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 1
1.1 超临界流体 1
1.1.1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2
1.1.2 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 3
1.2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5
1.3 超临界流体应用技术的分类 7
1.3.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8
1.3.2 超临界流体反应技术 14
1.3.3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14
1.3.4 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 15
1.3.5 超临界流体印染技术 15
1.3.6 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 16
1.3.7 超临界流体发电技术 17
1.3.8 超临界流体冶金技术 17
1.3.9 超临界流体液化煤技术 18
1.3.10 超临界流体成矿技术 18
参考文献 19
第2章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27
2.1 超临界CO2的性质 27
2.2 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性能 29
2.3 不同溶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 33
2.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34
2.5 超临界CO2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 36
2.5.1 压力的影响 36
2.5.2 温度的影响 37
2.5.3 夹带剂的影响 37
2.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固态物料的传质 39
2.6.1 传质计算 40
2.6.2 影响因素 41
2.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46
2.7.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优点 46
2.7.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存在的问题 47
2.7.3 展望 48
参考文献 49
第3章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研究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55
3.1 相平衡测定方法 56
3.1.1 静态法 56
3.1.2 动态法 60
3.2 静态搅拌式平衡池 63
3.3 气-液循环式高压相平衡测定装置 65
3.4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传递性质的测定方法 69
3.4.1 固体溶质 69
3.4.2 液体溶质 72
3.5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溶质的偏摩尔体积 74
3.6 用光谱技术研究含超临界流体系统的溶剂化 76
3.7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 78
3.7.1 仪器原理 79
3.7.2 流程及操作 81
3.7.3 应用 82
参考文献 83
第4章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过程开发 88
4.1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的选择 88
4.1.1 超临界CO2萃取过程的萃取方式 89
4.1.2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91
4.2 小型试验装置及流程 96
4.2.1 工艺过程的一般组成 96
4.2.2 主要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97
4.2.3 固态物料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工艺过程 98
4.2.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与其他分离方法的耦合 104
4.2.5 液态物料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工艺过程 114
4.3 工业化装置及流程 120
4.4 固态物料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传质 126
4.4.1 超临界CO2流体与固态物料间的传质机理分析 127
4.4.2 超临界CO2流体与固态物料间的传质模型分析 129
4.4.3 固态物料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30
4.5 液态物料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传质 135
4.5.1 从水溶液中超临界萃取低沸点有机物时的传质 135
4.5.2 超临界流体萃取液态烃混合物中的传质 138
4.6 对多组分混合物作超临界流体萃取时的连续热力学计算方法 140
4.6.1 多元混合物的离散组成和连续组成 141
4.6.2 组成呈连续分布的馏分的相平衡计算 143
4.6.3 应用连续热力学计算方法计算ROSE过程的结果 144
参考文献 145
第5章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强化 152
5.1 夹带剂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强化作用 153
5.1.1 夹带剂的作用及其机理 153
5.1.2 非极性夹带剂 154
5.1.3 极性夹带剂 156
5.1.4 伴有反应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159
5.1.5 夹带剂的选择 160
5.1.6 夹带剂强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应用 161
5.2 超声场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强化作用 162
5.2.1 超声场对物质的作用机制 162
5.2.2 超声场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强化作用 164
5.2.3 超声场强化萃取过程的机理 166
5.3 电场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强化作用 168
5.4 微波强化萃取 169
5.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方向 172
参考文献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