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组织中的管理和谐 2
第一章 组织中的个体个性是对职工管理和谐的出发点 2
第一节 兴趣是个体积极性的和谐因素 3
一、职工的兴趣及其特点 3
二、职工兴趣的种类和品质 4
三、兴趣对职工管理的意义 8
第二节 价值观对职工行为起主导作用 11
一、价值观及其形成与分类 11
二、价值观对职工管理的意义 15
三、职工价值观的改变 17
第三节 职工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18
一、气质及其学说 18
二、气质类型及其心理特征 24
三、气质对职工管理的意义 26
第四节 根据职工的性格特点管理用好职工 29
一、性格及其结构特征 29
二、性格的类型和表现 34
三、性格对职工管理的意义 37
第五节 能力是对职工管理的重要依据 39
一、能力及其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0
二、能力的分类和个别差异 42
三、影响职工能力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49
四、能力是合理使用职工的重要依据 51
第二章 组织中的管理与个体激励 55
第一节 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基础和源泉 55
一、需要及其特征 55
二、需要的种类 57
三、需要的规律 59
四、职工需要的满足与控制 61
第二节 动机是职工积极性的直接动力 67
一、动机及其作用 67
二、动机产生的过程 68
三、动机的分类 70
四、动机受挫折 73
第三节 目标是引发积极性的诱因 83
一、目标及其对管理的作用 83
二、制约目标激励作用的因素 85
三、目标管理 87
第三章 组织管理中职工情感的调节 89
第一节 职工情感是其内心活动的晴雨表 89
一、情感及其与需要、认识的关系 89
二、情感的两极性和种类 92
三、情感的作用 104
第二节 职工工作热情的激发 107
一、热情是职工工作的动力因素 107
二、职工工作热情的激发 108
第三节 职工情绪的调控 113
一、培养健康的情绪 113
二、不良情绪的调控 119
第四章 组织管理中职工的心理健康维护 125
第一节 维护心理健康是做好职工管理的重要工作 125
一、职工心理健康的标准 125
二、提高职工心理卫生水平 128
第二节 职工劳动的心理卫生 130
一、紧张 130
二、疲劳 133
三、单调感 136
第三节 增强职工的抗压能力 138
一、心理压力及其特征、反应和危害 139
二、心理压力的积极影响 142
三、构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 142
四、职工抗压能力的增强 147
第四节 职工的心理疾病——神经症及其治疗 151
一、神经衰弱症 151
二、焦虑症 153
三、抑郁症 156
四、强迫症 157
五、恐怖症 159
六、疑病症 161
第五节 职工心理健康的维护 163
一、正确认识自己 163
二、保持愉快的情绪 164
三、健全自己的人格 166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67
五、积极工作 169
六、避免和消除不良的精神刺激 171
七、克服不良的心理 172
八、丰富有益的闲暇活动 175
下篇 组织中的个体心理保健 178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中职工心理健康与和谐人生 178
第一节 文化与心理健康 179
一、中西文化对自我的态度 179
二、文化与自我观念、自我表露 181
三、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 182
四、生活方式与疾病 184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185
一、中国古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85
二、西方心理学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186
三、心理健康的内容 187
第三节 心理诊断 189
一、四诊心法 190
二、智力测验 193
三、人格测验 196
四、态度测量 200
五、临床神经心理学检查 202
六、评定量表 202
第四节 心理健康自测 205
一、测量自觉症状及其程度 205
二、测量情绪是否健康 210
三、测量忧郁及其程度 213
四、测量焦虑 216
五、测量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218
六、测量心理年龄 222
七、测量是否关心自己的身体 223
八、测量对目前工作是否满意 228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长寿长乐 231
一、心理健康:长寿的秘诀 231
二、心理健康:美满幸福生活的源泉 232
第六章 组织管理中的心身发展保健 234
第一节 青年期的心理保健 234
一、青年期身体的发展 234
二、青年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236
三、青年期的心理卫生 241
第二节 壮年期的心理保健 247
一、壮年期的身体特征 247
二、壮年期的心理特征 247
三、壮年期的心理卫生 249
第三节 中年期的心理保健 251
一、中年期的身体特征 251
二、中年期的心理特征 251
三、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252
第四节 老年期的心理保健 256
一、老年期的身体特征 256
二、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256
三、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258
第七章 组织中个体的自我心理防卫方式 262
第一节 冲突与挫折 262
一、冲突 262
二、挫折 264
三、挫折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265
第二节 心理防卫方式的种类 266
一、否认 267
二、压抑 268
三、投射 268
四、合理化 268
五、反向作用 268
六、转移 269
七、退行 269
八、升华 269
九、补偿 269
十、抵消 270
十一、隔离 270
十二、幻想 270
十三、转化 270
十四、幽默 271
十五、自居 271
第三节 心理防卫方式的测量 271
一、防卫方式问卷 272
二、防卫方式问卷的统计指标 279
三、DSQ廓图分析 280
第四节 心理防卫机制与心身保健 281
一、心理防卫机制的特征 281
二、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282
三、心理防卫机制与心理健康 283
第八章 组织管理中对个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284
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 285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285
二、心理治疗的概念 286
三、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288
四、心理治疗的范围 290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分类 291
一、按文化差异进行分类 292
二、按疗法依据的学派系统分类 292
三、按治疗场所进行分类 293
四、按医患沟通方式进行分类 293
五、按心理现象的实质进行分类 293
六、按内容方式进行分类 294
七、按觉醒程度、意识范围进行分类 294
第三节 心理治疗方法介绍 294
一、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 295
二、新精神分析疗法 297
三、简便精神疗法 298
四、认知领悟疗法 299
五、系统脱敏疗法 299
六、满灌疗法 300
七、生物反馈疗法 302
八、悟践疗法 304
九、理性情绪疗法 304
十、情志相胜疗法 306
十一、激情刺激疗法 308
十二、顺情从欲疗法 309
十三、患者中心疗法 310
十四、按摩疗法 311
第九章 组织中个体常见的心理障碍 313
第一节 精神症状 314
一、感知障碍 314
二、记忆障碍 317
三、思维障碍 318
四、情感障碍 323
五、意志障碍 325
六、智能障碍 326
七、意识障碍 328
八、动作行为障碍 331
第二节 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的判别标准 334
一、经验角度的标准 334
二、生物医学角度的标准 335
三、社会适应角度的标准 335
四、统计学角度的标准 336
第三节 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 337
一、神经病 337
二、神经症 338
三、精神病 339
第十章 组织中对个体心理调节实践 340
第一节 “心病”何其多 340
第二节 通用心理保健方法 344
一、暗示疗法 344
二、松弛疗法 347
三、心身保健按摩 348
第三节 心理咨询注意事项 349
一、做好保密工作 349
二、心理医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50
三、以患者为中心 350
四、重视来访者的社会文化背景 350
五、选择适当的环境 351
六、坚持渐进性原则 351
七、做好转诊工作 352
八、知行合一 352
九、综合治疗 352
第四节 坚持心理锻炼 迎接人生挑战 352
一、心理活动与人类历史 353
二、终生调心 终生受益 353
三、开发心理潜能 争取更大成功 354
后记 356
参考文献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