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心电图诊断标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建新编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7727538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临床各种心脏病心电图诊断的标准。

第一章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与正常心电图 1

第一节 心电图的检查指征 1

第二节 心电图导联 2

一、标准导联 3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3

三、单极胸前导联 4

四、其他导联 5

第三节 心电图的测量 7

一、心率的测量 8

二、心电轴测定 9

三、QRS平均电轴与分类标准 11

四、QRS平均电轴的临床意义 12

第四节 心电图各波形意义 12

一、P波 12

二、P-R间期 14

三、QRS波群 15

四、J点 17

五、ST段 18

六、T波 20

七、Q-T间期 22

八、U波 23

第五节 正常心电图标准 24

第二章 心电图诊断 27

第一节 房室肥大 27

一、左心房肥大 27

二、右心房肥大 27

三、左心室肥大 31

四、右心室肥大 34

五、双侧心室肥大 37

第二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39

一、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39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0

三、典型心绞痛 41

四、变异型心绞痛 41

第三节 心肌梗死 43

一、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几种基本图形的改变 45

二、心肌梗死的基本诊断条件 45

三、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46

四、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47

五、冠状动脉阻塞与心肌梗死的定位关系 48

六、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49

七、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期 50

八、心肌梗死深度的判断 54

九、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 54

十、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描记的要求 55

十一、心脏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诊断 56

1.前间壁心肌梗死 56

2.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57

3.前壁心肌梗死 58

4.前侧壁心肌梗死 58

5.高侧壁心肌梗死 58

6.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58

7.心尖部心肌梗死 58

8.下壁心肌梗死 59

9.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 61

10.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62

11.下间壁心肌梗死 62

12.下侧壁心肌梗死 62

13.下后壁心肌梗死 63

14.正后壁心肌梗死 63

15.广泛后壁心肌梗死 64

16.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64

17.心房梗死 65

18.右心室梗死 67

19.多发性心肌梗死 68

20.再发性心肌梗死 68

21.不典型心肌梗死 69

22.心室壁瘤 71

第四节 心脏病心电图 72

一、房间隔缺损 72

二、室间隔缺损 73

三、右位心 74

四、二尖瓣狭窄 74

五、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75

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75

七、心肌炎 76

八、心肌病 77

九、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77

十、急性心包炎 78

十一、慢性心包炎 81

第五节 心律失常 82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 82

二、激动起源失常 83

1.正常窦性心律 83

2.窦性期前收缩 83

3.窦性心动过速 83

4.窦性心动过缓 85

5.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88

6.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88

7.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 88

8.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 91

9.窦房结至房室交接区游走性心律 91

10.房室交接区游走性心律 92

11.窦性停搏 92

12.窦-室传导 94

三、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 99

1.房性逸搏 99

2.房性逸搏心律 99

3.房室交接性逸搏 99

4.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 100

5.加速性交接性逸搏心律 102

6.室性逸搏 102

7.室性逸搏心律 102

8.房性期前收缩 104

9.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传导 106

10.房性心动过速 107

11.心房扑动 109

12.心房颤动 109

13.交接性期前收缩 112

14.交接性心动过速 112

15.室性期前收缩 113

16.室性并行心律 117

17.室性心动过速 117

18.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 119

19.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121

20.心室扑动 123

21.心室颤动 123

22.心室停搏 125

23.房性反复心律 125

24.交接性反复心律 126

25.室性反复心律 126

26.完全性房室分离 128

27.不完全性房室分离 128

四、传导障碍所致的心律失常 130

1.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 130

2.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130

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31

4.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31

5.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33

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35

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36

8.右束支传导阻滞 136

9.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 136

10.左束支传导阻滞 140

11.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143

12.左中隔支传导阻滞 147

13.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149

14.双侧束支传导阻滞 151

15.双支传导阻滞 152

16.三束支传导阻滞 152

17.相性传导阻滞 154

第六节 心脏电交替 159

一、单纯性P波电交替 159

二、单纯性P-R电交替 161

三、单纯性QRS波群电交替 161

四、单纯性ST段电交替 162

五、Q-T间期电交替 162

六、单纯性T波交替 164

七、单纯性U波电交替 165

八、心电全交替 165

九、心动过速性电交替 166

第七节 预激综合征及其他部分综合征 168

一、典型预激综合征 168

二、L-G-L综合征(短P-R间期综合征) 173

三、Mahaim(马海姆)纤维预激综合征 174

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75

五、早期复极综合征 176

六、Brugada综合征 179

七、SⅠSⅡSⅢ综合征 181

八、长Q-T间期综合征 182

九、短Q-T间期综合征 184

十、心电图Wellens综合征 185

十一、“两点半综合征” 187

第八节 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189

一、洋地黄类药物 189

二、奎尼丁对心电图的影响 190

三、普鲁卡因酰胺对心电图的影响 190

四、心律平对心电图的影响 191

五、β-受体阻滞剂对心电图的影响 191

六、胺碘酮对心电图的影响 191

第九节 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192

一、高血钾 192

二、低血钾 194

三、高血钙 195

四、低血钙 199

五、高血镁 199

六、低血镁 199

第三章 药物负荷试验 201

一、潘生丁试验 201

二、心得安试验 203

三、多巴酚丁胺试验 204

四、异丙肾上腺素试验 205

五、阿托品试验 207

第四章 动态心电图 208

一、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 209

1.单导联 209

2.双导联 209

3.三导联 209

4.12导联 209

二、动态心电图记录器 210

1.盒式记录器 210

2.固态记录器 210

3.磁盘式记录器 210

三、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适应症及意义 210

四、正常动态心电图 211

1.P波 211

2.P-R间期 211

3.QRS波群 211

4.ST段 212

5.T波 212

6.Q-T间期 212

7.U波 212

8.心率 212

五、常见心脏病动态心电图诊断 213

1.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213

2.典型心绞痛 213

3.变异型心绞痛 213

4.无痛性心肌缺血(又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 214

5.心肌梗死 215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15

7.肥厚型心肌病 216

第五章 起搏心电图 217

一、起搏器的类型 217

二、常用的起搏器 219

1.固定频率心房起搏器(AAI起搏方式) 219

2.频率适应性心房起搏器(AAIR起搏方式) 219

3.固定频率心室按需起搏器(VVI起搏方式) 219

4.频率适应性心室起搏器(VVIR起搏方式) 219

5.房室万能起搏器(DDD/DDDR起搏方式) 220

三、正常起搏心电图 220

1.脉冲信号波 220

2.心房起搏心电图特征: 220

3.心室起搏心电图: 223

(1)右心室起搏心电图特征 223

(2)左心室起搏心电图 224

(3)双腔起搏 225

4.起搏心电图的常规分析方法 225

(1)基本分析方法 225

(2)起搏脉冲信号 226

(3)影响心电图脉冲变化的因素 226

第六章 食管导联心电图 228

一、心房上部区心电图 228

二、心房区心电图 228

三、移行区心电图 228

四、心室区心电图 228

第七章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231

第八章 心电图的描记与分析 232

一、心电图描记 232

二、心电图伪差识别 233

三、怎样分析心电图及步骤 234

四、怎样写心电图报告 235

第九章 心电图实习图例 237

一、图例 237

二、图例参考答案 288

三、附录 290

1.心电图缩语中英文对照 290

2.R-R间期心率对照表 295

3.P-R间期正常最高值 297

4.Q-T间期正常最高值 297

5.肢体导联六轴系统座标图 298

6.用Ⅰ与Ⅲ导联测定心电轴表 299

7.以Ⅰ、aVF导联的QRS波群测定心电轴表 303

8.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