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三十年代文学时期 3
第一章 国际左翼文艺思想在中国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3
李大钊与早期共产党人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10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 10
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与鲁迅的译介 10
瞿秋白的工作 10
第二节 “拉普”、“纳普”和中国“普罗文学”主张 10
蒋光慈、郭沫若与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3
茅盾、鲁迅与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 23
创造社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 23
太阳社与前苏联“岗位派”、日本“纳普” 23
藏原惟人的“新写实主义 23
“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与左联的态度 23
第二章 英美式自由主义美学思想在中国 23
第一节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梁实秋 23
梁实秋的“五四”文学观 33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 33
崇尚古典美学思想 33
内在的纪律与攻击卢梭 33
艺术的伦理原则 33
局限性:审美原则 33
新人文主义与儒家学说 33
个体自身完善与内省自制 33
“人性论”与阶级性 33
第二节 西方美学的传入与朱光潜、宗白华 33
朱光潜:从康德、克罗齐到布洛 41
叔本华、尼采“悲剧论” 41
《文艺心理学》与直觉论 41
宗白华的“诗意人生”说 41
宗白华与康德“形而上心” 41
叔本华“意志论”视角 41
静观论与“宇宙意识” 41
歌德“生命意识” 41
第三节 梁宗岱对象征主义的阐释 41
梁宗岱与瓦莱里 51
象征主义的阐释与中国古典诗学 51
从象征表层到象征深层的无限升华过程 51
佛学的影响 51
象征主义的双重审美感应:形骸俱释的陶醉和一念常醒的彻悟思考的宁静抽象与形式纯诗与美第三章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和三十年代的社会小说 51
第一节 西方现实主义与中国社会剖析派 51
西方现实主义作品在三十年代 61
“现实主义”观念在三十年代的演化 61
社会剖析的视野 61
人与环境 61
批判意识的介入 61
具体真实的细节描写 61
《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精神 61
第二节 法国自然主义与李劼人的小说创作 61
法国自然主义 72
李劼人的长篇三部曲 72
自然主义的人物真实性 72
叙述的客观性 72
内容的文献性 72
《死水微澜》与《包法利夫人》 72
第四章 现实主义走向成熟 72
第一节 迈向现实主义之路 72
茅盾的早期译介 78
“为人生的艺术”及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 78
巴金:从社会革命到文学之路 78
独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78
《蚀》与《灭亡》:经验人生与倾诉情感 78
第二节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与《子夜》 78
艺术构思:《人间喜剧》与《子夜》 83
金钱与金钱世界的英雄 83
环境变化作用于心理刻画 83
托尔斯泰的结构艺术 83
“心灵辩证法” 83
第三节 巴金:从模仿到创造 83
模仿的模式与作家主观的印记 92
《爱情三部曲》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 92
爱情、革命、妇女、革命家 92
周如水形象与屠格涅夫《罗亭》的影响 92
第四节 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与《激流三部曲》 92
左拉主题的吸引力 101
对《复活》的兴趣 101
创造之路:从玛丝洛娃到鸣凤形象 101
“忏悔的贵族青年”心态 101
“中国的屠格涅夫” 101
屠格涅夫的主题:父与子的冲突 101
屠格涅夫式的叙述与抒情 101
第五章 倾向于抒情与浪漫的文学 101
第一节 屠格涅夫与三十年代小说 101
屠格涅夫作品在中国 113
沈从文的人性观、乡村与都市的对立 113
柔石作品的爱情观 113
屠格涅夫的人性美与沈从文对生命力的崇拜 113
情感的表现 113
抒情性与永恒之美 113
地域文化中的自然美 113
屠格涅夫与中国抒情小说 113
第二节 莫泊桑与三十年代小说 113
莫泊桑作品在中国 119
莫泊桑对“文明人”的剥露 119
沈从文、张天翼、丁玲的批评笔触 119
描摹虚伪心态 119
短篇小说的杰出艺术 119
第三节 高尔基与三十年代小说 119
高尔基作品在中国 128
艾芜与高尔基:人的尊严 128
张扬理想的人 128
流浪汉与浪漫主义精神 128
创作主体意识的渗透 128
超常性与浪漫主义艺术 128
第六章 中国的英俄式讽刺派锋芒 128
第一节 果戈理、契诃夫与三十年代讽刺小说 128
果戈理作品在中国 139
张天翼与果戈理、契诃夫:鞭笞的笑与辛辣幽默 139
潜在结构与不协调机制 139
周文的戏剧化小说与果戈理讽刺剧 139
尚钺、巴金与《钦差大臣》 139
第二节 狄更斯与老舍小说的讽刺幽默 139
狄更斯作品在中国 150
老舍对狄更斯的偏爱 150
社会观:温情主义及其他 150
幽默观:愉快精神与宽厚心态 150
《老张的哲学》的模仿性 150
老舍早期小说的取材、结构、人物 150
变形与癖性 150
老舍小说的讽刺情境 150
笑的基质:哀惋与怜惜 150
第三节 《堂·吉诃德》与《莫须有先生传》 150
《堂·吉诃德》在中国 159
鲁迅与《堂·吉诃德》 159
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与塞万提斯的“吉诃德骑士” 159
正反两副笔墨 159
絮语式叙述 159
两个不同的典型 159
废名的语言艺术 159
第七章 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派小说 159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三十年代 159
在两代作家之间 165
新生代的追求 165
发展概貌:从《无轨列车》到《现代》 165
第二节 日本新感觉派、法国都会文学与三十年代都会主义小说 165
刘呐鸥与都会主义 176
法国都市文学与日本新感觉派 176
穆抗的影响:从创作到对于“恶”的审美观念 176
新感觉派的感觉方式 176
第三节 象征派、未来派、意识流文学、普罗文学的光环 176
“战慄”与“沉醉”的艺术 190
感觉交恍 190
未来主义的“力”与“速度”、语言形式感 190
意识流、普罗文学、“蒙太奇”手法的采用 190
第四节 心理小说与施蛰存 190
施蜇存的接收 200
以两重人格为艺术描绘的中心 200
病态心理 200
心理分析法 200
个人的创造 200
第八章 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诗缪斯 200
第一节 向着现代西方诗坛 200
象征派、意象派、未来派诗 205
中国诗坛的接收: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 205
第二节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 205
中国诗坛的走向:从李金发到戴望舒 215
与晚唐诗传统的结合 215
诗意朦胧 215
意象繁复 215
情调感伤 215
第三节 法国象征派与戴望舒 215
中西结合、“开径自行” 226
《雨巷》时期:波德莱尔与魏尔兰的影响 226
《我的记忆》时期:对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的热情 226
在融合中寻求创造 226
诗论中的个人见解 226
第四节 象征派、意象派与卞之琳等诗人 226
从卞之琳到林庚 233
对于中西诗歌的融合 233
诗歌的智性 233
《现代》与意象派诗 233
第九章 戏剧:写实话剧样式的成熟 233
第一节 外国戏剧在中国 233
外国戏剧翻译介绍的历史回顾 241
王尔德的影响及中国剧坛对其《莎乐美》的接受 241
外国戏剧理论的引进 241
中国舞台上的外国戏剧 241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241
中国话剧的现实主义形态 251
曹禺戏剧的现实主义 251
以“人”为核心 251
心灵的艺术 251
现实主义诗化形态 251
第三节 从易卜生走向奥尼尔 251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 268
中国戏剧界的接收“热点”:对生活的热望、独特的艺术、悲剧观念《赵阎王》对《琼斯皇》的模仿曹禺的悲剧与奥尼尔的悲剧观《原野》:表现主义对人物灵魂的表现第四节 契诃夫与戏剧的现实主义观念 268
契诃夫戏剧在中国 290
曹禺戏剧:描写日常生活琐事的叙事性与潜伏的内心冲突 290
夏衍戏剧的现实主义艺术与契诃夫、高尔基 290
夏衍的人道主义观与政治意识 290
“契诃夫情调”与民族审美特征 290
第五节 “政治宣传剧”与中国“普罗列塔利亚戏剧” 290
国际“无产阶级戏剧”运动 303
中国“普罗列塔利亚戏剧”运动的开展 303
左翼戏剧主张 303
田汉等的左翼剧作 303
宣传鼓动剧的技巧与观众意识 303
第十章 英法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 303
第一节 Essay在中国 303
中国对Essay的青睐 307
从周作人的推崇到方重的研究 307
翻译与艺术趣味 307
梁实秋与小品文 307
“知识阶级”对绅士风度的认同 307
第二节 “中国的爱利亚” 307
梁遇春与流浪汉 311
心灵絮语:率直谐趣 311
“书卷气” 311
第三节 幽默:从英国随笔到林语堂理论 311
林语堂的幽默观:人生态度与风格 317
国民思维与幽默 317
谑而不虐、宽厚通达 317
幽默与社会性 317
第五编 四十年代文学时期 317
第一章 驳杂的外来影响与纷争的文艺观 317
第一节 胡风文艺思想的外来影响 317
胡风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的实践论感性来源:俄苏与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胡风理论命题的基石第二节 《苦闷的象征》与“主观战斗精神” 325
主观精神燃烧与高扬作家人格 331
人生苦闷的群众属性 331
“精神奴役创伤”与改造国民性 331
社会功利性 331
文艺与劳动实践 331
第三节 从别林斯基到卢卡契 331
别林斯基现实主义理论与胡风的主客体观 343
胡风与卢卡契的现实主义:实践论与反映论的区别 343
第四节 叔本华、尼采与“战国策”派 343
“战国策”派的反动性 354
对叔本华、尼采理论的改头换面 354
“战国策”派的三道母题与叔本华、尼采的悲观主义、超人哲学《野玫瑰》与尼采唯意志主义戏剧观第二章 现实主义的深化 354
第一节 契诃夫与巴金 354
巴金三读契诃夫 358
《憩园》中“含着笑”向旧生活告别 358
巴金《第四病室》与契诃夫《第六病室》 358
《寒夜》描绘“小人物”的日常琐事的艺术 358
第二节 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与路翎《财主的儿女们》 358
史诗作品与中国现代小说 362
托尔斯泰的史诗笔法 362
陀思妥耶夫斯基探索人物心灵奥秘的技巧 362
“中国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362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与张爱玲小说 362
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与西方文化影响 367
精神分析学与张爱玲的视角:心理变态 367
潜意识 367
通感:张爱玲创作的感觉世界 367
第四节 西方文化与徐訏 367
徐訏小说中的“我”:爱国精神与民主个人主义 372
奇幻性与浪漫色彩 372
主体心理体验、内视点与哲理性 372
徐訏与现代主义文艺观 372
第三章 讽刺文学的新发展 372
第一节 俄国小说家与沙汀 372
现实主义与同情、揭露 379
荒诞、滑稽与契诃夫、果戈理的讽刺艺术 379
《淘金记》与果戈理小说的异同:讽刺态度、讽刺形式、叙述模式第二节 师陀:在契诃夫、莱蒙托夫影响下 379
师陀小说的感伤与契诃夫式的愤懑、哀伤、无可奈何 387
讽刺模式 387
《马兰》与梅里美《嘉尔曼》 387
莱蒙托夫的叙述方式 387
《当代英雄》的“世纪末情绪” 387
第三节 幽默讽刺:菲尔丁与钱钟书之间 387
叙述:“随笔与辩解风格的混合” 398
《围城》的情调与嘲弄 398
叔本华哲学与方鸿渐的悲喜形象、“围城”意识 398
第四章 诗坛: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新的整合 398
第一节 旷野上的“波希米亚人” 398
忧郁:艾青与波德莱尔 410
美:病态与丑恶、象征 410
兰波与阿波里奈尔 410
勃洛克的象征主义 410
马雅可夫斯基的艺术效果 410
维尔哈伦的现实性与现代性 410
叶遂宁式的“田野的悲哀”与诗感受 410
后期印象派绘画与艾青的“光与色的交错” 410
第二节 现代主义与“九叶”诗派 410
“九叶”诗人接触西诗 424
“九叶”的个性与风格 424
内心世界与处在世界的重迭点: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424
意象的空间 424
戏剧化手段 424
语言的弹性 424
第五章 剧坛新风采 424
第一节 歌德、席勒与郭沫若浪漫主义历史剧 424
歌德、席勒作品在中国 440
郭沫若早期诗剧与歌德 440
浪漫主义历史剧观 440
历史剧主人公与历史事实 440
剧诗人与剧中人 440
悲剧英雄与悲剧崇高 440
第二节 莎士比亚在中国 440
《澥外奇谭》、《吟边燕语》与文明戏 449
二十、三十年代的翻译与演出 449
丰收与活跃时期 449
田汉的倾慕 449
郭沫若的“性格悲剧”观 449
曹禺的向往 449
第三节 英国世态喜剧、俄国讽刺剧与四十年代喜剧 449
世态喜剧风貌 458
杨绛与世态喜剧 458
《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的中国都市世态画 458
世态喜剧的情节结构 458
轻松温和宽厚的讽刺 458
果戈理《钦差大臣》在中国 458
陈白尘与果戈理 458
《升官图》与《钦差大臣》的喜剧性情境 458
结构与形象的独创性 458
独特的讽刺艺术 458
第六章 时代报告:来自欧美的新文体 458
第一节 从基希到邹韬奋 458
左联:最早的倡导者 462
译介“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 462
中国报告文学的初兴 462
通信报告的流向 462
第二节 新闻文学:作为一种新文体 462
报告文学与通信报告的价值取向 467
重大题材与具体事例的结合 467
真实性与文学化 467
新闻文学 467
第七章 解放区文学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67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 467
中国作家看苏联文学 470
翻译苏联文学 470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 470
对苏联文学的学习、模仿 470
第二节 《被开垦的处女地》与《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470
肖洛霍夫的现实主义:从《顿河》到《处女地》 478
解放区作家的革命使命感与革命现实主义理论 478
周立波、丁玲对生活的把握 478
生活真实与政治倾向的关系 478
对生活的革命热情 478
第三节 选择与回归:解放区文学的民族风格 478
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 485
赵树理创作的现实政治色彩与大众化 485
中国农民一分子的视角 485
民间艺术形式的承传 485
孙犁创作的地方色彩与清新笔致 485
民族风格与艺术个性的统一 485
戏剧的革新与民众审美习惯 485
结语 485
后记 489
新版后记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