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应用土单验方的基本知识(一)恰当选用土单验方(二)土单验方用药注意事项十八反药歌 3
十九畏药歌 3
妊娠禁忌药歌 4
六陈歌 4
第二篇 常用中草药简介(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 6
柽柳 6
防风 6
荆芥 7
麻黄 8
苏叶 9
姜 10
葱 11
胡荽 11
鹅不食草 12
藁本 12
白芷 13
苍耳子 13
香薷 14
2、辛凉解表药 15
大豆卷 15
升麻 15
牛蒡子 16
桑叶 17
菊花 18
金雀花 19
柴胡 19
浮萍 20
淡豆豉 20
葛根 21
葛花 21
3、发散风热解表药 22
薄荷 22
蝉蜕 23
木贼 24
(二)清热药 24
1、清热泻火药 25
石膏 25
煅石膏 25
知母 26
芦根 27
竹叶 28
夏枯草 28
栀子 29
青葙子 30
决明子 30
蚕豆花 31
2、清热燥湿药 31
黄芩 31
黄柏 32
黄连 33
龙胆草 34
苦参 35
白藓皮 35
春根白皮 36
3、清热解毒药 36
金银花 36
金银花藤 37
银花子 37
连翘 38
连翘心 38
大青叶 39
贯众 40
青黛 41
板蓝根 41
蒲公英 42
紫花地丁 43
鱼腥草 43
穿心莲 44
七叶一枝花 44
木芙蓉叶 45
毛冬青 45
半边莲 46
白花蛇舌草 47
山慈菇 47
败酱草 48
马齿苋 49
白头翁 50
土茯苓 50
射干 51
山豆根 51
马勃 52
白蔹 52
金荞麦 53
胖大海 54
肿节风 54
孩儿茶 55
葎草 55
4、清热凉血药 56
生地 56
玄参 57
牡丹皮 58
地骨皮 59
赤芍 60
紫草 61
白茅根 62
茅花 62
地锦草 63
鬼针草 64
槐花 65
5、清虚热药 66
青蒿 66
白薇 67
银柴胡 68
胡黄连 69
(三)泻下药1、攻下药 70
大黄 70
番泻叶 71
芦荟 71
芒硝 72
玄明粉 72
2、润下药 73
火麻仁 73
郁李仁 73
向日葵 74
松子 74
3、峻下逐水药 75
甘遂 75
大戟 75
芫花 76
商陆 76
牵牛子 77
巴豆 78
千金子 78
葶苈子 79
(四)祛风湿药威灵仙 80
独活 81
羌活 81
防己 82
川乌 83
草乌 83
蚕砂 84
马钱子 84
秦艽 85
棉花子 86
老观草 86
透骨草(大戟科) 87
凤仙透骨草 87
羊角透骨草 88
透骨草(毛茛科) 88
山野豌豆 88
豨莶草 89
伸筋草 90
木瓜 90
海风藤 91
徐长卿 91
桑寄生 92
桑枝 92
松节 92
五加皮 93
海桐皮 94
千年健 94
白花蛇 95
乌梢蛇 95
骨碎补 96
狗脊 96
补骨脂 97
(五)化湿药苍术 98
厚朴 99
藿香 99
佩兰 100
砂仁 101
白豆蔻 102
草豆蔻 102
(六)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 103
茯苓 103
猪苓 104
泽泻 104
薏苡仁 105
薏苡根 105
冬瓜皮 106
冬瓜子 106
糠谷老 106
2、利尿通淋药 107
车前子 107
车前草 107
滑石 108
通草 109
川木通 109
地肤子 110
萆薢 111
萹蓄 111
冬葵子 112
瞿麦 113
石苇 114
灯心草 114
金钱草 115
海金砂 116
3、利湿退黄药 117
茵陈 117
虎杖 118
溪黄草 119
积雪草 119
垂盆草 120
(七)温里药附子 121
生姜 122
干姜 123
炮姜 123
肉桂 124
丁香 124
吴茱萸 125
荜茇 126
荜澄茄 126
大高良姜 127
小茴香 127
花椒 128
花椒目 128
辣椒秸 128
(八)理气药陈皮 129
橘核 129
橘络 129
青皮 130
橘叶 130
橘红 130
枳实 131
枳壳 132
佛手 133
香橼 133
木香 134
香附 134
乌药 135
沉香 136
檀香 136
川楝子 137
苦楝皮 137
荔枝核 138
薤白 138
甘松 139
九香虫 139
(九)消食药山楂 140
神曲 141
麦芽 141
谷芽 142
稻芽 142
莱菔子 143
仙人头(枯萝卜) 143
萝卜缨 143
鸡内金 144
鸡矢藤 145
鸡矢藤茎叶 145
鸡矢藤根 145
(十)驱虫药石榴皮 146
石榴茎皮与石榴根皮 146
使君子 147
雷丸 147
槟榔 148
大腹皮 148
南瓜子 149
芜荑 149
鹤虱 150
(十一)止血药1、凉血止血药 151
凤眼草 151
小蓟 151
大蓟 152
地榆 153
苎麻根 154
墓头回 154
侧柏叶 155
卷柏 156
2、化痰止血药 157
三七 157
茜草 158
蒲黄 159
藕节 159
五灵脂 160
花蕊石 161
降香 161
3、收敛止血药 162
仙鹤草 162
白芨 163
紫珠 163
棕榈炭 164
血余炭 164
4、温经止血药 165
艾叶 165
灶心土 166
(十二)活血化淤药延胡索 167
川芎 168
乳香 169
没药 170
怀牛膝 171
川牛滕 172
桃仁 173
红花 174
白平子 175
鸡血藤 175
益母草 176
茺蔚子(益母草果实) 177
泽兰 178
姜黄 179
郁金 180
三棱 181
莪术 182
丹参 183
月季花 184
穿山甲 184
水蛭 185
?虫 186
凌霄花 187
王不留行 188
刘寄奴 189
赤包 190
赤包根 190
苏木 190
血竭 191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 192
天南星 192
胆南星 192
半夏 193
皂角 194
皂角刺 194
白附子 195
白芥子 195
旋复花 196
金沸草 196
白前 197
前胡 197
2、清化热痰药 198
桔梗 198
甜桔梗 198
栝楼 199
栝楼皮 200
栝楼仁 200
天花粉(栝楼块根) 200
甜瓜子 201
浙贝母 201
川贝母 202
天竺黄 202
竹沥 203
竹茹 208
海藻 204
昆布(海带) 204
黄药子 205
蔊菜 205
3、止咳平喘药 206
苦杏仁 206
甜杏仁 206
桑白皮 207
洋金花 207
银杏 208
银杏叶 208
紫苏子 209
款冬花 209
紫菀 210
黄荆子 211
葶苈子 211
枇杷叶 212
矮地茶 213
百部 214
松塔 214
马兜铃 215
天仙子 215
(十四)安神药1、重镇安神药 216
龙骨 216
龙齿 216
牡蛎 217
珍珠 218
石菖蒲 219
朱砂 220
2、养心安神药 221
酸枣仁 221
柏子仁 222
远志 223
合欢花 224
合欢皮 224
莲子心 224
缬草 225
(十五)平肝熄风药1、平抑肝阳药 226
石决明 226
代赭石 226
刺蒺藜 227
2、熄风止痉药 228
羚羊角 228
牛黄 229
钩藤 230
天麻 231
全蝎 232
蜈蚣 233
僵蚕 234
地龙 235
蛇蜕 236
马宝 236
(十六)开窍药冰片 237
苏合香 238
蟾酥 239
(十七)补虚药 239
1、补气药 240
人参 240
西洋参 241
太子参 241
党参 242
奶参 243
绞股蓝 243
黄芪 244
白术 245
山药 246
扁豆 247
扁豆衣 247
扁豆花 247
甘草 248
大枣 249
枣树根及树皮 249
2、补血药 250
当归 250
熟地 251
桑葚 251
白芍 252
何首乌 253
夜交藤 253
山茱萸 254
阿胶 255
3、补阳药 256
鹿茸 256
鹿角 257
鹿角胶 257
鹿角霜 258
鹿肾 258
鹿肉 258
鹿尾 258
巴戟天 259
淫羊藿 260
仙茅 260
肉苁蓉 261
杜仲 262
续断 263
益智仁 264
冬虫夏草 265
蛤蚧 265
胡芦巴 266
钟乳石 267
云母 267
葱子 268
韭菜子 268
紫河车 269
鹿含草 269
菟丝子 270
楮实子 271
沙苑子 271
锁阳 272
阳起石 272
4、补阴药 273
北沙参 273
南沙参 273
麦门冬 274
天门冬 275
石斛 276
黄精 277
玉竹 278
百合 279
枸杞子 280
天精草(枸杞茎叶) 281
女贞子 281
墨旱莲 282
龟板 283
鳖甲 284
(十八)收涩药1、止汗药 285
五味子 285
浮小麦 286
糯稻根须 286
麻黄根 287
2、敛肺涩肠药 288
乌梅 288
五倍子 289
诃子 290
肉豆蔻 291
赤石脂 292
禹余粮 293
3、固精缩尿止带药 294
莲子 294
芡实 295
金樱子 296
复盆子 296
桑螵蛸 297
海螵蛸 298
(十九)涌吐药瓜蒂 299
常山 300
藜芦 301
天名精 302
(二十)杀虫止痒药硫磺 303
炉甘石 304
明矾 305
蛇床子 306
露蜂房 307
大枫子 308
木槿皮 308
木槿花 309
白槿花 309
朝天子(木槿果实) 309
木槿根 309
第三篇 各科土单验方(一)内科 309
1.预防感冒 312
2.体虚感冒 312
3.风寒感冒 312
4.风热感冒 313
5.暑湿感冒 313
6.预防流感 313
7.流行性感冒 314
8.咳嗽 314
9.肺热咳嗽 315
10.寒咳 315
11.久咳肺虚 316
12.哮喘 316
13.肺热哮喘 317
14.寒喘 317
15.痰喘 317
16.虚喘 317
17.肺结核 318
18.浸润型肺结核 318
19.空洞型肺结核 318
20.肺结核骨蒸潮热 318
21.肺结核盗汗 319
22.促进肺结核病灶钙化 319
23.咯血 319
24.肺痈 320
25.矽肺 321
26.夏季身热倦怠 321
27.预防中暑 327
28.低烧 321
29.疟疾 322
30.消化不良 323
31.呃逆 323
32.热性呃逆 324
33.寒性呃逆 324
34.胃虚呃逆 324
35.烧心吐酸 324
36.呕吐 325
37.胃热呕吐 325
38.胃寒呕吐 325
39.神经性呕吐 326
40.噎嗝反胃 326
41.胃脘痛 326
42.胃寒痛 327
43.胃热痛 327
44.气滞胃痛 327
45.神经性胃痛(阵发性疼痛) 328
46.胃肠炎 328
47.胃、十二指肠溃疡 329
48.胃出血 329
49.胃下垂 330
50.腹胀 330
51.腹痛 330
52.寒证腹痛 331
53.热证腹痛 331
54.便秘腹痛 331
55.食滞腹痛 331
56.气滞腹痛 331
57.血淤腹痛 331
58.绕脐绞痛 332
59.腹泻 332
60.暴泻不止 333
61.水泻 333
62.伤食泄泻 333
63.热泻 333
64.寒泻 334
65.五更泻(鸡鸣泻) 334
66.久泻 334
67.虚泻 335
68.痢疾 335
69.细菌性痢疾 335
70.阿米巴痢疾 336
71.赤痢 337
72.白痢 337
73.红白痢疾 337
74.久痢不愈 338
75.噤口痢 338
76.便秘 338
77.热性便秘 339
78.寒性便秘 339
79.虚性便秘 339
80.习惯性便秘 340
81.便血 340
82.黄疸型肝炎 341
83.急性黄疸型肝炎 342
84.黄疸肝炎便秘 342
85.黄疸肝炎便溏 342
86.黄疸肝炎浮肿 342
87.预防病毒性肝炎 343
88.病毒性肝炎 343
89.降低转氨酶 343
90.肝脓肿 344
91.肝硬化 344
92.肝硬化腹水 344
93.急、慢性胆囊炎 345
94.胆结石 345
95.蛔虫病 346
96.寒证吐蛔 346
97.胆道蛔虫症 346
98.蛲虫病 347
99.绦虫病 347
100.囊虫病 348
101.丝虫病 348
102.钩虫病 348
103.姜片虫病 349
104.血吸虫病 349
105.高血压病 350
106.高血压外治方 351
107.低血压症 351
108.心悸 351
109.心律失常 351
110.心绞痛 352
111.风湿性心脏病 352
112.过敏性紫癜 353
11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53
114.紫癜 354
115.缺铁性贫血 354
116.再生障碍性贫血 354
117.各种类型贫血 354
118.白血病 355
119.糖尿病 355
120.急性肾炎 356
121.慢性肾炎 357
122.水肿 357
123.泌尿系感染,小便灼热涩痛 358
124.尿血 359
125.泌尿系结石、尿中有砂石 360
126.小便不通 361
127.小便白浊 361
128.小便不禁 362
129.遗尿 362
130.早泄 362
131.遗精 363
132.阳痿 363
133.阳强 364
134.男性不育症(精液异常或精液量少) 364
135.头痛 365
136.偏头痛 365
137.风寒头痛 366
138.风热头痛 366
139.血虚头痛 366
140.肝气郁结头痛 366
141.淤血头痛 366
142.眩晕 366
143.气血虚眩晕 367
144.实证眩晕 367
145.预防中风 368
146.中风 368
147.中风口眼斜 368
148.中风半身不遂 368
149.中风不语 369
150.中风口噤不开 369
151.中风不省人事、痰涎上涌 369
152.癫痫(俗称“羊痫风”) 369
153.癫狂(精神病) 370
154.神经衰弱 371
155.失眠 371
156.嗜睡 372
157.除瞌睡法 373
158.更年期综合征 373
159.减肥健体 373
(二)外科1.痈疽 375
2.疖肿 376
3.疔疮 376
4.蛇头疔(指头疔、化脓性指头炎) 378
5.丹毒 378
6.疝气 379
7.睾丸炎 381
8.前列腺炎 381
9.前列腺肥大 382
10.阴头生疮 382
11.龟头包皮炎 382
12.阴囊肿痛 382
13.内痔 382
14.外痔 383
15.混合痔 384
16.脱肛 384
17.防治冻疮 385
18.冻疮肿痛未溃 386
19.冻疮溃烂 386
20.痱子 387
21.黄水疮 388
22.毛囊炎 389
23.发际疮 389
24.羊胡子疮 389
25.臀部坐板疮 390
26.颈面癣 390
27.头癣、秃疮 390
28.黄癣(秃疮、肥疮) 391
29.白癣(白秃疮) 391
30.赤秃 391
31.斑秃 391
32.体癣(圆癣、钱癣)、股癣 392
33.花斑癣(汗斑) 393
34.牛皮癣 394
35.手癣(俗称“鹅掌风”) 395
36.甲癣(俗称“灰指甲”) 396
37.足癣(脚气、香港脚、老烂脚) 396
38.手足皲裂 397
39.湿疹 398
40.疥疮 399
41.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400
42.皮肤瘙痒症 401
43.荨麻疹 402
44.白癜风 403
45.脱发 404
46.白发 404
47.粉刺 405
48.酒渣鼻(酒糟鼻) 406
49.狐臭 407
50.扁平疣 407
51.寻常疣(瘊子、千日疮) 408
52.鸡眼 409
(三)妇产科1.月经失调 411
2.月经先期 411
3.月经错后 411
4.月经先后不定期 412
5.痛经 412
6.闭经 413
7.崩漏 414
8.倒经(经期血从口、鼻出) 415
9.白带 415
10.黄带 416
11.黑带 416
12.赤带 416
13.赤白带下 416
14.外阴瘙痒 417
15.阴户肿痛 418
16.滴虫性阴道炎 418
17.急性盆腔炎 419
18.慢性盆腔炎 419
19.妊娠呕吐 419
20.妊娠腹痛 420
21.妊娠水肿 420
22.妊娠烦躁(子烦) 421
23.胎动不安、先兆流产 421
24.习惯性流产 422
25.妊娠高血压 422
26.胎衣不下 422
27.血虚型产后腹痛 423
28.血瘀型产后腹痛 423
29.产后恶露不下 423
30.产后恶露不净 423
31.产后风(产后抽风) 424
32.产后虚弱 424
33.产后缺乳或乳汁不下 424
34.乳头破裂 425
35.乳腺炎初起 426
36.乳汁壅积型乳腺炎 427
37.乳腺炎溃烂 428
38.回乳 428
39.子宫脱垂 428
40.肾虚子宫脱垂 429
41.湿热子宫脱垂 429
42.不孕 429
43.避孕 429
(四)儿科1.小儿发烧 431
2.小儿肺炎 431
3.百日咳 431
4.小儿疳积 432
5.小儿流涎 433
6.预防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433
7.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433
8.小儿急惊风 434
9.小儿慢惊风 434
10.小儿急、慢惊风 435
11.水痘 435
12.预防麻疹 436
13.麻疹初发 436
14.麻疹透发不畅 437
15.麻诊恢复期 437
16.痄腮(腮腺炎) 437
17.鹅口疮 438
18.小儿夜啼 439
19.小儿遗尿 440
20.小儿软骨病(佝偻病) 441
21.小儿麻痹症 441
22.小儿麻痹症后期 442
23.脐风 442
24.脐湿流水 442
25.脐疮 443
26.脐出血 443
27.脐突 443
28.尿布皮炎 443
29.小儿多汗 444
30.小儿盗汗 444
31.健脑增智 444
(五)五官科眼疾 445
1.近视 445
2.麦粒肿(针眼) 445
3.急性结膜炎 456
4.慢性结膜炎(红眼病) 447
5.迎风流泪 448
6.翼状胬肉 449
7.胬肉攀睛 449
8.风热型青光眼 449
9.肝热上亢型青光眼 450
10.肝郁脾虚型青光眼 450
11.青光眼外用方 450
12.白内障 450
13.老年性白内障 451
14.夜盲 451
15.沙眼 452
16.倒睫(眼睫毛倒生) 453
耳病 453
1.耳鸣 453
2.耳聋 454
3.急性中耳炎 454
4.慢性中耳炎 455
5.急、慢性中耳炎 455
6.耳息肉 455
7.耳内出血 455
8.耳疮 456
9.旋耳疮 456
鼻病 456
1.急性鼻炎 456
2.慢性鼻炎 456
3.萎缩性鼻炎 457
4.过敏性鼻炎 457
5.鼻渊(副鼻窦炎) 458
6.鼻疮 459
7.鼻疔 459
8.鼻息肉 459
牙病 460
1.龋齿牙痛(蛀牙痛) 460
2.风火牙痛 460
3.胃火牙痛 461
4.虚火牙痛 461
5.风寒牙痛 462
6.各类牙痛 462
7.牙龈肿痛 463
8.牙龈溃烂 464
9.胃肠实火型牙龈出血 464
10.胃中虚火型牙龈出血 464
11.肾虚火旺型牙龈出血 464
12.各类牙龈出血 465
13.夜睡咬牙 465
14.牙酸(牙质过敏) 465
15.健齿固齿 466
咽喉病 466
1.急性咽炎(喉痹) 466
2.慢性咽炎(咽中有异物感) 467
3.急性扁桃体炎(风热乳蛾或喉蛾) 468
4.慢性扁桃体炎(虚火乳蛾或喉蛾) 468
5.扁桃体周围脓肿(喉痈) 469
6.声音嘶哑 469
7.口舌生疮 470
8.口臭 471
9.打鼾 471
(六)急症及其他1.高热 472
2.猩红热 472
3.小儿惊厥 473
4.呕血 473
5.衄血 473
6.缩阳 474
7.肠梗阻 474
8.梅毒 474
9.食物中毒 475
10.白果中毒 475
11.瓜菜中毒 475
12.野菌中毒 475
13.毒蕈中毒 475
14.诸果中毒 476
15.诸鱼中毒 476
16.食河豚中毒 476
17.鱼蟹中毒 476
18.鱼虾蟹中毒 476
19.禽鸟鱼鳖中毒 476
20.海味中毒 476
21.肉类中毒 476
22.大戟中毒 477
23.杏仁中毒 477
24.草乌中毒 477
25.盐卤中毒 477
26.木薯中毒 477
27.砒霜、附子、巴豆中毒 477
28.砒霜中毒 478
29.巴豆中毒 478
30.人参中毒综合征 478
31.野芋头中毒 478
32.半夏中毒 478
33.雷公藤中毒 478
34.曼陀罗花中毒 478
35.藤黄中毒 478
36.棉油中毒 479
37.斑蟊中毒 479
38.雄黄中毒 479
39.硫磺中毒 479
40.石油中毒 479
41.煤油中毒 479
42.碱中毒 479
43.阿托品(服用过量)中毒 479
44.药物中毒 479
45.农药中毒 479
46.水银、轻粉中毒 480
47.铅粉中毒 480
48.干漆中毒 480
49.误吞金属物 480
50.骨鲠在喉 481
51.枣核塞食道 481
52.醉酒 481
53.煤气中毒 482
54.中暑 482
55.伤暑身热、恶心 483
56.烧、烫伤 483
57.扭伤 484
58.挫伤 485
59.跌打损伤 486
60.外伤出血 487
61.兽类咬伤 488
62.骡、马畜伤 488
63.猪、狗咬伤 488
64.猫、鼠咬伤 489
65.蛇咬伤 489
66.蜈蚣咬伤 490
67.刺毛虫拉伤 491
68.蜘蛛咬伤 491
69.无名虫类咬伤 491
70.牛虻咬伤 492
71.蚂蟥(水蛭)叮吸 492
72.蝎蜇伤 492
73.蜂蜇伤 492
74.蚊、臭虫、虱、蚤等叮咬 493
75.小虫入耳不出 493
76.除蚊 493
77.灭蝇 494
78.消毒净化空气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