用水的最小化及水的回用 397

27.1 纺织和服装工业 397

27.1.1 欧洲的纺织和服装行业 397

27.1.2 纺织精加工过程 398

27.1.2.1 纤维准备 398

27.1.2.2 染色 398

27.1.2.3 印花 399

27.1.2.4 特殊精加工 399

27.1.3 环境影响 399

27.1.4 未来的方针 399

27.2 纺织用水和废水的特征 400

27.2.1 供水 400

27.2.2 废水 401

27.2.2.1 染料 403

27.2.2.2 金属 404

27.2.2.3 难降解和危险有机物 404

27.2.2.4 盐类 404

27.3 纺织废水的最小化、处理及回用 404

27.3.1 污染防治技术 405

27.3.1.1 原料的质量控制 405

27.3.1.2 化学替代品 405

27.3.1.3 工艺改进 405

27.3.1.4 设备改进 405

27.3.1.5 良好的运行实践 405

27.3.2 化学品和水的再利用与循环——管路前端处理 405

27.3.3 工艺水回用和循环——管路末端处理 406

27.3.4 废水处理技术 407

27.3.4.1 生物处理工艺 408

27.3.4.2 物理/化学方法 408

27.3.4.3 化学工艺 408

27.3.4.4 吸附 409

27.3.4.5 膜处理 410

27.3.4.6 其他物理化学方法 410

27.4 实例研究 411

27.4.1 聚酯加工行业的物质流 411

27.4.2 基于夹点分析的聚酯工厂水回用评价 413

27.4.2.1 结果—喷射式染色 415

27.4.2.2 结果—siluros 418

27.4.2.3 结论 418

27.4.3 集中处理与回用水厂的实例 418

27.5 参考文献 420

28 为造纸厂白液处理和水循环提供更多可能的新型中高温处理工艺—肾技术—概念 425

28.1 简介 425

28.2 现状 426

28.2.1 厌氧处理的应用 426

28.2.2 膜技术的应用 428

28.3 结果与讨论 428

28.3.1 经小规模处理厂验证的水处理厂设计 428

28.3.1.1 小规模处理厂 428

28.3.1.2 COD降低:生物+曝气 429

28.3.1.3 钙的沉降 430

28.3.1.4 COD的削减:膜处理阶段 431

28.3.2 造纸厂中试和工业规模处理厂的设计 431

28.3.3 零废水造纸厂水处理装置的设计概念 433

28.4 结论 434

28.5 致谢 435

28.6 参考文献 435

29 采矿业与冶金行业利用生物法回收金属、硫和水 438

29.1 简介 438

29.2 硫酸盐还原菌 439

29.2.1 生理学 439

29.2.2 硫酸盐还原过程的电子供体选择 440

29.3 用于去除金属的生物硫酸盐还原技术 441

29.3.1 THIOPAQ?生物技术的设计 441

29.3.2 资源回收 442

29.4 在采矿和冶金行业的应用 443

29.4.1 地表水的重金属去除(Budel-Zink Ⅰ) 443

29.4.2 零排放的锌生产厂(Budel-Zink Ⅱ) 443

29.4.2.1 工艺设计 443

29.4.2.2 单元工艺 444

29.4.2.3 工业规模运行 445

29.4.3 酸性采矿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Kennecott) 446

29.4.4 其他应用 447

29.5 致谢 447

29.6 参考文献 447

30 自然光催化:在处理水中农药方面的应用 450

30.1 简介 450

30.2 光催化基础 451

30.3 试验体系:技术方面 452

30.3.1 强化吸收光化学反应器 452

30.3.2 非强化吸收光化学反应器 454

30.3.3 太阳能光催化水处理厂 455

30.4 农药的光催化处理 456

30.4.1 阳光降解农药的实例 456

30.4.2 进入光反应器中的累积能量 458

30.4.3 稳定光照下的等价照射时间 458

30.4.4 动力学和光催化设计流程 460

30.5 案例研究:农药瓶的循环 461

30.5.1 背景 461

30.5.2 使用TiO2—过硫酸盐的降解实验 462

30.5.3 光-Fenton实验 464

30.5.4 处理因子 465

30.5.5 光催化处理厂的初步设计 465

30.6 结论 468

30.7 参考文献 469

31 温室园艺业中水的回用 471

31.1 简介 471

31.2 水的可用性 472

31.3 温室园艺业 473

31.4 无土栽培系统 473

31.5 营养液的消毒 474

31.5.1 实施消毒的量 474

31.5.2 方法描述 475

31.5.2.1 加热处理 475

31.5.2.2 臭氧处理 475

31.5.2.3 紫外线照射 475

31.5.2.4 慢砂滤和膜过滤 476

31.6 结论 476

31.7 参考文献 476

32 丹麦卡伦堡的工业共生——工业网络和清洁工业生产 479

32.1 卡伦堡的工业共生 479

32.2 实际情况 481

32.3 反响 483

32.4 经验 483

32.5 参考文献 484

参编人员名单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