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宪法与宪政 1
第一节 宪法概念 1
一、宪法的词义 1
二、西方国家宪法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4
三、中国宪法概念的演变及分析 6
第二节 宪法分类 9
一、传统的宪法分类 9
二、马克思主义宪法学者对宪法进行的分类 12
第三节 宪政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14
一、宪政的概念 14
二、宪政的特征 19
三、宪政的类型 21
第二章 宪法的一般原则与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3
第一节 宪法的一般原则 23
一、人民主权原则 23
二、人权原则 25
三、法治原则 26
四、分权原则 28
第二节 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0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0
二、以人为本原则 32
三、依法治国原则 32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 32
第三章 宪法制定和宪法修改 35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 35
一、制宪权的由来 35
二、制宪权的性质 37
三、制宪权与主权、宪法修改权、条约缔结权之间的“应然”关系 38
第二节 宪法制定的主体 42
一、制定权主体的历史演变 42
二、宪法制定的主体应当推定为人民 44
三、人民性在我国宪法制定活动中的体现 45
四、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应当是具有政治意义的“人民” 46
第三节 宪法修改的性质和成因 48
一、宪法修改的性质 48
二、宪法修改的原因 49
第四节 宪法修改的方式和程序 53
一、宪法修改的方式 53
二、宪法修改的程序 54
第五节 我国宪法修改的历史发展 55
一、旧中国宪法修改的历史 55
二、新中国宪法修改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56
三、现行宪法的修改和不断完善 60
第四章 宪法解释 68
第一节 宪法解释概述 68
一、宪法解释的概念 68
二、宪法解释的对象 68
三、宪法解释的功能 76
第二节 宪法解释主体 79
一、宪法解释主体的一般理论 79
二、宪法解释主体的类型 83
第三节 宪法解释的程序 88
一、立宪解释的程序 88
二、行宪解释的程序 89
三、违宪司法审查解释程序 90
四、监督解释的程序 90
第四节 宪法解释的效力 94
一、立宪解释的效力 94
二、行宪解释的效力 94
三、违宪司法审查解释的效力 95
四、监督解释的效力 96
第五章 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 100
第一节 选举制度 100
一、选举与民主 100
二、选举制度的原则与构成 105
三、民主宪政国家选举分析的相关认识和启示 113
四、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 118
第二节 政党制度 121
一、政党的概念与功能 121
二、政党制度的概念和类型 125
三、政党制度与宪法 128
四、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 132
第六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7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 137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137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139
第二节 代议制度 143
一、代议制的涵义 143
二、议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43
三、议会的结构和组织机构 146
四、议会的职权 149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2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5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54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宜于我国的政治制度 156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158
一、人大与“一府两院”的产生与被产生的关系 159
二、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决定与执行的关系 160
三、人大与“一府两院”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164
第七章 政府制度 167
第一节 政府制度概述 167
一、政府的涵义 167
二、政府的起源 168
三、政府体制 170
第二节 政府体制 170
一、内阁制政府 170
二、总统制政府 172
三、混合制政府 173
四、当代中国的政府体制 176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职权 177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调控和监管职能 178
二、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公共秩序的国防和治安职能 179
三、保障公民充分享有政治和文化、社会权利的公共服务职能 181
四、当代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 184
第八章 司法制度 186
第一节 司法和司法制度的概念 186
一、司法的涵义 186
二、司法权的概念与特征 188
三、司法机关的定义与职权 190
四、中外司法制度之比较 192
第二节 司法体制 193
一、司法体制的概念与分类 193
二、法院的体制 195
三、检察机关的体制 199
第三节 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 202
一、已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 202
二、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 206
第九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209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 209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涵义和分类 209
二、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214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0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述 220
二、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族问题具体方式的探索 224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27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231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235
一、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指导方针 235
二、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特征 238
三、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239
四、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权限划分 241
五、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 246
六、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 249
第十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 257
第一节 基本权利的一般理论 257
一、人权、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权利的概念辨析 257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概述 258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属性 261
四、基本权利的主体 261
五、基本权利的限制 262
第二节 生命权 263
一、生命权的概述 263
二、生命权的法律保护 265
三、生命权的保护状态 265
第三节 平等权 266
一、平等权的概述 266
二、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269
三、平等权的性质 270
第四节 人身自由 271
一、人身自由的概述 271
二、人身自由的性质与特征 273
三、人身自由的法律保护 274
第五节 通信自由 277
一、通信自由的概述 277
二、通信自由的性质 278
三、通信自由的法律保护 281
第六节 精神自由 284
一、精神自由的概述 284
二、思想自由 286
三、表达自由 287
第十一章 公民基本义务 291
第一节 宪法公民基本义务概述 291
一、宪法公民义务条款的历史发展 291
二、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论依据 293
第二节 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一般规定 295
一、法律义务的分类 295
二、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的重合 296
第三节 中国宪法中所规定的基本义务 297
一、中国宪法中义务条款规定的变迁 297
二、现行宪法关于公民基本义务规定的内容 298
第十二章 违宪审查 304
第一节 违宪审查概述 304
一、违宪与违宪审查 304
二、违宪审查的起源 308
三、违宪审查的基本功能 311
第二节 现代违宪审查体制 314
一、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 314
二、司法审查制 317
三、宪法法院审查制 319
四、宪法委员会审查制 321
第三节 中国的违宪审查制 323
一、中国违宪审查体制沿革 323
二、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内容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