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嘉隆边坝晚古生代、中生代及吉隆等地新生代地层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立富,孙黎明,泽仁扎西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2831428
  • 页数:1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所获得的大量实测剖面新材料,采用现代地层学与沉积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西藏东部嘉隆、边坝及吉隆地区新生代地层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还对吉隆-萨嘎等地旅游地质资源做了较深入考察。

绪言 1

一、研究区范围、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1

二、研究区研究程度简介 4

三、研究区地层概述 8

第一篇 嘉黎边坝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第一章 石炭-二叠系 12

第一节 岩石地层 12

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12

二、岩石地层特征 13

三、基本层序与沉积特征 14

四、区域变化 15

第二节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28

一、生物地层 28

二、年代地层 30

第三节 层序地层 31

一、沉积相 31

二、层序地层分析 33

第二章 三叠系 35

第一节 岩石地层 35

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35

二、岩石地层特征 35

第二节 生物组合特征与时代探讨 36

第三节 层序地层 37

一、基本层序及沉积环境 37

二、层序地层分析 38

第三章 侏罗系 40

第一节 岩石地层 40

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40

二、岩石地层特征 40

第二节 生物地层特征与时代划分 60

第三节 层序地层 61

一、边坝-洛隆地区侏罗纪沉积相及层序地层 61

二、嘉黎地区侏罗纪沉积相及层序地层 64

第四章 白垩系 67

第一节 岩石地层 67

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67

二、岩石地层特征 68

第二节 生物地层与年代地层 87

一、生物地层 87

二、年代地层 90

第三节 层序地层 91

一、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环境分析 91

二、层序地层划分 93

第二篇 藏西南吉隆、萨嘎、桑桑等地区新生代地层第五章 古近系 96

第一节 雅鲁藏布江区古近系 96

一、岩石地层 96

二、生物组合特征及时代 98

第二节 日喀则分区古近系 100

一、岩石地层 100

二、生物组合特征及时代 101

三、沉积环境 103

第三节 隆格尔—南木林分区古近系 104

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104

二、林子宗群 105

三、大竹卡组(E3—N1d) 118

第六章 新近纪 124

第一节 岩石地层 124

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 124

二、岩石地层特征 124

三、地层对比 129

第二节 生物组合特征 129

一、脊椎动物 129

二、介形类 131

三、孢粉组合与古植被 131

第三节 矿物地层及化学地层特征 136

一、高岭石-水云母矿物组合 136

二、蒙脱石-高岭石-水云母组合 136

三、蒙脱石-水云母组合 137

第四节 磁性地层特征 138

第五节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140

一、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141

二、吉隆盆地古地理与古气候演化 142

第六节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143

第七章 第四纪 145

第一节 岩石地层 145

一、早更新世 145

二、中更新世地层 148

三、晚更新世地层 149

四、全新世地层 152

五、岩石地层充填序列 154

第二节 生物地层 155

一、哺乳动物 155

二、介形虫 155

三、孢粉组合 155

第三节 气候地层 158

一、冰期、间冰期的划分 158

二、冰期、间冰期的时代探讨 159

三、气候地层 161

第四节 文化遗存 162

一、文化遗存分类 162

二、文化遗存特征与年代测定 167

三、环境背景分析 168

第五节 年代地层 169

第六节 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169

一、多重地层划分 169

二、地层对比 169

第八章 地质构造与地质发展史 172

第一节 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 172

一、石炭纪至二叠纪板内活动陆缘发展阶段 172

二、三叠纪至早侏罗世岩浆弧发育阶段 172

三、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弧后盆地发展阶段 173

四、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板片俯冲汇聚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陆内改造阶段 173

五、陆壳改造-高原隆升发展阶段(E3-Q) 174

第二节 新构造运动 174

一、地貌形态 174

二、地貌类型及级别划分 176

第三节 活动断裂(第四纪断裂) 177

一、强杂拉-虾沟断裂 177

二、强杂拉-曲龙嘎木错断裂 177

三、几芝错-曲龙嘎木错断裂 178

四、多那曲真断裂 178

五、沃马东山断裂(F14) 178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特点 178

一、研究区抬升高度 178

二、抬升不均衡性和阶段性 179

三、不同时期新构造运动的强度 179

参考文献 180

图版说明 184

图版Ⅰ 184

图版Ⅱ 184

图版Ⅲ 185

图版Ⅳ 185

图版Ⅴ 186

图版Ⅵ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