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导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牛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7087056
  • 页数:480 页
图书介绍:本套教材是以我社2000年前后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为基础,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共同组织规划,也是国内第一套中医留学生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共10种,为中医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中医留学生的必修课程。

上篇 西医学 3

1 基础医学课程和人体结构概述 3

1.1 主干课程简介 3

1.1.1 解剖学 3

1.1.2 组织学与胚胎学 3

1.1.3 生理学 3

1.1.4 生物化学 3

1.1.5 免疫学 4

1.1.6 病理学 4

1.2 人体结构概述 4

1.2.1 人体构造 4

1.2.2 关于人体轴与切面的术语 4

1.2.3 人体体表标志 4

1.2.4 人体的腔 5

2 细胞与组织 7

2.1 细胞的基本结构 7

2.1.1 细胞膜 7

2.1.2 细胞质 8

2.1.3 细胞核 9

2.2 细胞的生理功能 9

2.2.1 细胞的物质转运 9

2.2.2 细胞的信号转导 12

2.2.3 细胞增殖 13

2.2.4 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14

2.2.5 干细胞 16

2.3 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 18

2.3.1 蛋白质的合成 18

2.3.2 蛋白质的代谢 18

2.4 核酸的合成与代谢 18

2.4.1 核酸的生物合成 18

2.4.2 核酸的代谢 20

2.5 基本组织概述 21

2.5.1 上皮组织 21

2.5.2 结缔组织 24

2.5.3 肌组织 28

2.5.4 神经组织 29

3 运动系统 32

3.1 运动系统的形态结构 32

3.2 骨的发育与钙的代谢 35

4 循环系统 37

4.1 心血管系统 37

4.1.1 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38

4.1.2 血液循环途径 39

4.1.3 血管的形态与结构 39

4.2 淋巴系统 41

4.2.1 淋巴管道 41

4.2.2 淋巴器官 42

4.3 血液 43

4.3.1 血液的组成 43

4.3.2 血液的理化特性 44

4.3.3 血液的功能 44

4.3.4 血型与输血 44

4.3.5 血量 45

4.4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45

4.4.1 心肌的生物电 45

4.4.2 心肌细胞的特性 47

4.5 心脏的泵血功能 50

4.5.1 心动周期与心率 50

4.5.2 心脏泵血过程及其机制 51

4.5.3 心音与心音图 51

4.6 血管生理 52

4.6.1 血压与脉搏 52

4.6.2 微循环 52

4.6.3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53

4.7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53

4.7.1 充血 53

4.7.2 出血 53

4.7.3 血栓形成 53

4.7.4 栓塞 54

4.7.5 梗死 54

4.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54

4.8.1 DIC发生的原因 54

4.8.2 DIC的分型 54

4.8.3 DIC引起的功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 55

5 呼吸系统 56

5.1 呼吸系统的形态与结构 56

5.1.1 鼻 56

5.1.2 喉 57

5.1.3 气管与支气管 57

5.1.4 肺 57

5.1.5 胸膜 58

5.2 呼吸系统的生理 58

5.2.1 肺通气 58

5.2.2 气体交换 60

5.2.3 气体的运输 61

5.3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61

5.3.1 肺炎 61

5.3.2 间质性肺炎 62

5.3.3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62

5.3.4 肺结核 62

6 消化系统 63

6.1 消化管 64

6.1.1 口腔 64

6.1.2 咽 65

6.1.3 食管 65

6.1.4 胃 65

6.1.5 小肠 66

6.1.6 大肠 66

6.2 消化腺 67

6.2.1 肝 67

6.2.2 胰 69

6.3 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机制 70

6.3.1 消化机制 70

6.3.2 吸收机制 71

6.4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74

6.4.1 慢性胃溃疡和胃炎 74

6.4.2 慢性肝炎 74

6.4.3 肝硬化 74

7 泌尿系统 76

7.1 肾的形态与结构 76

7.1.1 肾单位 77

7.1.2 球旁复合体 77

7.2 输尿管、膀胱与尿道 78

7.2.1 输尿管 78

7.2.2 膀胱 78

7.2.3 尿道 78

7.3 肾脏的生理功能 78

7.3.1 肾的排泄功能 78

7.3.2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78

7.3.3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79

7.4 肾小球肾炎 79

8 生殖系统 80

8.1 生殖系统结构 80

8.1.1 生殖系统的组成 80

8.1.2 男性生殖器 81

8.1.3 女性生殖器 81

8.2 生殖生理和胚胎发育 82

8.2.1 生殖生理 82

8.2.2 胚胎发育 82

8.3 常见生殖系统疾病 84

8.3.1 盆腔炎 84

8.3.2 前列腺增生 84

8.3.3 勃起功能障碍 84

9 内分泌系统 86

9.1 内分泌器官 86

9.1.1 垂体 87

9.1.2 甲状腺 87

9.1.3 甲状旁腺 87

9.1.4 肾上腺 88

9.1.5 胰岛 88

9.1.6 松果体 88

9.1.7 胸腺 88

9.2 激素的作用机制 88

9.2.1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88

9.2.2 激素的作用机制 89

10 人体的免疫 90

10.1 人体的免疫机制 90

10.1.1 免疫系统的组成 90

10.1.2 免疫的类型 91

10.1.3 免疫应答 91

10.2 免疫病理 92

10.2.1 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 92

10.2.2 移植排斥反应 94

10.2.3 自身免疫性疾病 94

10.3 免疫缺陷病 95

10.3.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95

10.3.2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96

11 感觉器官 97

11.1 视觉器官 97

11.1.1 眼的结构 97

11.1.2 视觉产生的机制 99

11.2 听觉器官和前庭器官 100

11.2.1 听觉器官和前庭器官的结构 100

11.2.2 听觉产生的机制 102

11.2.3 前庭器官的功能 103

12 神经系统 104

12.1 脊髓 104

12.1.1 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104

12.1.2 脊髓的结构 104

12.1.3 脊髓的功能 106

12.2 脊神经 106

12.2.1 脊神经概述 106

12.2.2 脊神经前支 106

12.3 脑和脑神经 107

12.3.1 脑 107

12.3.2 脑神经 111

12.4 传导路 113

12.4.1 感觉传导路 113

12.4.2 运动传导路 114

12.5 自主神经系统 114

12.5.1 交感神经 114

12.5.2 副交感神经 115

12.6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 115

12.6.1 脑和脊髓的被膜 115

12.6.2 脑室 116

12.6.3 脑脊液及其循环 116

12.7 脑的血管 117

12.7.1 脑的动脉 117

12.7.2 脑的静脉 117

12.8 神经生理 117

12.8.1 神经递质和受体 118

12.8.2 神经纤维 119

12.8.3 突触传递 119

12.8.4 神经调节机制(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120

12.8.5 中枢易化 123

12.8.6 学习和记忆 124

12.8.7 反射的类型与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124

中篇 中医药学 125

13 中医药学概述 125

13.1 中医药学的起源 125

13.2 中医药学的理论形成 125

13.3 中医药学发展史 126

14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28

14.1 阴阳学说 128

14.1.1 阴阳的涵义 128

14.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28

14.1.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29

14.2 五行学说 130

14.2.1 五行的概念 130

14.2.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31

14.2.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1

14.3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132

15 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 133

15.1 藏象学说 133

15.1.1 藏象的涵义 133

15.1.2 藏象的实质 133

15.1.3 脏腑的内容与特点 133

15.1.4 中医学脏腑与西医学脏器的区别 134

15.1.5 五脏的内容与特点 134

15.1.6 六腑的内容与特点 134

15.1.7 奇恒之腑的内容与特点 135

15.2 气血津液 136

15.2.1 气 136

15.2.2 血 136

15.2.3 津液 137

15.2.4 气血津液的关系 137

15.3 经络学说 138

15.3.1 经络学说的概念 138

15.3.2 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138

15.3.3 经络的基本功能 139

15.3.4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39

15.4 病因病机学说 140

15.4.1 病因学说 140

15.4.2 病机学说 141

16 中医学的基本观点 144

16.1 整体观 144

16.2 自然观 145

16.3 天人合一 146

16.4 司外揣内 146

16.5 辨证论治 147

17 诊断学 148

17.1 诊法 148

17.1.1 望诊 148

17.1.2 闻诊 149

17.1.3 问诊 150

17.1.4 切诊 152

17.2 辨证 153

17.2.1 八纲辨证 154

17.2.2 脏腑辨证 156

17.2.3 气血津液辨证 157

17.2.4 六经辨证 157

17.2.5 卫气营血辨证 158

18 中医治疗方法 159

18.1 中药 159

18.1.1 中药的性能 159

18.1.2 中药的配伍 161

18.2 方剂 162

18.2.1 组方原则 162

18.2.2 基本剂型及其应用途径 162

18.2.3 汤药的煎服法和使用剂量 165

18.2.4 中医方药的功效类别及实例举隅 166

18.3 针灸 175

18.3.1 针灸的治疗作用 175

18.3.2 针灸的辨证论治原则 176

18.3.3 针灸的取穴方法 177

18.3.4 针灸治疗作用研究 179

18.4 推拿 180

18.4.1 推拿的作用原理 180

18.4.2 推拿手法基本技能 180

18.4.3 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82

18.4.4 推拿手法基本要求 182

18.5 气功 182

18.5.1 气功防治原理 182

18.5.2 气功防治方法 183

18.5.3 辨证施功 184

18.6 药膳 185

18.6.1 药膳的概念 185

18.6.2 食物的一般性能 186

18.6.3 饮食调补的基本原则 188

18.6.4 主要饮食调补法则 190

下篇 中西医结合医学 193

19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193

19.1 中西医汇通思想产生期 193

19.2 中西医汇通派形成期 193

19.3 中西医结合研究期 194

19.3.1 中西医结合研究开创阶段 194

19.3.2 中西医结合研究发展阶段 194

20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196

20.1 中医与西医的差异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196

20.2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196

20.3 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道路 197

20.4 创造适合中医、西医各自发展的环境以及相互融通的氛围 197

21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198

21.1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意义 198

21.2 中西医结合比较研究的内容 198

21.2.1 中西医历史背景的比较研究 198

21.2.2 中西医哲学观的比较研究 198

21.2.3 中西医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 198

21.2.4 中西医症状学的比较研究 199

21.2.5 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研究 199

21.2.6 中西医治疗学的比较研究 199

21.2.7 中西医医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199

22 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思路与方法 200

22.1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指导思想 200

22.2 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00

22.2.1 中西医结合的创新特点 200

22.2.2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与途径 200

23 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成果 202

23.1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 202

23.2 中西医结合普外科(急腹症)研究 202

23.3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研究 202

23.4 活血化瘀法的研究 203

23.5 青蒿素的研制 203

23.6 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 203

23.7 脉诊、舌诊研究进展 203

24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前景 204

24.1 客观规律,势在必行 204

24.2 成果显著,前景辉煌 204

24.3 结合医学,潮流所向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