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山东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3742968
  • 页数: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反映了世纪之交山东省人类资源状况,是一本有着重大意义的图书。

第一章 人口发展回顾 4

一、上个世纪以来的人口发展 4

(一)建国以来人口发展历程 5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10

二、90年代人口发展的特点及问题 13

(一)90年代人口发展的特点 13

(二)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

三、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一)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24

第二章 人口性别年龄 29

一、人口性别构成 29

(一)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30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35

(三)分年龄的人口性别比变化特点 36

二、人口年龄构成 38

(一)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及特点 38

(二)人口年龄构成的地区差异 43

(三)人口年龄构成的城乡差异 47

(四)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 50

三、人口性别年龄构成对人口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6

(一)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56

(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8

第三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控制 60

一、生育水平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60

(一)生育水平的历史演变 60

(二)90年代以来的生育状况及特点 64

二、影响妇女生育水平的因素 65

(一)生育政策的影响 65

(二)婚姻状况对生育的影响 68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生育的影响 70

(四)妇女文化素质对生育的影响 71

(五)妇女职业对生育的影响 73

三、人口控制的效果、难点及对策 74

(一)计划生育对人口控制的成效 74

(二)人口控制的难点及对策 76

第四章 人口死亡水平及平均预期寿命 85

一、建国以来山东省人口死亡率的变动规律 85

(一)总死亡率的变化 85

(二)人口死亡模式的变化 86

(三)分性别死亡率变化 87

(四)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88

二、2000年山东省死亡人口的特征 89

(一)死亡人口的月度分布 89

(二)死亡人口的文化程度 89

(三)死亡人口婚姻状况 90

(四)死亡人口城乡差异 90

(五)死亡人口年龄中位数增大,死亡人口重心移向老年 91

三、1989年与2000年山东人口死亡率变化分析 91

(一)1989年与2000年山东省分年龄死亡率的特点 92

(二)2000年人口总死亡率升高的原因分析 93

四、影响山东省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96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死亡率的影响 96

(二)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对死亡率的影响 97

(三)人口年龄结构对死亡率的影响 98

(四)环境对死亡率的影响 99

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99

(一)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 100

(二)平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100

(三)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 101

六、山东省死亡水平的变化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影响 104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 106

一、人口婚姻状况及特点 106

(一)人口婚姻状况 106

(二)人口平均初婚年龄的比较 109

(三)不同类别人口婚姻状况的差异 110

二、人口家庭状况 116

(一)家庭规模和数量的历史与现状 116

(二)不同年龄人口在家庭中的分布 119

三、婚姻、家庭与社会经济 121

(一)婚姻与社会经济 121

(二)家庭与社会经济 123

第六章 人口受教育程度 127

一、人口受教育程度基本情况 127

(一)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5年 127

(二)接受较高学历教育的人口大幅增加 128

(三)文盲人口大幅减少,文盲率继续下降 128

(四)山东人口受教育程度在各省、市、区中居18位 129

(五)努力提高山东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131

二、山东省人才资源状况 131

(一)人才资源存量明显增加 132

(二)人才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133

(三)人才资源分布不够均衡 134

(四)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37

(五)加快人才资源建设刻不容缓 138

三、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 140

(一)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 140

(二)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特点 141

(三)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必要性 142

(四)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对策选择 143

第七章 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状况 149

一、劳动力资源现状 149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增长 149

(二)劳动年龄人口 150

二、经济活动人口 156

(一)就业人口规模与构成 156

(二)失业人口规模及构成 168

三、非经济活动人口 172

(一)非经济活动人口的总量及其构成的变化 172

(二)非经济活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173

(三)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 175

(四)主要生活来源 176

四、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现状 176

(一)配置压力进一步加大 176

(二)劳动力资源的产业配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178

(三)非农化比例依然偏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179

(四)失业人口将不断增加 181

(五)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偏低 181

五、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途径与对策 182

(一)确立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 182

(二)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 186

(三)实施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规模 188

(四)降低劳动参与率,减少劳动力的过度供给 190

(五)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宏观管理体系 192

第八章 少数民族人口 196

一、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变化 196

二、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 199

三、少数民族人口构成 203

(一)民族成分构成 203

(二)年龄构成 205

(三)性别构成 205

四、少数民族人口婚姻、家庭、生育状况 208

(一)婚姻状况 208

(二)家庭状况 210

(三)生育状况 210

五、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 212

六、少数民族人口就业状况 214

(一)就业比重的变化 214

(二)就业人口行业构成 215

(三)就业人口职业构成 217

第九章 人口迁移与流动 218

一、人口迁移现状及分布 218

(一)迁移状况 218

(二)迁移人口的构成特征 219

(三)人口迁移的原因 224

二、流动人口现状及特点 226

(一)流动人口的数量及特点 226

(二)流动人口的主要构成特征 232

(三)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 241

三、人口迁移、流动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43

(一)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43

(二)人口迁移、流动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44

四、人口迁移、流动中需要把握的问题 246

(一)提高认识,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对迁移、流动人口采取引导式管理,使之更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46

(二)加强对迁移、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 246

(三)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常住”化管理模式 247

第十章 人口城镇化 248

一、城镇化的定义及其演变 248

(一)城镇化的定义 248

(二)城镇化水平的测度和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演变 249

二、人口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征 250

(一)人口城镇化进程 250

(二)人口城镇化发展特征 252

三、人口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257

(一)存在的问题 257

(二)制约因素 262

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前景 266

(一)明确了高水平、大手笔建设现代城市的新观念 266

(二)确定了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重点的城市化新思路 267

(三)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坚实基础 268

(四)确立了发展中心镇这一小城镇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269

五、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 270

第十一章 人口居住状况 275

一、人口居住现状 275

(一)城乡居民家庭户人均住房达到22.1平方米 275

(二)城市住宅以楼房为主,农村砖石平房住宅多 276

(三)住宅建设发展迅速,新建住宅比重大 277

(四)住房设施配套率较低,卫、厨私用率较高 278

二、居民居住水平差异 278

(一)全省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差别不大 278

(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住房间数地区间发展比较平衡 279

(三)住房困难户城乡差异较大,城市所占比重较高 280

(四)城市住宅设施的配套率较高,卫生条件较好 280

(五)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 280

(六)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与户主的职业紧密相关 281

(七)住房来源呈现多样化,住房私有率达93.67% 282

(八)城镇居民以原公有住房为主要来源 282

三、居民住宅发展前景分析与对策 283

(一)针对城镇 283

(二)针对乡村 288

第十二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290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现状 290

(一)土地资源 291

(二)水资源 291

(三)矿产与能源资源 294

(四)生态环境 296

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298

(一)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较大 298

(二)资源承载能力大为减弱 299

(三)环境基础脆弱,保护和恢复能力低下 299

(四)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300

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01

(一)控制人口较快增长,合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 301

(二)深化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01

(三)切实搞好水资源管理工作 302

(四)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对待 302

(五)有效保护矿产资源 304

(六)加强对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规划与管理 304

第十三章 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 306

一、老年人口现状 306

(一)老年人口总量及区域分布 306

(二)老年人口的年龄构成 308

(三)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 309

(四)老年人口的家庭婚姻状况 309

二、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及其特点 313

(一)人口老龄化的形成 313

(二)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314

三、老年人口与社会保障 317

(一)目前老年人口的养老方式 317

(二)目前老年人口面临的问题 318

(三)改革养老方式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19

第十四章 未来人口发展展望 322

一、人口发展测算系统的建模原理 322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模型 323

(二)死亡预测模型 323

(三)生育预测模型 324

(四)人口迁移预测模型 324

二、基础数据的评估与调整 325

(一)死亡数据的评估与调整 326

(二)年龄数据的评估调整 330

(三)总和生育率的评估调整 334

三、育龄妇女生育表的编制及应用 336

(一)编制生育表设想的提出 336

(二)育龄妇女分孩次生育表的编制 337

(三)生育表的应用 343

(四)建立不同平均生育年龄下的生育表 344

四、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型建立 344

(一)数据的采集 345

(二)模型分析与建立 345

五、预测动态参数的选择 354

(一)平均预期寿命 354

(二)分孩次育龄妇女生育年龄和总和递进生育率 355

(三)总和迁移率 357

六、几种设想下的未来山东人口总量变动趋势 359

(一)制定人口预测方案的原则 359

(二)预测方法及参数选择 360

(三)三种方案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362

(四)流动人口预测 363

七、未来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 364

(一)第四次出生高峰已经来临 365

(二)未来20年学龄人口波动较大 366

(三)未来20年劳动适龄人口始终保持较大规模 367

(四)未来50年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 368

八、未来人口发展对策的初步思考 368

(一)坚持既要抓紧又要抓好的方针,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369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370

(三)坚持综合施治,优化出生性别结构 371

(四)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372

(五)坚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372

(六)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促进人口有序合理流动 373

(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74

九、实施人口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375

(一)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375

(二)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进依法管理 376

(三)制定完善社会经济政策,对人口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376

(四)深化计划生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公共管理服务体系 377

(五)建立稳定可靠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