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娄建石,徐淑梅,刘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117092098
  • 页数:2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打破了学科界限。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各自独立的实验内容进行融合,突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素质的培养及实验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部分 总论 1

第一章 机能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机能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第二节 实验结果的处理 2

第三节 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 3

第四节 实验室守则 4

第二章 机能学实验的生物信号采集 5

第一节 生物信号的采集 5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采集 6

第三章 机能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10

第一节 一般仪器和器械使用 10

第二节 生物信号测定仪器的使用 14

第三节 生物样品分析仪器的使用 26

第四章 机能学实验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30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30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31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 33

第四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34

第五节 实验方案 35

第五章 机能学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39

第一节 实验数据的要求 39

第二节 实验数据的度量 40

第三节 实验数据的收集 41

第四节 实验数据的评价 42

第五节 实验数据的检查 42

第六章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44

第一节 统计学几个基本概念 44

第二节 常用实验统计分析方法 45

第七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术 47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况 47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编号 48

第三节 药物浓度与剂量的计算 50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 52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54

第六节 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 56

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56

第八节 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60

第九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62

第二部分 基础性实验 63

第八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63

第一节 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63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 63

实验二 全细胞记录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 66

第二节 肌肉组织的兴奋收缩耦联 68

实验一 刺激强度和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68

实验二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及影响因素 70

第九章 血液系统 72

第一节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72

实验一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72

实验二 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73

第二节 血型 74

实验ABO血型鉴定 74

第十章 循环系统 76

第一节 心动功能测定 76

实验一 心室内压及压力变化速率测定 76

实验二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78

第二节 心电功能测定 80

实验一 心脏起搏点观察 80

实验二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81

实验三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 83

实验四 正常人体心电图描记 84

实验五 兔心电图描记 85

实验六 心室肌细胞膜Na+、K+、Ca2+离子通道电流记录 86

实验七 离子和药物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89

第三节 血管生理功能测定 92

实验一 动脉血压的测定 92

实验二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94

实验三 肠系膜微循环观察 95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98

实验一 减压神经放电 98

实验二 心血管运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99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 102

第一节 通气功能测定 102

实验一 胸内负压和气胸的观察 102

实验二 肺顺应性的测定 103

第二节 呼吸运动调节 105

实验一 膈神经放电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05

实验二 各种影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07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 110

第一节 消化道动力学测定 110

实验一 消化道运动观察 110

实验二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12

第二节 消化液分泌的调节 114

实验 胰液和胆汁分泌的调节 114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 116

实验 离体小肠葡萄糖转运电位的测定 116

第十三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118

实验 能量代谢的测定 118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 120

第一节 肾功能测定 120

实验 肾脏血浆清除率 120

第二节 尿生成的调节 121

实验一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21

实验二 比浊法测定尿钠 123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 125

实验一 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抽搐 125

实验二 摘除脑垂体对皮肤颜色的影响 126

实验三 肾上腺摘除动物的观察 127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 129

第一节 反射活动 129

实验一 反射时的测定 129

实验二 反射弧的分析 130

实验三 脊髓反射 131

第二节 运动功能 132

实验一 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 132

实验二 去大脑僵直 133

第三节 脑电活动 134

实验一 脑电图的记录和观察 134

实验二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 135

第四节 感觉功能 137

实验 痛阈的测定 137

第五节 脑功能分区 139

实验 脑神经核团的立体定位 139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141

实验一 回避条件反射实验 141

实验二 电防御条件反射的建立、分化与消退 141

实验三 睡眠剥夺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143

第十七章 感官系统 145

第一节 眼的视觉功能 145

实验一 视敏度的测定 145

实验二 视野的测定 146

实验三 盲点的测定 147

第二节 耳的听觉和平衡功能 148

实验一 声音的传导途径 148

实验二 耳蜗微音器电位测定 149

实验三 迷路功能的观察 150

第三部分 疾病和症状模型的制备第十八章 疾病模型 153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模型 153

实验 急性心力衰竭 153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模型 155

实验 呼吸运动调节与呼吸功能不全 155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模型 158

实验 肝性脑病 158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模型 160

实验 急性肾衰竭 160

第十九章 症状模型 162

第一节 凝血功能障碍模型 162

实验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62

第二节 休克模型 163

实验 失血性休克 163

第三节 缺氧模型 167

实验 缺氧 167

第四节 缺血模型 170

实验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70

实验二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172

第五节 发热模型 173

实验 内毒素性发热 173

第六节 水肿模型 174

实验一 组织水肿 174

实验二 肺水肿 176

第七节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模型 178

实验一 高钾血症 178

实验二 酸碱平衡紊乱 180

第四部分 综合性实验 183

第二十章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183

第一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药物的安全性实验 183

实验 药物的ED50和LD50的测定 185

第二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187

实验一 一、二房室模型及药代参数的测定 187

实验二 水杨酸钠药物血浆浓度半衰期的测定 190

实验三 磺胺类药物血药浓度测定 192

第三节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94

实验一 特异性拮抗药与pA2值测定 195

实验二 非特异性拮抗药与pD2值测定 199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01

实验一 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2

实验二 溶解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2

实验三 不同制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3

实验四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4

第五节 联合用药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5

实验一 钙和镁的拮抗作用 205

实验二 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6

实验三 药酶抑制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6

第二十一章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模型的治疗 208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治疗 208

实验一 奎尼丁对乌头碱诱发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208

实验二 利多卡因对毒毛花苷K诱发兔心律失常的对抗作用 209

第二节 心肌缺血的治疗 210

实验 抗心绞痛药物对冠脉结扎引发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 210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治疗 211

实验一 强心苷对戊巴比妥钠引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211

实验二 强心苷对离体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 215

第四节 药物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216

实验 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和量效关系 216

第二十二章 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模型的治疗 219

实验 尼可刹米拮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 219

第二十三章 药物对消化系统疾病模型的治疗 221

实验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肠的作用 221

第二十四章 药物对泌尿系统疾病模型的治疗 223

实验 肺水肿的形成和利尿药的作用 223

第二十五章 药物对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的治疗 225

第一节 抗精神失常 225

实验一 地西泮对动物自发活动的影响 225

实验二 氯丙嗪的安定作用 226

第二节 抗惊厥 227

实验 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 227

第二十六章 药物对各种症状模型的治疗 228

第一节 镇痛 228

实验 解热镇痛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对疼痛的治疗 228

第二节 抗炎 229

实验一 糖皮质激素对炎症的治疗 229

实验二 糖皮质激素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比较 230

第三节 抗休克 231

实验 创伤性休克的治疗 231

第四节 中毒解救 233

实验 有机磷农药中毒及其解救 233

第五部分 麻醉药理学实验 237

第二十七章 麻醉药理学实验 237

第一节 麻醉方法学实验 237

实验一 全身麻醉及麻醉前给药 237

实验二 静脉麻醉和强化麻醉 238

实验三 普鲁卡因的椎管麻醉作用 239

实验四 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 240

实验五 普鲁卡因的神经干麻醉作用 241

实验六 丁卡因与普鲁卡因的表面麻醉作用比较 242

第二节 麻醉药物和辅助药的联合应用和相互影响 242

实验一 戊巴比妥钠对乙醚全身麻醉作用的影响 242

实验二 肾上腺素对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的增效作用 243

实验三 新斯的明对琥珀酰胆碱和筒箭毒碱肌松作用的影响 244

第六部分 分析判断性实验 247

第二十八章 分析性实验 247

实验一 几种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已知药物的分析 247

实验二 几种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未知药物的分析 250

第二十九章 判断性实验 253

实验一 三种中枢神经药物的实验辨别 253

实验二 五种抗心律失常药的心肌电生理学特征 253

实验三 药物对离体肠作用机制的分析 257

第七部分 探索性实验 259

第三十章 探索性实验 259

第一节 概述 259

第二节 科研选题指南 260

第三节 范例 263

第八部分 实验和病例讨论 281

第三十一章 实验和病例讨论 281

第一节 实验结果讨论 281

第二节 病例讨论 283

附录 293

附录一 常用实验动物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 293

附录二 几种动物不同途径给药的最大注射容量 294

附录三 不同体重动物一次灌胃最大容量 294

附录四 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 294

附录五 常用的缩写字 295

附录六 常用麻醉剂的用量和给药方法 296

参考文献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