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劳动法 3
第一篇 劳动法总论 3
第一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3
第一节 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3
第二节 劳动法产生的法律基础 6
第三节 国外劳动法的发展与现状 7
第四节 中国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12
第二章 劳动法概述 20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20
第二节 劳动法的体系与特征 25
第三节 劳动法法律渊源 29
第四节 劳动法的定位(与相邻法律门类的关系) 32
第三章 劳动法律关系及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40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40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46
第三节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及其分类 47
第四章 劳动法主体制度 50
第一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 50
第二节 用人单位及其团体 53
第三节 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服务主体 56
第五章 劳动法之法律责任制度 58
第一节 劳动法上之法律责任概述 58
第二节 不同劳动法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59
第三节 劳动法之“罚则”与“法律责任”之异同 61
第六章 劳动基本权与具体劳动权利义务 63
第一节 基本权利及其演变 64
第二节 劳动基本权利 65
第三节 劳动法规定之具体权利义务 71
第七章 国际劳工立法 78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 78
第二节 国际劳工立法 82
第三节 国际劳工立法与中国 83
第四节 中国加入WTO与劳动立法 86
第二篇 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94
第八章 劳动合同法的一般理论 94
第一节 我国劳动契约立法史与当代劳动合同立法 94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性质和种类 98
第三节 劳动合同与民事雇佣合同、承揽合同的联系与区别 101
第四节 工作规则(企业劳动规章)与劳动合同 104
第五节 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107
第九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之基本制度 109
第一节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109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113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115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期限制度 119
第五节 服务期制度 123
第六节 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约款 125
第十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128
第一节 工作地点与调动 129
第二节 职务调整 131
第三节 用人单位合并分立中的劳动合同关系变化 135
第十一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38
第一节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性质与功能 138
第二节 合意解除劳动合同 140
第三节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42
第四节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45
第五节 劳动合同终止制度 154
第六节 预告期与经济补偿制度 155
第十二章 特殊性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梳理 161
第一节 劳务派遣概述 161
第二节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制度 177
第三篇 集体(团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181
第十三章 劳资合作与劳动者民主参与制度 181
第一节 产业民主制及劳资合作 181
第二节 我国职工民主管理与改革 186
第三节 我国产业民主制与职工民主参与制度改革 190
第十四章 集体谈判(团体交涉)制度 194
第一节 集体谈判(团体交涉)制度 194
第二节 工会法律制度 198
第三节 集体合同(团体协约)制度 201
第四节 争议权行使与不当劳动行为 206
第十五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10
第一节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制度定位 210
第二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制度介绍 216
第三节 我国现行制度 219
第四节 劳动诉讼审判制度空间剖析 229
第四篇 劳动力市场的法律规制 234
第十六章 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234
第一节 概述 234
第二节 就业歧视的种类 239
第三节 反就业歧视措施 244
第十七章 职业场所性骚扰的法律制度 248
第一节 概述 248
第二节 预防制度 256
第三节 用人单位责任之转承 261
第十八章 职业训练与就业服务法律制度 265
第一节 职业训练法律制度 265
第二节 就业服务与促进就业 275
第五篇 劳动条件(工作环境)法律规制 284
第十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 284
第一节 工作时间 285
第二节 休息休假 299
第三节 安全卫生设施 304
第四节 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法制之反思与检讨 318
第二十章 劳动监督检查法律制度 326
第一节 劳动监督检查的演进、性质和意义 326
第二节 劳动监督检查机构 331
第三节 劳动监督检查的程序 337
第二编 社会保障法 343
第一篇 社会保障法总论 343
第一章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343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343
第二节 社会保障权 350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357
第四节 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 361
第二章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 363
第一节 外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 363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 372
第三章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381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381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 387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 393
第四节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 397
第四章 社会保障法的价值与基本原则 398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的价值 398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406
第五章 社会保障法的功能与地位 410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的社会功能 410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经济功能 411
第三节 社会法的定位 413
第四节 界定社会法的主要观点与评析 425
第五节 社会法的界定 429
第六节 社会保障法是典型的社会法 435
第六章 社会保障立法 438
第一节 社会保障立法模式 438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法律形式 440
第三节 国际社会保障立法 442
第二篇 社会保险法 446
第七章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概述 446
第一节 社会保险 446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 450
第三节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451
第四节 社会保险待遇 458
第八章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461
第一节 养老保险法概述 461
第二节 养老保险立法 465
第三节 养老保险法律关系 467
第四节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469
第五节 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 472
第六节 企业年金法律制度 474
第九章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478
第一节 失业保险法概述 478
第二节 失业保险立法 480
第三节 失业保险法律关系 481
第四节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484
第五节 失业保险待遇 485
第十章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490
第一节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概述 490
第二节 工伤保险立法 494
第三节 工伤保险法律关系 504
第四节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507
第五节 工伤保险待遇 511
第六节 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516
第十一章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519
第一节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概述 519
第二节 医疗保险立法 521
第三节 医疗保险法律关系 523
第四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 527
第五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给付 528
第十二章 生育保险法律制度 531
第一节 生育保险法律制度概述 531
第二节 生育保险立法 532
第三节 生育保险法律关系 533
第四节 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535
第五节 生育保险待遇 536
第三篇 社会救助、优抚和福利法 539
第十三章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539
第一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概述 539
第二节 社会救助立法 544
第三节 社会救助法律关系 547
第四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549
第五节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律制度 552
第六节 灾害救助法律制度 554
第七节 犯罪被害人补偿法律制度 558
第十四章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565
第一节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概述 565
第二节 社会福利立法 567
第三节 社会福利法律关系 569
第四节 公共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570
第五节 弱势群体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575
第十五章 军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587
第一节 军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587
第二节 军人社会保障立法 589
第三节 军人保险法律制度 590
第四节 军人退役安置法律制度 595
第五节 军人抚恤优待法律制度 597
第十六章 住房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603
第一节 住房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603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 606
第三节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608
第四节 廉租住房保障制度 611
第十七章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614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述 614
第二节 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 618
第三节 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620
第四篇 社会保障基金法和程序法 625
第十八章 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 625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制度概述 625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626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 629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 630
第五节 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 632
第十九章 社会保障管理法律制度 634
第一节 社会保障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634
第二节 外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635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636
第二十章 社会保障程序法律制度 638
第一节 社会保障程序法律制度概述 638
第二节 社会保障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639
第三节 社会保障争议处理法律制度 641
参考书目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