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异质空间——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 23
第一节 异质空间与“差异地学” 23
第二节 乌托邦——一个空间模式的源头 32
第三节 异质空间与方法 36
第四节 走向电影批评 47
第五节 “空间转向”及都市空间理论诸视角 53
第二章 作为对象的都市意象 72
第一节 都市意象——一个来自环境设计理论的概念 72
第二节 从景观意象到电影中的都市意象 77
第三节 作为文本解读方法的符号学 81
第四节 都市化与都市意象的变化 84
第五节 都市人与电影都市意象 89
第六节 中国电影中的都市意象掠影 92
第三章 电影都市意象意义生成的诸层面及其“异质范例” 113
第一节 宏观层面:全球和国族 114
第二节 中观层面:都市与都市区域 120
第三节 微观层面:家 127
第四节 微观层面:身体 132
第五节 微观层面:物 141
第四章 电影“异类”叙事场景中的都市意象(上) 151
第一节 规诫与惩罚:基于监狱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52
第二节 拯救与压抑:基于医院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57
第三节 神圣与感伤:基于墓园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63
第四节 褶皱与绵延:基于博物馆/图书馆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 170
第五节 享乐与迷惘:基于花园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72
第六节 情欲与倒错:基于浴室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81
第七节 偏离与消解:基于旅馆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83
第五章 电影“异类”叙事场景中的都市意象(下) 190
第一节 约定与间离:基于舞台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 190
第二节 观看与自反:基于影院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95
第三节 流动与栖居:基于驿车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变体 199
第四节 幽闭与瞭望:基于电梯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及其相关意象 208
第五节 训导与放逐:基于学校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 212
第六节 休憩与漫游:基于酒吧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 215
第七节 欲望与游戏:基于赌场场景的异类都市意象 218
第八节 虚拟与漂浮:基于电子空间的异类都市意象 220
第六章 电影“异类”叙事方式与电影中的都市意象 230
第一节 叙事方式与都市意象:从经典叙事到(后)现代叙事 230
第二节 叙事倾向与都市意象:从历史电影到怀旧电影 236
第三节 叙事结构与都市意象:从双重叙事到多重叙事 240
第四节 叙事镜语与都市意象:从蒙太奇到虚拟镜头 247
第七章 三部影片个案的解读 259
第一节 看不见的收藏——《深藏的百花》(陈凯歌导演,2004,10分钟) 260
第二节 诸神的黄昏——《三更之回家》(陈可辛导演,2002,52分钟) 269
第三节 大地在波动——《天桥不见了》(蔡明亮导演,2002,22分钟) 278
结语:可见的都市与隐蔽的秩序 297
附录1:参考文献要目 305
附录2:外国人名对照表 321
附录3:参考影片要目 326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