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遗传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 遗传学的发展史略 1
第三节 遗传学与动物生产的关系 3
第二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 4
第一节 分离现象 4
一、一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4
二、分离现象的假说 5
三、分离假说的验证 7
第二节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 7
第三节 显性原理 8
第四节 复等位基因 9
第五节 致死基因 11
第六节 分离定律在动物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2
第三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自由组合定律 15
第一节 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5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7
一、测交验证 17
二、互交验证 17
第三节 遗传学研究中的统计学方法 17
一、概率的应用 17
二、二项式展开的应用 19
三、X2测验(卡方测验) 21
第四节 基因的相互作用和基因的多效性 23
一、基因的互作 23
二、基因相互作用的各种表现 24
第五节 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28
一、多因一效的普遍性 28
二、一因多效 28
第六节 自由组合定律在动物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8
第四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30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0
一、细胞膜(质膜) 30
二、细胞质和细胞器 31
三、细胞核 33
第二节 染色体 34
一、染色体的形态与结构 34
二、染色体的形态类型和数目 35
第三节 细胞的增殖 36
一、细胞增殖周期 36
二、细胞分裂 37
三、减数分裂 38
四、染色体在动物生活史中的周期变化 40
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连锁定律 42
第一节 连锁 42
第二节 互换 43
第三节 互换值的测定 45
第四节 基因定位和基因连锁图 46
一、基因定位的方法 46
二、互换和干涉 47
三、连锁群和连锁图 48
第五节 连锁定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8
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51
第一节 性别决定 51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51
二、基因平衡理论 52
第二节 性别与环境 53
第三节 性别的控制 54
第四节 性别畸形 55
一、雌雄嵌合体 55
二、中间性山羊 55
三、人类中的间性 56
第五节 伴性遗传 56
一、伴性遗传特征 56
二、鸡的伴性遗传 57
三、鸡的自别雌雄品种与品系的培育 58
第六节 从性性状和限性性状的遗传 58
一、从性遗传 58
二、限性性状的遗传 59
第七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61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61
一、转化作用 61
二、噬菌体的感染 62
三、在高等生物中核酸为遗传物质的证据 62
第二节 DNA和RNA的分子结构 63
一、DNA的分子结构 63
二、RNA的分子结构 63
第三节 DNA的复制与转录 64
一、DNA的复制 64
二、转录 65
三、有义链 65
第四节 基因和蛋白质的合成 66
一、遗传密码 66
二、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RNA 68
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69
第五节 中心法则与特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 70
一、中心法则 70
二、RNA复制 71
三、反转录 71
四、DNA转译 72
五、修正的中心法则 72
第六节 基因作用的调节 72
一、原核体基因活性的调控 73
二、动物的激素调节 74
三、染色体的调节分子 75
第七节 基因工程 76
一、基因工程概况 76
二、目的基因的取得 77
三、基因运载体 79
四、DNA重组 80
五、转化与筛选 80
第八章 突变 83
第一节 突变与变异 83
第二节 染色体数目畸变 83
一、单倍体 83
二、多倍体 84
三、非整倍体 85
第三节 染色体结构畸变 88
一、缺失 88
二、重复 89
三、倒位 89
四、易位 90
五、产生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原因 92
六、罗伯逊改变 92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其分子基础 93
一、基因突变的种类 93
二、人工诱变和自发突变的原因 95
三、DNA损伤的修复 96
第五节 基因突变的特性 98
一、突变频率 98
二、突变等位基因和回复突变 99
三、突变的随机性 99
第九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102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征 102
一、数量性状的概念 102
二、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102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103
第三节 数量性状表型值与表型值方差的剖分 104
一、表型值的剖分 104
二、表型值方差的剖分 105
三、群体表型平均数的育种意义 105
第十章 遗传参数 107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107
一、遗传力的概念 107
二、遗传力的估测方法 107
三、影响遗传力估计正确性的一些因素 112
四、遗传力的显著性检验 114
五、遗传力的应用 115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116
一、重复力的概念 116
二、重复力的计算方法 117
三、重复力的显著性检验 118
四、重复力的主要用途 118
第三节 性状间的遗传相关 119
一、性状间遗传相关的概念 119
二、性状间遗传相关的估测方法 119
三、性状间遗传相关的主要用途 123
第十一章 群体的基因平衡及其改变 125
第一节 哈代—温伯格定律 125
一、基本概念 125
二、哈代—温伯格定律 126
第二节 群体基因频率的计算 127
一、一对等位基因的计算 127
二、复等位基因的计算 128
三、伴性基因的计算 129
第三节 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 129
一、在突变的影响下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 129
二、选择对群体基因频率的影响 129
三、迁移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 130
四、遗传漂变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 131
第十二章 近交与杂交 133
第一节 近交的遗传效应 133
第二节 近交系数 134
一、近交系数的概念 134
二、近交系数的计算 134
第三节 近交系的建立 137
第四节 杂交的遗传效应 137
第五节 杂种优势的遗传学理论 138
一、显性假说 139
二、超显性假说 139
第十三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 141
第一节 概况 141
第二节 发育过程中基因组的恒定性 141
第三节 选择性基因表达 142
一、血红蛋白 143
二、乳酸脱氢酶 143
第四节 细胞质内的调节因子 144
第五节 发育的遗传学剖析 145
第十四章 遗传与系统发育 147
第一节 系统发育的概念 147
第二节 达尔文的选择学说 147
一、人工选择 147
二、自然选择 148
第三节 物种的形成 149
一、物种的概念 149
二、远缘杂交 149
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50
四、物种形成的方式 151
实验指导 153
实验一、有丝分裂的观察 153
实验二、减数分裂的观察 154
实验三、果蝇性状观察与养育方法 155
实验四、单因子试验 158
实验五、伴性遗传 160
实验六、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161
实验七—1、小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片制作 162
实验七—2、禽胚制备染色体标本片的方法 163
实验七—3、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片的制作 164
实验八、染色体组型的编排与分析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