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研究读《文心雕龙》随笔(一则) 1
谋篇的技巧——略说刘勰的“附会之术” 2
《文心雕龙》之“神理”辨——与马宏山同志商榷 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气论 13
别裁伪体 转益多师——论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宗旨兼谈杜甫对文化遗产的继承 34
试论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学理论 41
试论宋代理学家的诗学理论 48
王若虚对金代诗学的贡献 57
试论苏轼的美学追求 65
皎然“复古通变”论 88
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之诞生 95
中国古代的诗歌发生论 107
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129
陶渊明研究“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上篇)——论陶渊明“无弦琴”在唐代形成的基本内涵 141
“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下篇)——论陶渊明“无弦琴”的内涵在唐代之后的继承与发展 156
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 195
唐诗研究“盛唐边塞诗派”质疑 209
论韩孟诗派构成的个人因素 214
韩孟诗派的创新意识及其与中唐文化趋向的关系 223
“正字十二兄”考——读李贺诗札记 239
论中唐时期文化特质的转移 242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 249
论齐梁诗风在中唐时期的复兴 256
论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269
从气骨顿衰到高情远韵——论大历诗歌之新变 279
李白 292
诗思与佛性玄心的融合——论中唐诗歌与宗教文化 302
论张籍的归属及相关问题 327
《登科记考》研究《登科记考》补正 337
《登科记考》新补正 356
《〈登科记考〉补正》赘语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