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2 投资理论 9
2.1 资本理论 9
2.2 投资绩效评价简述 14
2.3 结论 17
3 效用理论与行为评价 19
3.1 效用理论 19
3.2 效用与行为评价 21
3.3 组合效用 25
3.4 组合效用评价 27
3.5 结论 28
4 上市公司环境变迁评价 29
4.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
4.2 国际航运中心复兴 31
4.3 对国际航运企业的绩效评价 35
4.4 结论 37
5 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39
5.1 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 39
5.2 设计原则 42
5.3 研究内容 44
5.4 路线与方法 46
5.5 程序与技术 48
5.6 结论 49
6 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综述 51
6.1 理论与方法 51
6.2 MM定理 54
6.3 绩效评价技术 55
6.4 多目标评价技术 58
6.5 结论 61
7 绩效评价指标 63
7.1 基础指标 63
7.2 绩效评价 65
7.3 综合指标 77
7.4 结论 79
8 绩效评价技术与工具 81
8.1 杠杆度基本原理 81
8.2 净资产收益率模型 84
8.3 贫信息状态下的精确预测灰色模型 90
8.4 集装箱吞吐量回归模型 94
9 绩效评价技术应用与实证 100
9.1 动态股价实证分析意义 100
9.2 样本的筛选及数据处理 102
9.3 股价波动趋势 102
9.4 绩效评价排行 107
9.5 绩效比较分析 113
9.6 结论 115
10 合并兼并绩效评价 117
10.1 合并兼并理论 117
10.2 合并兼并模式 122
10.3 合并兼并方法 123
10.4 合并兼并绩效测量 127
10.5 对航运业兼并的绩效解释 132
10.6 结论 134
11 马士基兼并实证评价 135
11.1 马士基的扩张 135
11.2 马士基并购的动因 136
11.3 马士基:从小舢板到航母 137
11.4 兼并过程与时机 139
11.5 并购结果 140
11.6 对我国港口和航运上市公司的影响 141
12 融资成本绩效评价 142
12.1 理论回顾 142
12.2 最优资本成本测定 144
12.3 资本成本的计量 146
12.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52
12.5 边际资本成本 154
12.6 结论 160
13 最优资本结构标准 162
13.1 财务杠杆度 162
13.2 兑换证券评价 173
13.3 结论 177
14 港口建设融资评价 178
14.1 征收港口建设费的历史回顾 178
14.2 港建费 179
14.3 国外港口建设融资 180
14.4 港建费征收的政策建议 180
14.5 套期融资 181
14.6 港口特点 183
15 最优股利政策 187
15.1 股利政策基本理论 187
15.2 股利政策基本实践 190
15.3 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191
15.4 股票分割和股票股利 193
15.5 股利政策分析 196
15.6 结论 198
16 股利政策绩效评价 200
16.1 研究设计 200
16.2 实证结果分析 203
16.3 股利分配倾向 210
16.4 结论 213
17 公司治理绩效评价 215
17.1 公司制 215
17.2 独立经营人制 216
17.3 合伙制 216
17.4 港口和航运上市公司目标 217
17.5 代理问题 219
17.6 激励机制 222
17.7 约束机制 225
17.8 结论 227
18 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 228
18.1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排行榜 229
18.2 港口和航运上市公司绩效排行特点 231
18.3 港口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233
18.4 航运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235
18.5 综合评价 239
19 人力资源绩效评价 241
19.1 目的及意义 241
19.2 理论依据及评选原则 242
19.3 企业家特征 242
19.4 上榜理由 244
19.5 结论 250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