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为传媒史的传播学研究 1
第一节 “信息”、“传媒”和“大众传播”的总体战范式 2
第二节 市民启蒙的乐观主义——出版与报纸阶段 8
第三节 大众操作的悲观主义——广播、电影阶段 11
第四节 文化的消费和再生产——电视阶段 17
第五节 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研究——计算机通信阶段 19
第二章 作为媒介的城市的出现 23
第一节 城市与居民的公其领域 24
第二节 作为交通空间的现代城市 27
第三节 德国——大众的国民化 32
第四节 英国——传统的创造 35
第五节 美国——进步的传统 36
第六节 日本——象征的设计 38
第三章 出版资本主义与现代精神 41
第一节 “书”是什么 42
第二节 谷登堡的银河系 43
第三节 德国——“莱克兰百科文库” 47
第四节 英国——“企鹅”革命 51
第五节 美国——作为消费品的纸皮书 54
第六节 日本——作为消费品的教养 57
第四章 大众报纸的出现 63
第一节 “报纸”是什么 64
第二节 电信所带来的“报纸革命” 66
第三节 德国——现代报纸的起源 69
第四节 英国——议会制民主主义的变迁 74
第五节 美国——大众民主主义的诞生 78
第六节 日本——国民言论空间的形成 84
第五章 视觉的“国民化” 93
第一节 电影之前的视觉媒介 94
第二节 电影的“发明” 98
第三节 美国——国家的诞生 101
第四节 英国——帝国的黄昏 107
第五节 德国——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 108
第六节 日本——“殖产兴艺” 112
第六章 宣传的系统化与动员的媒体 117
第一节 “宣传”是什么 118
第二节 传播革命与总体战 120
第三节 德国——没有宣传计划的战争计划 123
第四节 英国——情报部的诞生 127
第五节 美国——战争民主主义 131
第六节 日本——总体战前夜的思想战研究 136
第七章 广播与法西斯的公共性 141
第一节 远距离通信的大众化 142
第二节 空间感的失落 144
第三节 美国——大量消费社会的神经系统 147
第四节 英国——福利国家的摇篮曲 153
第五节 德国——第三帝国的调谐装置 158
第六节 日本——建构情报国防体制 164
第八章 有声电影与总体战体制 171
第一节 “大众运动”的意象 172
第二节 总体战与系统化 175
第三节 美国——新政的媒介 177
第四节 英国——凯恩斯主义的局限 181
第五节 德国——政治的审美化 184
第六节 日本——战时=战后的黄金时代 190
第九章 电视所带来的系统性统一 199
第一节 最后的国民化媒介 200
第二节 录像机革命和多频道化 203
第三节 美国——国际标准 206
第四节 英国——新保守主义的“大改革” 209
第五节 德国——从分裂的国家到多文化主义帝国 213
第六节 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精神层次 218
尾章 信息化的未来 225
第一节 从曼哈顿计划到互联网 226
第二节 “地球村”神话 230
第三节 网民与网民文化的未来 232
基本文献导读 236
研究、文献年表+索引 243
媒体史年表+索引 250
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264
认识和把握现代传媒的一条路径——代译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