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学术史回顾 1
一 选题缘起 1
二 学术史回顾 4
第二节 创新之处及理论方法 13
一 创新之处 13
二 理论方法 14
第三节 结构及内容 15
第一章 上党乡村建庙立祀概论 17
第一节 建庙立祀的道德指向 17
一 建庙立祀的道德指向 17
二 道德要求的分类 20
三 庙宇传说与赏善罚恶 31
第二节 建庙立祀的组织与参与者 36
一 社的活动 37
二 会的活动 44
三 村民、官吏、商铺及其他群体的参与 47
四 僧道与村社的关系 51
第三节 近代社会变迁下的庙宇及祭祀活动 54
一 难以禁毁的庙宇与赛会 55
二 《神祠存废标准》 58
三 抗战之前的上党乡村庙宇与迎神赛社 60
四 1937年以后的庙宇与庙会 72
第二章 庙宇分布与祭祀类型 79
第一节 庙宇的等级与配合 79
一 大庙 79
二 庙宇、神殿与神像的配合 91
三 庙宇发展的历史进程 100
第二节 庙宇的风水布局 108
一 建于风水宝地 109
二 建于可防煞、补脉之处 113
三 符合五行八卦原则 120
第三节 庙宇祭祀的类型 125
一 频繁的祭祀 125
二 联村共赛 128
三 庙宇之间的联系 135
第四节 庙宇祭祀的宗教派别 143
一 庙宇与诸教混融 143
二 迎神赛社与诸教混融 149
三 佛道对比 152
第三章 集体祭祀的仪式分析 161
第一节 迎神赛社的一般仪式 161
一 筹备阶段 162
二 正赛三天 174
三 繁多的供品 181
第二节 几个特殊仪式 186
一 山崇拜与变异的山神崇拜 187
二 驱傩戏与接寿星 192
三 乡村社会的历史观与人物观 201
第三节 祈雨与取水仪式 211
一 祈雨活动的近代遭遇 211
二 上党的雨神群体 217
三 上党地区的祈雨取水仪式 226
第四章 信仰活动的关键群体 240
第一节 社首 240
一 社首的产生方式及其基本条件 240
二 社首的主要功能及其分类 244
三 称职社首、社首的问题及形象改变 251
第二节 水官 259
一 水官之源流 259
二 水官的其他职能 260
三 水官面临的问题 262
第三节 乐户、阴阳、厨师与马匹 267
一 乐户 270
二 阴阳 283
三 厨师 288
四 马匹 293
第五章 信仰活动中的性别 301
第一节 女神庙及女神特征 305
一 女神庙的女性特征 305
二 女神的全能神特征 313
三 精卫填海故事的反常性 320
第二节 乡村社会中的女巫——师婆形象 325
一 反迷信语境下的“巫”“女巫形象” 326
二 上党地区的女巫——师婆 331
三 秃奶奶:一个地方师婆的神化 340
第三节 性别权力的限制与反限制 343
一 男性权力的彰显 343
二 女性权力的逆转现象 346
三 长畛村的祈雨仪式 351
结论 354
参考文献 366
后记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