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作制体系 1
第一节 中外农作制研究评述 1
第二节 现代农作制体系 13
第二章 我国农作制总体特征 31
第一节 农作制背景 32
第二节 农作制特征 34
第三节 农作制主要问题 52
第四节 农作制发展方向 57
第三章 我国四大区域农作制 61
第一节 东部沿海外向型农渔制 64
第二节 中部平原集约型农牧制 82
第三节 西北生态保护型农作制 100
第四节 丘陵山区立体型农林制 115
第四章 我国农作制十大分区 145
第一节 东北平原山区半湿润温凉雨养一熟农林区 145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灌溉集约农作区 158
第三节 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平原丘陵湿润温热水田集约农作区 174
第四节 江南丘陵山地湿润温热水田二三熟农林区 188
第五节 华南湿热双季稻与热作农林区 198
第六节 北部低中高原半干旱凉温旱作兼放牧区 210
第七节 西北干旱中温绿洲灌溉农作制兼荒漠放牧区 229
第八节 四川盆地湿润温热麦稻二熟集约农作区 242
第九节 西南中高原山地湿热水旱二熟粗放农林区 253
第十节 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高寒牧区兼河谷一熟农林区 270
第五章 县域农作制案例 283
第一节 贵州省正安县——丘陵山区立体型农林制 283
第二节 河北省藁城市——平原粮区集约型农牧制 323
第三节 北京市顺义区——城郊多功能农作制 339
第六章 我国主要作物农作制区划潜力与粮食安全 354
第一节 我国粮食需求预测 355
第二节 主要作物农作制区划潜力 356
第三节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对策 373
第七章 结语 377
附录 我国农作制区划范围 382
主要参考文献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