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篇 促进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教育的时代使命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演进 17
第一节 环境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17
第二节 国际社会对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的整体关注 26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提出、形成与完善 31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37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资源总况 42
第一节 中国教育总体水平 42
第二节 中国教育的资源条件 50
第三章 教育在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55
第一节 教育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55
第二节 教育对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 60
第三节 教育与政治文明进步 63
第二篇 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确立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第四章 教育理念的嬗变 69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教育理念嬗变的表现 69
第二节 教育发展观的演进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76
第五章 教育形态的演化 85
第一节 从私塾到现代学校 85
第二节 从学校到现代社区 90
第三节 从社区到互联网络 94
第六章 教育体制的改革 101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 101
第二节 经济转型期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10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109
第四节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113
第五节 学校、政府、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分担机制 117
第三篇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第七章 基础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23
第一节 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及其演变 123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28
第三节 中国基础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133
第八章 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 140
第一节 职业教育体系的变迁 140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149
第三节 职业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60
第九章 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发展与调整 164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历史演变 164
第二节 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68
第三节 构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173
第十章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180
第一节 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现状 180
第二节 国外终身学习思路与进展 186
第三节 中国全民终身学习的策略 194
第四篇 增强能力建设: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第十一章 教育财政与投入 203
第一节 公共教育财政体制和支撑能力 203
第二节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与教育发展 213
第三节 教育投入效益与管理效率 220
第十二章 教师资源 226
第一节 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完善 226
第二节 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 232
第三节 教师的终身学习与素质提升 237
第十三章 教育物质技术条件 249
第一节 教育基本设施建设 249
第二节 教育教学实验装备 253
第三节 教育信息技术发展 260
第十四章 教育国际竞争力 269
第一节 迈向经济全球化的教育开放 269
第二节 国际合作中的能力建设 281
第三节 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 288
第十五章 教育重大项目工程 295
第一节 人才培养重点工程 296
第二节 教育重大综合工程 298
第五篇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中长期战略选择 307
第十六章 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 307
第一节 区域教育资源的分布格局 307
第二节 梯度推进:确定不同地区的步骤 315
第三节 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 321
第十七章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30
第一节 城市教育: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沿 330
第二节 农村教育: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332
第三节 城乡教育一体化: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37
第十八章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 347
第一节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法律保障 347
第二节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制度创新 354
第十九章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领域 362
第一节 经济领域的专题教育 362
第二节 社会文化领域的专题教育 365
第三节 环境领域的专题教育 371
第二十章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整体推进策略 376
第一节 国家层面 376
第二节 地区层面 378
第三节 学校教育层面 382
第四节 社会教育层面 398
第六篇 可持续发展教育典型案例评析 411
第二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 411
第一节 中国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 411
第二节 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 418
第三节 中国绿色学校建设项目 424
第四节 绿色大学项目 432
第二十二章 少数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探索 439
第一节 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举 440
第二节 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 444
第三节 牧区普及教育和勤工俭学的案例 449
第二十三章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体系 459
第一节 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基本标准 459
第二节 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组织和实施 464
参考文献 469
后记 477
表0-1 1993~2005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 2
表0-2 2000年不同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国家教育投入的情况 3
表0-3 我国不同地区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特点 11
表2-1 我国教育规模概况 42
表2-2 各个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 43
表2-3 中国1998~2002年初等教育净入学率及其与其他地区的对比 44
表2-4 中国1998~2002年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及其与其他地区的对比 44
表2-5 中国1998~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及其与其他地区的对比 44
表2-6 我国每10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 45
表2-7 全国不同分段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45
表2-8 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国际比较 46
表2-9 高中阶段在校生结构的变化 47
表2-10 全国民办教育机构发展情况(1996~2004年) 48
表2-11 全国民办教育机构在校生发展情况(1996~2004年) 48
表2-12 1990~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51
表2-13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发展变化情况表 52
表2-14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数量变化 53
表3-1 我国各级教育程度人口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57
表3-2 2004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结果 58
表3-3 1994~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数 65
表4-1 教育理念的嬗变 69
表4-2 公共服务问题的层次和内容 73
表4-3 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结构调整的目标体系 84
表5-1 学校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91
表5-2 亨利·莱文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四个标准 95
表5-3 2005年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名单统计 98
表5-4 远程教育的运营模式 99
表6-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特点 102
表6-2 经济转型期的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 106
表6-3 1992年以后的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简表 110
表6-4 1949年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特点 113
表6-5 1991~2004年我国教育投入结构的变化 114
表7-1 高中阶段教育学生构成比例变化 130
表7-2 2002年小学教师学历城乡、地区情况对比 132
表7-3 2002年初中教师城乡、地区学历情况对比 132
表7-4 2004年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情况 133
表8-1 1997~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及其与普通高中招生数的比例 145
表8-2 1999~2002年职业技能鉴定综合情况 148
表8-3 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 149
表8-4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的变化 150
表9-1 适应多种人才培养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览表 175
表10-1 1949年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状况 180
表10-2 我国教育体系现状 181
表10-3 2004年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状况 182
表10-4 世界银行报告对传统学习与终身学习特点的看法 187
表11-1 2000年世界部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204
表11-2 1952~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 205
表11-3 1980~1997年世界不同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比例 207
表11-4 2000年主要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207
表11-5 2000年部分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207
表11-6 1991~2003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统计 211
表11-7 1995~2003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213
表11-8 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收入占GDP比例的变化 215
表11-9 1986~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变化 217
表11-10 1993~2003年各级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变化 217
表11-11 1995~2003年我国普通公办民办高校生均学杂费及城乡居民经济承受能力 219
表11-12 1990年与2000年不同类型国家各级公共教育经费占公共教育总经费的比例比较 221
表11-13 1993~2003年我国预算内经费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间的分配 221
表13-1 2000~2004年我国中小学校实验设备达标率统计 256
表13-2 普通本科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合格级部分) 256
表13-3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实验室建设 257
表13-4 全国各类学校拥有计算机数量 259
表14-1 中国政府加入WTO关于教育服务的具体承诺表 273
表14-2 我国近年出国留学生人数统计 275
表14-3 2003年来华留学生前10位来源国 277
表14-4 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数量统计 278
表14-5 2002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分布统计 279
表14-6 中国签订的国家间相互承认学位、学历和文凭的双边协议清单(截至2003年2月) 280
表14-7 美国大学注册外国留学生数 291
表16-1 2004年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数的地区分布情况 308
表16-2 2004年职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数的地区分布情况 310
表16-3 2004年各类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数的地区分布情况 311
表16-4 2004年各地区按受教育程度分的分省人口情况 313
表17-1 1982~2000年全国城乡文盲率的变动情况 333
表17-2 2000年全国部分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 333
表17-3 2000~2004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 334
表17-7 2000~2004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 334
表17-5 2001年分区域、分城乡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状况 334
表17-6 1995年以来国家实施的财政转移支付项目 343
表22-1 青海省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情况 439
表22-2 青海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牧区六州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情况 440
图3-1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56
图3-2 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56
图3-3 部分国家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较 61
图5-1 1951年新中国学制示意图 87
图5-2 中国现行教育系统示意图 89
图5-3 学校教育社会化的系统角色示意图 90
图5-4 社区发展有机要素结构图 92
图5-5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示意图 96
图7-1 旧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 125
图7-2 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体系结构图 139
图8-1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体系框架 141
图8-2 1949年、1950年和1957年中职学校及在校学生规模 142
图8-3 1965年和1976年职普学校在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情况 143
图8-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的比例变化情况 145
图8-5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等启动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工程和计划 146
图8-6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及投资主体多元化 152
图8-7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主要类型 154
图8-8 双元制——阶梯核心综合课程模式图 156
图8-9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简图 157
图8-1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方式 158
图8-11 经济发展阶段 159
图8-12 农村职业教育、经济需求、个人需求的平衡 159
图9-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发展 168
图9-2 2000~2004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示意图 170
图9-3 研究生分学科在校人数 171
图9-4 本科生分科在校人数 171
图9-5 专科生分学科在校人数 172
图9-6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示意图 173
图9-7 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层次结构示意图 174
图10-1 我国的现行教育体系 181
图10-2 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中国教育体系 196
图11-1 2000年世界部分国家的全社会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204
图11-2 1952~2003年中国全社会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 205
图11-3 1998年中国与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水平 211
图11-4 1986~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变化 217
图11-5 我国近十年小学、初中和普通高校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的变化 222
图12-1 教师基本资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38
图12-2 教师素质的构成 242
图13-1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率 265
图14-1 全国及上海历年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数 271
图14-2 近年来新批准的留学中介机构数 274
图14-3 1999~2003年在华留学生人数统计 277
图17-1 高等教育入学率与城市化人口比例的逻辑函数关系曲线 332
图22-1 青海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445
专栏1-1 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终期报告 18
专栏1-2 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框架 19
专栏1-3 《第比利斯报告》建议2 20
专栏1-4 “纪念第比利斯10周年大会”开幕致词 21
专栏1-5 美国《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 21
专栏1-6 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 24
专栏1-7 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 25
专栏1-8 EPD教育在中国 29
专栏1-9 斯特林等人对可持续性的教育(EFS)的定义 33
专栏1-10 美国对可持续性的教育(EFS)的定义 33
专栏1-11 英国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定义 34
专栏1-12 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 35
专栏1-13 教育的关键作用 36
专栏4-1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78
专栏4-2 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80
专栏4-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82
专栏4-4 农村教育改革 83
专栏5-1 《教育法》第二章 教育基本制度 88
专栏6-1 1952年教育部对中小学管理职责的规定 104
专栏6-2 关于中小学管理职责的规定 105
专栏7-1 1997年民办教育发展情况 127
专栏7-2 2004年民办教育发展状况 129
专栏7-3 扩大基础教育的方法和范围 138
专栏9-1 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 164
专栏9-2 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 164
专栏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摘要) 208
专栏11-2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209
专栏11-3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210
专栏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212
专栏1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节选) 239
专栏12-2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240
专栏12-3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241
专栏13-1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251
专栏13-2 绿色学校 252
专栏13-3 大学城 253
专栏13-4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介 261
专栏13-5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261
专栏13-6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262
专栏13-7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状况 263
专栏13-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 266
专栏13-9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 266
专栏14-1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节选) 272
专栏14-2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节选) 273
专栏14-3 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管理 274
专栏14-4 留学生为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276
专栏14-5 孔子学院 281
专栏14-9 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节选) 283
专栏14-7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 284
专栏14-8 国内部分高校“本科教育国际化”策略 285
专栏14-9 英国《教育、技能和儿童服务国际战略》目标 288
专栏14-10 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89
专栏14-11 从“人才外流”到“人才回流” 291
专栏14-12 若干国家的教育服务贸易状况 292
专栏15-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设计的七大项目工程目录 295
专栏15-2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设计的若干项目工程目录 296
专栏16-1 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314
专栏16-2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15
专栏18-1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考 357
专栏20-1 上海南门幼儿园特色 383
专栏20-2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新型学校育人模式 387
专栏20-3 基础教育部分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 388
专栏20-4 中小学环境专题教育课时安排与施教要求 389
专栏20-5 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计划 392
专栏20-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393
专栏20-7 “绿色大学”计划 394
专栏20-8 大学生绿色营 394
专栏20-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95
专栏20-10 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396
专栏20-11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397
专栏20-12 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的过程和效果 408
专栏21-1 国内30多家媒体对EPD教育进行专题报道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