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务员考试”的由来有才未必能当“公务员” 1
任官无甄录,漏洞多后门大 2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3
不及格者的制服——粗麻短衣 4
写滥字喝墨水 5
隋唐创科举,多了一种出身 6
唐代的“竞争上岗”制度 7
笔试才是关键 8
出身不一样,试卷也有区别 9
王安石对考试法的改革 10
先人也可以假冒 11
作弊防不胜防 12
你肯花多少钱作弊 13
第二章 官告——官员上任的身份证国家颁发的身份证 14
领证付费,价格不菲 16
凭证丢失不能赴任 16
荫蔽子孙的证明 17
精工细作的十二等次 18
宰相告身特快办理 19
告身也是一件书法作品 19
有告身不等于有官做 20
砸钱办证 21
告身准确得像寻人启事 22
喜剧开始悲剧收场 22
泛滥的告身 23
告身比任命状重要 24
官照不过是另一种有价证券 25
第三章 公服——当官的行头出席典礼时,需要穿朝服佩法物 27
正规制服用颜色区分等级 28
衣服引来的纷争 30
七品芝麻官只能穿青袍 30
话说补子 31
公服的“配件” 31
笏版——随身携带的工作备忘录 32
速记笔插在头上 33
鱼符——出入宫门的通行证 33
当官的行头包装 35
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穿着 35
恨也官服,爱也官服 36
当上公务员即可领制服 37
朝服法物损坏得自掏腰包 38
政府报销服装费 39
多绣一只锦鸡惹怒皇帝 40
第四章 脚色——干部升职的依据拥有一份履历是授官的前提 41
表明立场与划清界限 43
填报脚色——心照不宣的场面话 43
“官年”与实年 44
冒名接脚与乱认祖宗 45
古人也需要伪造学历 47
太学扩招引来的教育腐败 47
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48
“唯才是举”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4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50
履历公证 50
取保印结也挡不住作假 51
第五章 回避——徇私的有效预防制度皇帝召见听出口音 53
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 54
堂兄弟不能同州联职 55
宋朝制度最称完备 56
迟到了六年的宰相之位 56
寄居之地也在回避之列 57
如实申报物业田产以便回避 58
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58
苏松人不得进户部 59
办事员多为吴越人 61
本人亲供与同乡担保的双保险 61
绍兴师爷 63
矫枉过正的流弊 64
第六章 初入仕途先见习“当官”见习期内千万别捅娄子 65
吏部试——文才与能力并重 66
幕职——曲线救国的捷径 67
找单位实习,也得要有门路 68
进士登第一律面向基层 69
从“习学公事”干起 70
包公也被猾吏暗中操纵 71
朱元璋的“公务员培训法” 71
先“观政”后“办事” 72
“学习行走”与“差委试用” 73
康有为是工部见习生 74
道光举人段光清自述见习经历 76
第七章 官场称谓——当官的基础课程老子得呼儿子为公 77
叫一声万岁无所谓 78
早期的“君臣”称谓其实很宽松 79
潇洒出格的魏晋士大夫 79
拎不清的宰相 80
家族出身很重要 81
“检校”之制——代理的泛滥 82
杜甫——没进过工部的工部员外郎 83
官场称谓的“泡沫经济” 84
司马光的全套头衔 85
车载斗量的“学士” 86
过称·僭称·谀称 87
大人·老爷·老先生 88
好好一篇文章被汝闹坏 89
第八章 钱粮搭配着发放薪水廪粟——人人平等分发 90
带一匹绢做盘缠 91
葵扇——另类的退休工资 92
领回几个包装袋 93
过剩的米票里有多少贪墨瓜分的机会 94
荒年饿不死公家人 96
折粮折布的讲究 96
俸钞折色——政府的节流之道 98
券历按期兑付 99
预支俸禄居然成为退敌妙方 100
御史领米是笔糊涂账 101
第九章 从出行工具看行政级别冠盖满京华 102
轻车简从,不是节约而是违制 104
老牛笨车充分体现了魏晋卓尔不群的另类风度 104
猪呵羊呵乘到哪里去 105
典礼乘车,平时骑马 105
王安石反对坐轿子 106
朱元璋厉行规范 106
文件基本没用,走路基本不动 107
僭越多了,也便成了寻常 108
政府只为中高级官员配备专车 110
有无骑乘待遇,要看单位效益 111
地方官出门摆阔反倒比京官容易很多 112
狐假虎威的首长司机 113
第十章 异地当官者可享受福利分房异地任官国家提供住房 114
居住官舍也是一种政治待遇 116
办公住家一体化 116
官多房少 117
黄金地段多为高尚住宅区 118
宰相也租房 119
退休离任必须搬出官舍 120
免费公房能提高办事效率 121
政府为中小官员广建宿舍 122
各机关筹款自建房屋造福员工 123
衙署不许另开后门 125
集体宿舍——吏员留宿机关的产物 126
家具杂用不许擅自添置 127
第十一章 公务员的公费医疗待遇公费医疗的滥觞 129
身份不同,各有定点医院 131
京官看病比地方方便 132
地方官也可享受太医出诊待遇 133
地方医官一手抓医药一手抓行政 133
能者多劳的全科医官 134
慷公家之慨,受己身之惠 135
有些关口得有医家参与 136
外行领导内行 136
地位太低太医纷纷想跳槽 137
医药界黑幕重重 138
太医走穴挣外快 139
穷人也能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140
便民药房开设昼夜服务业务 141
公共药政陷入千疮百孔 142
第十二章 诰封命妇——优待家属有封号的女性称命妇 143
官太太的封号有讲究 144
梁山泊的封君们 145
丈夫官四品,老婆得诰命 146
三从四德的禁锢 146
名额有限制,封个诰命不容易 147
诰命难当,但总有特例 148
时刻遵循大老婆优先的原则 149
来自娘家的荣耀 150
诰命、敕命也要颁发证书 150
和丈夫一起参加的活动 151
太太礼仪培训班 152
凤冠霞帔背后的趣闻 153
官太太也能吃俸禄 155
夫人不得干政 156
当官的管好老婆很重要 157
第十三章 明法读令——古代官员的在职学习在职官员必须熟习业务 158
想保官就得业务过硬 159
在职习律催生热门专业 160
名师门下编织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161
除了通晓法令,还要贯通运用 161
以上管下、以大管小的人事管理通例 162
各月有各月该干的事 163
中央核心层的学习活动——“读五时令” 164
皇帝带头,组织官员太学听课 165
基层干部学习的文件汇编——《诏书辑录》 165
诏令要向民众传达讲解 166
认真学习红头文件是有用的 168
不通律意的后果 169
能力下降,请师爷帮忙 170
第十四章 官员任期在缩短做官没有期限,子承父荫 171
秦汉官员的任期普遍很长 172
三年一考,九年一任 173
当官是为了脱贫致富 174
政策支持,鼓励干部支边 175
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才能干好 176
任期与经济发展情况挂钩 177
职位任期逐步由长变短 178
僧多粥少的冗官问题 179
走马转蓬式的干部替换模式 180
迎新送故都是钱 180
机关中的隐性势力 181
第十五章 政绩考核弹性大“末位淘汰”制源头 184
后世范型的考核体制 185
课吏大会现场纪实 186
人事部专门设立考功司 187
考核不及格者职位不保 188
好坏全凭领导印象 189
档案袋里记录成绩、得失 190
“事故多发地段”部门的官员最受气 191
想升官,拿分数说话 192
自我鉴定自有一番套数 194
官员考核也做问卷调查 194
绩效的量化伴生出的弄虚作假 195
形式主义式的衙门作风 196
第十六章 送礼的学问今年不收礼,损失一百万 198
靠山是靠红包打通的 199
贺仪中的最低标准 200
差别红包性质的基本原则 205
朝廷不许收礼的美好愿望 206
居官看大节,收礼是小眚 207
汪辉祖说送礼是顾全大局 208
要送就得送大礼 208
收礼合法,就是清官 209
官场运用“送礼学”的战术 209
送礼兵法新编三十六计 211
第十七章 捐官买缺的门道有很多爵位公卖自古有之 212
政府摆脱财政困境的烂招数 213
推陈出新售三公 215
亦官亦商身份难辨 216
官价高低也有地域差异性 217
“待岗干部”不计其数 218
捐官可享受打折待遇 219
选任官职还是中央说了算 221
人事部长乃卖官大户 222
想当官也得讲策略 222
人事部门里的猫腻 223
临时抱佛脚 224
官有大小,明码标价 224
私卖官缺中形成的中介市场 226
金店有信,实行三包一条龙服务 228
暗箱操作,特快专递 229
第十八章 不要小看秘书“文法吏”当家的时代 232
首席秘书始于三国时代 233
秘书地位紧随首长浮动 234
秘书的官职与身份不成比例 235
秘书的技术含金量 236
秘书的地位首长说了算 237
激扬文字为指点江山的本钱 238
培植自己的机要秘书 239
秘书工作是通往仕途的行政历练 240
以去中央工作为最高目标 240
吸取教训,改进制度 241
自掏腰包聘请私人秘书 242
秘书当家蔚成风气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