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北京林业发展定位与理念 3
第一章 北京林业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背景 3
一、自然条件概述 3
(一)地理位置 3
(二)地形地貌 4
(三)气候 4
(四)土壤 6
(五)水系 7
(六)植被 9
二、社会经济概况 10
(一)行政区划 10
(二)经济发展 10
(三)人口发展 12
(四)城市化进程 13
三、历史文化概况 14
(一)建都文化 14
(二)园林文化 15
(三)旅游文化 15
第二章 北京林业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 16
一、北京林业发展的国际背景 16
(一)可持续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16
(二)生态城市与城市森林建设 19
(三)循环经济与林业产业发展 20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荒漠化防治 20
(五)林业的社会参与及国际合作 22
二、北京林业发展的国内背景 24
(一)科学发展观和“三生态”林业发展战略思想 24
(二)林业的六大工程、五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 25
(三)城市林业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27
(四)举办“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的目标 28
第三章 北京林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9
一、北京林业建设的现状和成就 29
(一)森林资源概况 29
(二)林业建设成就 31
(三)林业建设的特点 35
二、北京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6
(一)森林资源总量需要进一步增加 36
(二)森林生态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37
(三)人工造林树种需要进一步丰富 37
(四)森林资源管护需要进一步加强 37
(五)林业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37
(六)林业科技含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38
(七)林业富民工程需要进一步拓展 38
第四章 北京林业建设的必要性和潜力 40
一、加快北京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40
(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0
(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41
(三)举办“绿色奥运”的必然要求 42
(四)贯彻中央《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行动 42
(五)弘扬森林文化的重要途径 43
(六)有效发挥首都林业的窗口和示范作用 43
二、北京林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44
(一)自然环境对北京林业发展而言尚属有利 44
(二)北京林业发展拥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建设经验 45
(三)迅猛的城市发展是北京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5
(四)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北京林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46
(五)繁荣的森林旅游市场是北京林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47
(六)发达的科技和教育为北京林业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 47
(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北京林业发展的丰富内涵 48
(八)社会的积极参与为北京林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48
(九)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北京林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49
三、北京林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9
(一)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的矛盾 49
(二)城市用水、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矛盾 50
(三)林业建设成本将越来越高 50
(四)林业建设的技术难度将越来越大 50
(五)林业生产主体及客体自身条件的限制 50
(六)林业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限制 51
第五章 北京林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52
一、在北京生态城市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52
(一)北京创建世界一流国际大都市的基本要求 52
(二)建成生态城市需要健全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53
(三)改善大气质量,为北京人民提供适宜的人居环境 53
(四)实现林网化、水网化,维护北京的水资源安全 53
(五)增强森林保持水土的能力,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54
(六)发展森林,保护湿地,保育生物多样性 54
(七)发挥北京林业的示范功能和窗口作用 55
二、在北京和谐社会构建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55
(一)森林旅游业将在北京绿色产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56
(二)经果林及其产品加工业,在北京绿色产业中占有重要份额 56
(三)花卉、苗木等林业产业,在北京的绿色产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56
(四)对北京的房地产及其他投资业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57
三、在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 57
(一)林业发展水平是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58
(二)发挥森林的文化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8
(三)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58
(四)林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是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59
(五)公众积极参与林业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59
第六章 北京林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60
一、发展生态林业,保障生态安全 60
(一)生态林业是北京林业的核心和实质 60
(二)城区园林绿化应该强调生态功能 61
(三)山区应该将生态公益林放在首位 62
(四)平原区应该强化林网化、水网化建设的力度和标准 62
二、发展效益林业,满足多种需求 63
(一)发展森林旅游业,满足公众对生态旅游的需求 63
(二)建设经果林基地,满足人民对干鲜果品的需求 63
(三)建设花卉、苗木基地,满足城市和居民的绿化美化需求 64
(四)发展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满足城市建设对森林产品的需求 64
(五)发展林业产业,满足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求 65
三、发展人文林业,弘扬绿色文明 65
(一)加强城市森林建设,实现“绿色奥运”目标 65
(二)实施科教兴林战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66
(三)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6
(四)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调动务林人的生产积极性 67
(五)实施依法治林战略,提高公众的森林法律意识 67
(六)培育森林文化,提高公众参与森林保护的自觉性 67
第七章 北京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 68
一、指导思想 68
二、建设原则 68
(一)以人为本,服务首都 68
(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 68
(三)生态优先,效益兼顾 68
(四)分类经营,协调发展 68
(五)科教兴林,依法治林 69
(六)政府主导,市场调节 69
三、总体目标 69
(一)强化生态安全保障 69
(二)提升林业产业效益 69
(三)弘扬古都绿色文明 69
第二篇 北京林业发展指标 73
第一章 林业与林业发展指标 73
一、问题的提出 73
二、林业发展目标 74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74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74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74
三、林业发展指标的概念与范畴 75
(一)林地资源指标 75
(二)林木资源指标 75
(三)生态环境指标 75
(四)经济发展指标 75
(五)社会效益指标 75
(六)科技发展及贡献指标 76
四、区域林业发展指标确定依据 76
五、北京市林业发展指标的选择与研究思路 77
第二章 北京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发展指标 78
一、北京森林资源的变迁 79
(一)新中国成立前 79
(二)新中国成立后 80
二、北京土地利用现状 80
三、近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83
四、北京土地利用多目标优化研究 84
(一)优化方法 84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整 87
(三)系统边界的设定 87
(四)土地利用近期(2002~2010年)优化研究 87
(五)土地利用远期(2011~2020年)优化研究 101
(六)优化结果分析 102
(七)林地覆盖率的计算 104
第三章 北京环境质量与林业发展指标 105
一、北京主要环境问题 105
(一)大气污染 105
(二)水土流失 105
(三)土壤污染 106
(四)水污染 106
(五)城市热岛效应 107
二、环境污染防治林业发展指标需求分析 108
(一)净化大气污染林业发展指标需求分析 108
(二)控制土壤侵蚀林业发展指标需求分析 108
(三)地表水水环境质量保护林业发展指标需求分析 109
(四)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林业发展指标需求分析 109
(五)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化覆盖率需求分析 110
第四章 北京水资源(量)分布特征与林业发展指标 111
一、北京水系分布特征 111
(一)永定河水系 111
(二)潮白河水系 111
(三)北运河水系 112
(四)大清河水系 112
(五)蓟运河水系 112
二、北京水资源态势 112
(一)降水资源 112
(二)地表水资源 113
(三)地下水资源 118
三、北京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19
(一)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浪费的矛盾 120
(二)用水急剧增加和水质污染的矛盾 120
(三)洪水肆虐与干旱缺水的矛盾 120
(四)水污染十分严重 121
四、森林植被与水资源的关系 121
五、北京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分析 122
六、北京森林生态用水分析 124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旅游与林业发展需求分析 125
一、北京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125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指标研究 125
三、森林公园指标研究 127
四、公益林指标的确定 128
第六章 北京林业发展指标综合分析 129
一、指标选取依据 129
二、指标确定依据综合分析 129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 129
(二)水资源承载力 129
(三)林业自身转化潜力 130
(四)城市发展需求 131
(五)净化大气污染需求 131
(六)碳氧平衡需求 132
(七)热环境调节需求 133
(八)绿地的整体考虑 134
三、北京林业发展指标的确定 134
第三篇 北京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布局 139
第一章 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39
一、城市环境污染 139
(一)大气污染 139
(二)固体废弃物 139
(三)土壤污灌 140
二、水土流失 142
(一)水土流失现状 142
(二)主要危害 142
(三)水土流失成因 143
三、风沙危害 144
(一)土地沙化 144
(二)沙尘暴 145
(三)风沙危害原因 145
四、湿地退化 146
(一)湿地现状 146
(二)主要问题 147
五、水资源危机 148
(一)水资源短缺 148
(二)地表水污染 150
六、城市热岛效应 151
(一)北京城市热场现状特征 151
(二)区域热场动态分析 159
(三)区域热负荷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热补偿 160
七、生态用地紧张 161
(一)近10年的土地资源动态变化 161
(二)北京城近郊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162
八、绿地生态功能较弱 164
(一)绿地面积 164
(二)绿地质量 165
第二章 北京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布局 167
一、规划依据 167
二、北京林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167
(一)国际大都市林业建设的启示 167
(二)北京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168
(三)北京林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169
三、规划布局原则 171
(一)服务城市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171
(二)立足北京市域,兼顾周边省市 171
(三)统筹林水规划,构建生态网络 171
(四)遵循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172
(五)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172
(六)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绿色文明 172
四、林业发展总体布局 172
(一)结构布局 172
(二)空间布局 174
五、规划目标 179
(一)总体目标 179
(二)发展指标 179
第三章 北京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180
一、城市森林工程 180
(一)建设范围 180
(二)建设目标 180
(三)建设内容 180
二、平原防护林与风沙治理工程 181
(一)建设范围 181
(二)建设目标 181
(三)建设内容 181
三、山区森林保育工程 182
(一)建设范围 182
(二)建设目标 182
(三)建设内容 182
四、湿地恢复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183
(一)建设目标 184
(二)建设内容 184
五、京东南生态保障带建设工程 185
(一)建设范围 185
(二)建设目标 186
(三)建设内容 186
六、新城与村镇绿化工程 187
(一)建设范围 187
(二)建设目标 187
(三)建设内容 187
七、林果产业工程 188
(一)发展目标 188
(二)发展重点 188
八、森林旅游工程 189
(一)发展目标 189
(二)发展重点 189
九、花卉林木种苗工程 190
(一)发展目标 190
(二)发展重点 190
十、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191
(一)发展目标 191
(二)发展重点 191
十一、森林防火工程 192
(一)建设目标 192
(二)建设内容 193
十二、森林生物灾害防控工程 194
(一)建设目标 194
(二)建设内容 195
第四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197
一、投资估算 197
(一)投资估算 197
(二)资金筹措 197
二、效益分析 197
(一)生态效益 197
(二)经济效益 201
(三)社会效益 201
第四篇 北京林业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 207
第一章 北京林业生态建设的目标功能 207
一、北京自然环境类型分区与生态建设的目标 208
(一)水源保护区 208
(二)深山水土保持区 208
(三)浅山景观生态区 208
(四)平原风沙区 208
(五)平原生态农业区 208
(六)市区、卫星城镇重点绿化区 209
(七)重点污染源区 209
(八)重要生态功能和森林旅游区 209
二、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现状和技术特点分析 209
(一)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工程 210
(二)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210
(三)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211
(四)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12
三、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3
四、北京林业生态建设总体目标功能 216
(一)加强城市森林建设 216
(二)建设平原生态圈 217
(三)构建山区生态屏障 217
(四)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217
第二章 北京林业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成果集成 218
一、良种繁育与树种选择技术 219
(一)良种繁育技术 219
(二)山地森林树种选择 220
(三)平原防护林树种选择 221
(四)城市森林树种选择 221
二、森林建植与可持续经营技术 223
(一)人工林质量评价与效益监测技术 223
(二)封山育林技术 224
(三)中幼林抚育技术 224
(四)混交林营造技术 224
(五)生态林建设技术 225
(六)水源保护林建设技术 227
(七)风景林经营技术 228
(八)用材林改造技术 228
三、特殊立地植被恢复技术 229
(一)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229
(二)小流域治理技术 230
(三)风沙地造林技术 230
(四)盐碱地造林技术 231
(五)道路和四旁绿化技术 231
(六)集水保水贮水和节水造林技术 233
四、湿地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233
(一)湿地保育与恢复技术 233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234
五、森林保护与资源监测技术 235
(一)古树名木的保护技术 235
(二)病虫害防治与控制技术 235
(三)森林资源监测管理技术 236
第三章 北京林业生态建设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 238
一、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240
二、景观生态林的优化配置与持续经营技术 246
(一)风景林优化配置 246
(二)游憩林优化配置 247
(三)农林复合经营系统 247
三、困难立地造林绿化和低质林改造技术 248
(一)防风固沙林 248
(二)水土保持林 248
(三)水源涵养林 249
(四)低效能林分改造复壮技术 250
四、森林保护技术 250
五、林木水分管理技术 250
(一)水分运移调控技术 250
(二)水分耗散调控技术 251
(三)水分需求调控技术 251
(四)抗旱节水林业技术 251
六、林木碳汇功能调控技术 251
七、自然保护区与湿地保育技术 251
(一)自然保护区保育技术 251
(二)湿地恢复与保育技术 252
八、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252
九、高新技术的应用 253
(一)生物技术 253
(二)“生物节水”技术 253
(三)新材料的研制 253
(四)生物制剂 253
(五)信息技术 254
第五篇 北京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257
第一章 北京林业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257
一、森林旅游业 257
(一)现状 257
(二)问题 258
二、果业 258
(一)现状 258
(二)问题 259
三、花卉业 260
(一)现状 260
(二)问题 261
四、林木种苗业 262
(一)现状 262
(二)问题 262
五、蜂业 263
(一)现状 263
(二)问题 264
六、速丰林产业 265
(一)现状 265
(二)问题 265
第二章 北京林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267
一、森林旅游业 267
(一)发展思路 267
(二)对策 267
二、果业 269
(一)发展思路 269
(二)对策 269
三、花卉业 271
(一)发展思路 271
(二)对策 272
四、林木种苗业 272
(一)发展思路 272
(二)对策 273
五、蜂业 273
(一)发展思路 273
(二)对策 274
六、速丰林产业 275
(一)发展思路 275
(二)对策 276
第三章 北京林业产业现有的关键技术 277
一、优良品种的恢复、选育和引进 277
(一)优良果树品种的恢复、选育和引进 277
(二)优良花卉的引种试验与推广 278
(三)林木良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 278
(四)蜜蜂良种的引进和选育 279
(五)速生丰产林树种的选育与引进 280
二、科学生产技术 282
(一)果树优质高效栽培配套技术 282
(二)果树设施栽培技术 283
(三)鲜切花插花泥生产技术开发 285
(四)蜜蜂授粉技术 285
(五)蜂蜜、王浆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 285
(六)营养钵育苗造林技术与无病毒苗木组培速繁工厂化生产 286
三、林产品开发利用技术 286
(一)干、鲜果品深加工 286
(二)蜂产品研究与开发 286
(四)科技木技术 288
(五)木材染色技术 289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290
(一)安全与绿色果品生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90
(二)生态友好型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291
(三)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292
(四)蜜蜂白垩病防治技术 295
第四章 北京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298
一、适宜北京现代林业发展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298
(一)特异果树资源收集与评价 298
(二)果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298
(三)花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299
(四)抗螨高产蜂种的选育技术研究 299
(五)适宜北京都市化建设林业树种(品种)的选育 300
二、安全林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302
(一)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 302
(二)环保型花卉产品的生产技术研究 303
(三)无铅高品质蜂胶生产技术研究 303
三、优质林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304
(一)优质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304
(二)优质花卉、绿化苗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305
四、果品采后营销体系建设 305
(一)果实采后处理 305
(二)果品的贮运保鲜 305
(三)构建果品市场信息应用系统 305
五、特色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306
(一)果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306
(二)干燥花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307
(三)鲜切花、种球采后生理、贮运技术研究 307
(四)蜂胶黄酮的分离提取研究 307
(五)森林资源剩余物综合利用技术 307
(六)木质结构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309
六、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与休闲观光果园发展模式 310
(一)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310
(二)休闲观光果园发展模式 311
七、林产品生产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312
第六篇 “数字首都林业”建设规划与发展战略第一章 “数字首都林业”建设背景 317
一、国内外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 317
二、数字北京和国家数字林业建设工程启动 317
第二章 “数字首都林业”建设的现状 319
一、建设现状 319
(一)数字首都林业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319
(二)行业综合数据库初具规模 319
(三)行业网站的服务功能日益显著 321
(四)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不断推进 321
(五)数字首都林业组织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322
二、存在问题 322
(一)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23
(二)数字首都林业标准体系还未形成 323
(三)基础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进一步加强 323
(四)信息共建共享的机制需要抓紧完善 323
(五)应用系统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 323
(六)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急需完善 323
第三章 “数字首都林业”建设原则与目标 325
一、指导思想 325
(一)坚持服务大局 325
(二)力求科技创新 325
(三)保障安全稳定 325
二、建设原则 325
(一)整体性原则 325
(二)适用性原则 326
(三)先进性原则 326
(四)经济性原则 326
(五)安全性原则 326
(六)易用性原则 326
三、建设目标 326
(一)近期目标 327
(二)中期目标 327
第四章 “数字首都林业”基本框架 328
一、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 328
二、标准与规范建设 328
三、安全及组织保障 329
四、应用技术 329
(一)数据库技术 329
(二)地理信息技术 329
(三)遥感技术 330
(四)全球定位技术 330
(五)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330
五、数据库建设 330
六、应用系统平台建设 331
七、“数字首都林业”重点工程 331
(一)森林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信息化建设工程 331
(二)林业电子政务建设工程 331
(三)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331
(四)林业产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 331
(五)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 332
(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化建设工程 332
第五章 “数字首都林业”信息安全措施 333
一、安全风险分析 333
二、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334
(一)基础设施安全 334
(二)应用系统安全 337
(三)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338
第六章 “数字首都林业”组织保障措施 340
一、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340
二、建立和健全信息化工作体系 340
三、注重建设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 341
四、有效的工作机制 341
五、稳定的资金投入 342
第七篇 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 393
第一章 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评述 393
一、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现状 393
二、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395
第二章 国内外林业发展的保障体系与经验启示 399
一、国外林业发展保障体系概述 399
(一)政策法规保障 399
(二)资金投入保障 399
(三)组织机构保障 400
(四)科学技术及人力资源保障 400
(五)宣传教育保障 400
二、国内林业发展保障体系概述 401
三、经验与启示 401
(一)形成具有法律性的林业政策体系 401
(二)完善林业资金投入及使用机制 402
(三)理顺多方关系,形成服务型的林业行政管理机构 402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402
(五)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403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 403
第三章 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目标与构建 404
一、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目标 404
二、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构建 404
(一)认识保障——通过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思维 404
(二)制度保障——完善政策法规构建保障措施的运行平台 404
(三)措施保障——加强各项措施保障促进北京林业健康发展 405
第四章 北京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406
一、构建宣教机制,树立生态思维和科学发展观 406
(一)以奥运为契机,形成特色宣传 406
(二)构建多元化的宣教主体机制 406
(三)促进宣教内容的体系化 407
(四)采用多样化的宣教形式 407
(五)创新机制,吸引公众参与 408
二、完善政策法规,依法治林 409
(一)构建北京现代林业法制体系 409
(二)制订切合实际的区域林业政策 410
(三)提高执法水平 410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才强林 411
(一)创新人力资源增值机制 411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11
(三)优化人员结构 412
(四)培养专业化的城市林业人才 412
四、构建科技创新和推广机制,科技兴林 412
(一)加强适用技术的研发,提高林业科技总体支撑水平 412
(二)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和中介服务组织 414
(三)构建科技普及机制 415
五、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 416
(一)实行分类经营,科学管理 416
(二)提高林业职能部门管理水平 417
六、建立以公共财政支出为主的资金支撑体系 418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418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419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20
(四)建立林业融资服务体系 421
七、加强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421
第五章 保障体系亟需突破的重要环节 423
一、改革林业管理体制,强化组织保障 423
(一)整合组织管理机构,统一绿化管理体系 423
(二)协调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关系 424
(三)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 424
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425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林业行政管理机构 425
(二)减少计划色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425
三、满足林业生态用地,提供基础保障 426
(一)北京林业用地资源紧张 426
(二)林业用地亟需优先保障 426
(三)强化林业用地保障政策法规 427
四、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实现持续发展 428
(一)完善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428
(二)先行一步,征收森林生态税 429
(三)借助绿色奥运,尝试发行绿色彩票 430
五、整合各保障因素,提高保障体系的整体功能 430
(一)避免出现木桶短板效应和疏板效应 430
(二)强化木桶宽板,提升保障水平 431
参考文献 432
附录 447
附件1:《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评审情况 447
附件2:在《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项目评审会上的讲话 450
附件3:在《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项目评审会上的发言提纲 452
附件4:《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463
附件5:《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项目评审会评审专家名单 465
附件6:《北京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