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软件测试概论 2
1.1 软件测试定义 2
1.2 软件测试发展 3
1.3 软件测试模型 4
1.3.1 瀑布测试模型 4
1.3.2 软件测试“V”模型 4
1.3.3 RUP——迭代“V”模型 6
1.4 软件测试技术分类 7
1.5 软件测试用例 8
1.5.1 测试用例的作用 8
1.5.2 测试用例形式和选择 9
1.5.3 测试用例设计及原则 11
1.5.4 相关问题 12
1.6 软件测试与验证和确认的关系 12
1.7 软件测试原则 13
1.8 软件测试中的误区 15
1.9 测试项目背景介绍 17
1.9.1 项目内容介绍 17
1.9.2 公司组织机构 19
习题 19
2 单元测试 20
2.1 基本概念 20
2.1.1 单元测试的基本概念 20
2.1.2 单元测试的意义 20
2.2 单元测试目标及任务 22
2.2.1 单元测试目标 22
2.2.2 单元测试任务 22
2.3 单元测试方法 23
2.3.1 静态测试 23
2.3.2 黑盒测试 28
2.3.3 白盒测试 43
2.3.4 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区别 57
2.4 类测试 57
2.4.1 测试策略的变化 58
2.4.2 类测试价值 58
2.4.3 类测试用例实现 59
2.4.4 测试类代码的位置 77
2.4.5 类测试程度 78
2.5 单元测试框架XUnit介绍 78
2.5.1 JUnit测试框架 80
2.5.2 CppUnit测试框架 90
2.6 测试代码设计 93
习题 95
3 集成测试 99
3.1 基本概念 99
3.2 集成测试目的 99
3.3 集成测试层次 100
3.4 集成测试方法 100
3.5 集成静态测试 100
3.5.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测试 100
3.5.2 数据结构设计测试 101
3.5.3 程序界面设计测试 101
3.5.4 开发语言和工具选择 105
3.6 集成策略 107
3.6.1 非增值式策略 107
3.6.2 增值式策略 107
3.6.3 混合增值式策略 109
3.6.4 基于事件(消息)集成策略 109
3.6.5 基于使用集成策略 109
3.6.6 分层集成策略 110
3.7 集成测试分析和设计 110
3.7.1 确定测试需求 111
3.7.2 确定集成策略 114
3.7.3 评估测试风险 114
3.7.4 确定测试优先级 114
3.7.5 确定测试方法 114
3.7.6 集成测试代码设计 114
3.7.7 集成测试用例设计 115
3.7.8 集成测试工具和资源 117
习题 117
4 系统测试 118
4.1 基本概念 118
4.1.1 系统测试对象 118
4.1.2 系统测试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区别 118
4.1.3 系统测试依据 118
4.2 系统测试层次 119
4.2.1 用户层测试 119
4.2.2 应用层测试 119
4.2.3 功能层测试 119
4.2.4 指标/协议层测试 120
4.3 系统测试方法 120
4.4 系统静态测试 120
4.4.1 系统静态测试目标 120
4.4.2 系统静态测试中的问题 121
4.4.3 系统静态测试方法 122
4.5 功能测试 123
4.5.1 链接(界面切换)测试 123
4.5.2 业务流程测试 123
4.6 性能和缩放性测试 128
4.6.1 性能测试内容 129
4.6.2 性能测试类型 137
4.6.3 性能测试配置 138
4.6.4 性能测试实施 139
4.7 可用性测试 142
4.8 安全性测试 143
4.8.1 系统层安全测试 144
4.8.2 网络层安全测试 144
4.8.3 应用层安全测试 145
4.8.4 IP网络设备安全测试 148
4.9 指标/协议测试 150
4.9.1 数据内容标准测试 151
4.9.2 通信协议标准测试 151
4.10 安装/卸载程序测试 152
4.10.1 安装/卸载程序的作用 152
4.10.2 安装/卸载程序测试内容 154
4.11 兼容性测试 155
4.11.1 硬件兼容性测试 155
4.11.2 浏览器兼容性测试 155
4.11.3 数据库兼容性 163
4.11.4 操作系统兼容性 163
4.12 软件本地化测试 164
4.12.1 软件本地化 164
4.12.2 软件本地化测试概念及目的 165
4.12.3 软件本地化测试策略 165
4.12.4 软件本地化的错误类型及测试方法 166
4.13 其他阶段测试 169
4.13.1 验收测试 169
4.13.2 β测试 170
4.14 案例分析 173
4.14.1 功能测试举例 173
4.14.2 性能测试举例 175
4.14.3 指标协议测试举例 182
习题 183
5 软件自动化测试 187
5.1 基本概念 187
5.2 自动化测试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位置 188
5.2.1 自动化测试工具 188
5.2.2 自动化测试公式软件形式 189
5.3 自动化测试基本理论 190
5.3.1 自动测试输入 190
5.3.2 自动比较 190
5.3.3 测试结果输出和转储 193
5.3.4 脚本技术 193
5.3.5 系统运行数据统计 195
5.4 自动化测试成熟度 195
5.4.1 捕获和回放(级别1) 195
5.4.2 捕获、编辑和回放(级别2) 195
5.4.3 编程和回放(级别3) 196
5.4.4 数据驱动的测试(级别4) 196
5.4.5 使用动作词的测试自动化(级别5) 196
5.5 自动化测试实施 197
5.5.1 被测试软件的测试方式选择 197
5.5.2 自动化测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97
5.5.3 自动化回归测试流程 197
5.6 常用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 198
5.6.1 性能测试工具 199
5.6.2 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 202
5.6.3 缺陷跟踪管理工具 204
5.7 IBM Rational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206
5.7.1 IBM Rational Test Manager 207
5.7.2 IBM Rational Test RealTime 209
5.7.3 IBM Rational PurilyPlus 209
5.7.4 IBM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RFT) 211
5.7.5 IBM Rational Performance Tester(RPT) 217
5.7.6 IBM Rational Robot 227
5.7.7 IBM Rational Manual Tester(RMT) 228
5.8 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局限性 229
6 软件测试管理 231
6.1 测试流程管理 231
6.1.1 测试计划 233
6.1.2 测试分析与设计 243
6.1.3 测试开发及实现 243
6.1.4 测试执行 243
6.1.5 测试评估 243
6.1.6 测试流程控制 244
6.2 测试团队组织管理 245
6.2.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246
6.2.2 角色与职责 253
6.2.3 测试人员培养 254
6.2.4 测试团队的凝聚力建设 255
6.3 测试技术管理 256
6.3.1 测试需求管理 256
6.3.2 测试策略 257
6.3.3 测试与配置管理 259
6.3.4 测试文档管理 262
6.3.5 测试度量 265
6.4 软件Bug管理 269
6.4.1 软件Bug基本概念 269
6.4.2 软件Bug状态 270
6.4.3 软件Bug类型 271
6.4.4 软件Bug严重等级和优先级 273
6.4.5 软件Bug管理流程 275
6.5 测试过程改进 277
6.5.1 测试过程改进的意义和作用 278
6.5.2 测试过程改进模型 279
6.5.3 测试过程改进工作的开展 280
6.6 测试能力评价 283
习题 283
7 软件测试技术的新进展 284
7.1 回归测试技术 284
7.2 基于模型检查技术的测试用例生成 286
7.3 结语 289
附录 教学设计 290
一、课程内容体系 290
(一)基本描述 290
(二)教学定位 290
二、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291
三、课程的讲授 292
(一)重点与教学提示 292
(二)讲授中应注意的问题 293
四、作业 293
五、实验 293
六、考试与成绩记载 294
(一)成绩评定 294
(二)考题设计 294
参考文献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