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呼吸机治疗学 机械通气与危重病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志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9120774
  • 页数:5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机械通气相关基础理论、呼吸机工作原理与临床应用、危重病综合救治3篇共37章,详细阐述了呼吸生理、病理生理,呼吸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各种类型机械通气模式的原理,各种类型呼吸机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呼吸机治疗期间监测,呼吸机常见并发症与防治,以及机械通气在各种危重病抢救中应用的特点。本书适于从事急诊、急救、ICU与危重病的医护工作者,以及麻醉和呼吸内科专业的医师参考。

上篇 呼吸机相关理论 3

第1章 呼吸生理 3

第一节 肺的容量 3

一、静态肺容量 3

二、动态肺容量 4

第二节 肺的通气 8

一、肺的通气 8

二、肺泡的气体分布 9

三、通气功能的评价 10

第三节 肺的血流 12

一、肺血管床的解剖学特点 12

二、肺循环压力 12

三、肺血流的阻力 13

四、肺血容量 13

五、肺血流的分布 14

六、影响肺循环的因素 14

七、肺循环的神经化学效应 15

八、肺循环的功能 15

第四节 肺内气体交换 15

一、通气/血流 15

二、弥散 17

第五节 肺的力学 18

一、呼吸动力 18

二、胸和肺顺应性 18

三、呼吸阻力 20

四、呼吸功 21

第六节 呼吸的调节 22

一、呼吸中枢的调节 22

二、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24

三、呼吸的神经反射性调节 24

四、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26

五、呼吸调节的临床意义 28

第2章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 31

第一节 氧与二氧化碳运输 31

一、氧的运输 31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34

第二节 组织呼吸 36

一、组织呼吸的场所 36

二、组织中的气体交换 37

三、组织的氧代谢 37

四、组织氧合的监测 39

第三节 缺氧病理生理 41

一、对呼吸功能影响 41

二、对循环功能影响 41

三、对血液系统影响 43

四、对细胞代谢影响 43

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44

六、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44

第四节 CO2潴留的病理生理 45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45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45

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45

四、对酸碱平衡与血电解质的影响 46

五、对肾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47

六、关于可容许性高碳酸血症 47

第3章 危重病内环境紊乱及救治策略 49

第一节 水、电解质紊乱与治疗策略 49

一、水与电解质分布和调节 49

二、水与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53

三、水与电解质紊乱治疗策略 55

第二节 酸碱平衡 58

一、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58

二、酸碱平衡调节 58

三、酸碱失衡判断指标 61

四、酸碱失衡判断方法 64

五、常见酸碱中毒原因 64

六、酸碱失衡类型与判断 65

第三节 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 68

一、3个规律 68

二、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 69

第四节 酸碱失衡治疗策略 70

一、原发病因和因素处理 70

二、补碱 71

三、去酸 72

第五节 血糖与血浆渗透压 73

一、血糖 73

二、血浆渗透压 75

第4章 危重病抗感染治疗策略 77

第一节 抗菌药物应用基础知识 77

一、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 77

二、抗菌药物的浓度依赖与时间依赖 78

三、蒙特卡洛模型 79

四、药物敏感(药敏)测定 79

五、病原菌定植与移位 81

六、联合用药疗效评判 81

第二节 危重病感染特点 81

一、易感(患)因素 81

二、感染病灶和致病菌不明确 83

三、多部位、混合感染发生率高 83

四、耐药菌株多 84

五、药物过敏或脏器功能障碍 84

第三节 病原菌变迁和耐药 84

一、病原菌分类与致病 85

二、病原菌分布与致病菌分类 86

三、致病菌变迁 87

第四节 各类抗菌药物与特点 91

一、抗菌药物分类 91

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91

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96

四、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98

五、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100

六、糖肽类 101

七、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101

八、喹诺酮类 102

九、磺胺类和磺胺增效剂 103

十、硝基呋喃类和硝咪唑类 103

十一、其他抗菌药物 103

十二、抗真菌药物 104

十三、抗病毒药 108

第五节 抗感染治疗策略 108

一、抗感染治疗总策略 108

二、抗感染治疗具体方案 112

三、滥用抗菌药物现象与对策 117

中篇 呼吸机工作原理与临床应用 123

第5章 呼吸机工作原理 123

第一节 呼吸机结构与工作流程 123

一、供气部分 123

二、呼气部分 125

三、控制部分 126

四、呼吸机工作原理流程 126

五、监测和存储系统 130

六、湿化与雾化装置 132

第二节 呼吸机具体工作环节 132

一、人为产生呼吸动作 133

二、改善通气 133

三、改善换气 133

四、减少呼吸做功 133

五、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 133

第三节 呼吸机分类与原理 133

一、按使用压力为正压或负压分类 133

二、按使用或应用类型分类 136

三、按按使用途径采用的方法分类 136

四、按吸、呼气相切换方式分类与工作原理 137

五、按通气频率的高低分类 144

六、按是否有同步装置或性能分类 144

七、按使用对象分类 145

八、简易呼吸器 145

九、膜肺 146

第6章 构成呼吸机模式与功能基本要素与波形 148

第一节 基本要素与波形 148

一、构成呼吸周期的基本要素与波形 148

二、压力 149

三、流量 152

四、时间 154

五、容量 155

第二节 基本波形 155

一、5种流量F/V波形 156

二、3种压力波形 157

三、2种容量波形 157

四、3种scalar波形 157

五、3种scalar波形同时显示与比较 161

六、3种曲线环 171

第三节 曲线与波形临床意义 178

一、评价药物疗效 178

二、容量或压力过高 179

三、漏气 181

四、脱管 181

五、堵管 182

六、管道积水 182

七、识别呼吸肌疲劳 183

八、呼吸触发灵敏度设置不当 183

九、吸、屏呼气时间设置 184

十、Raw增加 184

第7章 呼吸机模式与功能 188

第一节 呼吸机模式各论 188

一、间歇正压通气 188

二、间歇正负压通气 189

三、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189

四、间歇指令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191

五、压力支持通气 194

六、指令分钟通气 197

七、容量支持通气 198

八、压力/容量双控模式 200

九、双水平正压通气 203

十、压力释放通气 209

十一、反比通气 210

十二、适应性支持通气 211

十三、成比例辅助通气或成比例压力支持 211

十四、高频通气 212

第二节 呼吸机功能各论 215

一、吸气末屏气 215

二、呼气末正压 216

三、呼气延长或延迟和呼气末屏气 220

四、叹息 220

五、自动调节吸气流量 220

六、自动气道补偿 222

第8章 呼吸机连接/人工气道建立与护理 224

第一节 呼吸机连接 224

一、连接方式类型 224

二、连接方式选择 229

第二节 人工气道建立 230

一、无创连接方式 230

二、有创人工气道建立 233

三、气管切开造口置管 238

四、导管与气囊 240

第三节 气道护理 244

一、人工气道护理 244

二、气道湿化 246

三、分泌物吸引 247

四、人工气道相关感染预防与处理 248

第9章 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节 252

一、呼吸机工作参数设置 252

二、呼吸机参数调节 254

三、呼吸机报警参数设置和调节 256

第10章 呼吸机与自主呼吸协调 258

一、呼吸机协调机制 258

二、呼吸机拮抗机制 260

三、呼吸机拮抗危害 262

四、呼吸机拮抗处理 262

第11章 呼吸机撤离与依赖 268

第一节 呼吸机撤离 268

一、呼吸机撤离指征和考核指标 269

二、呼吸机撤离策略 272

第二节 呼吸机依赖 275

一、呼吸机依赖判断标准 275

二、呼吸机依赖的原因 275

三、呼吸机依赖的处理 276

第12章 呼吸机对生理的影响 278

第一节 对呼吸生理影响 278

一、肺容量 278

二、肺的通气 279

三、肺内气体分布 279

四、VA/Q 280

五、气体弥散 281

六、肺的力学 281

七、对肺的不利影响 282

第二节 对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82

一、回心血量和心脏的充盈度 283

二、心排量(CO)、心排指数(CI)、血压 284

三、心功能状况 284

四、肺循环的影响 285

五、对O2运输的影响 285

第三节 对中枢的影响 285

一、呼吸中枢 285

二、脑血流 286

三、意识状况 286

第四节 对肾功能的影响 286

一、改善肾功能 287

二、加重和导致钠水潴留 287

第五节 对胃肠和肝功能的影响 287

一、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287

二、对肝功能的影响 287

第13章 呼吸机治疗期间监测 289

第一节 基本监测 289

一、生命体征监测 289

二、呼吸机固有的监测装置 292

三、动脉血气分析监测 293

四、胸部X线的监测 295

五、其他 296

第二节 特殊监测 298

一、PET CO2和FET CO2监测 298

二、呼吸力学监测 299

三、持续SaO2或SP O2监测 299

四、经皮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 300

五、VD/VT监测 301

六、呼吸指数(PaO2 /FiO2)监测 301

七、D(A-a) O2监测 302

八、Qs/Qt监测 302

九、持续心电图监测 303

十、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303

十一、床边肺功能测定 306

第14章 呼吸机临床应用策略 309

第一节 机械通气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09

一、目的 309

二、适应证 309

三、禁忌证 312

第二节 呼吸机类型和通气、模式、功能选择 313

一、呼吸机类型选择 313

二、应用呼吸机方式选择 315

三、呼吸机通气模式选择 315

四、呼吸机通气功能选择 315

第15章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317

一、PEEP 317

二、高PEEP与低VT 317

三、PHC 318

四、PMS 318

五、高浓度吸氧(FiO2) 322

六、单肺通气 322

第16章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325

一、基本结构与原理 325

二、模式与参数设置和调节 328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330

四、连接方式 331

五、NIPPV与IPP V的区别与利弊 331

六、监测与注意事项 332

第17章 呼吸机常见并发症与防治 335

第一节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35

第二节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337

一、气压伤 337

二、容量伤 340

三、生物伤 340

四、切割或剪切伤 340

第三节 呼吸机常见并发症 340

一、通气过度或不足 340

二、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并发症 341

三、呼吸机依赖 343

四、肺不张 343

五、氧中毒 344

六、其他系统并发症 345

第18章 呼吸机清洁与保养 348

一、呼吸机的清洁与消毒 348

二、呼吸机的保养与维护 349

三、呼吸机消毒配方与注意事项 351

第19章 各种类型呼吸机简介 352

一、呼吸机类型简介 352

二、根据用途选用呼吸机 352

三、各种类型呼吸机性能简介 353

下篇 危重病综合救治各论 361

第20章 心肺脑复苏 361

第一节 心搏、呼吸停止病因与诊断 361

第二节 心肺复苏 364

一、基本生命支持 364

二、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366

三、持续生命支持 370

四、CPR注意事项 370

五、CPR疗效评价 371

六、停止CPCR指征 372

第三节 脑复苏 373

一、脑组织代谢特点 373

二、临床特点 374

三、脑复苏预后和影响因素 376

四、脑复苏基本措施 377

五、特异性脑复苏措施 379

六、终止脑复苏的指标 384

第21章 休克 386

附21A 急诊对感染性休克高危患者早期目标治疗束流程高危患者早期筛选(急诊、6h内) 396

第22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99

一、命名 399

二、急性肺损伤(ALI) 400

三、发生率与病死率 400

第23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19

第24章 肺血栓栓塞 428

第25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 442

附25A ACC/AHA指南建议分类 449

第26章 致命性心律失常 451

第27章 危重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465

第一节 危重哮喘 465

第二节 COPD急性加重 475

附27A 肺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与分型 483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84

第28章 糖尿病昏迷 494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494

第二节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 502

第三节 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507

第四节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 510

第29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15

第30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 533

附30A SAP诊治草案(2000年杭州全国第八届胰腺外科会议) 544

附30B 研究热点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 546

第31章 高危急腹症 548

一、重症急性胆管炎 548

二、绞窄性肠梗阻 552

第32章 急性中毒 556

第一节 分类与发病机制 556

一、分类 556

二、中毒机制 556

第二节 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557

一、临床表现要点 557

二、几种常见的中毒综合征 559

三、合并症 560

四、几种常见中毒的临床表现 560

第三节 急性中毒诊断 563

一、临床思维要点与诊疗思路 563

二、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564

第四节 急性中毒综合救治 564

一、生命器官功能支持 564

二、脱离毒物(现场)和清除体内毒物 565

三、特异性解毒或拮抗药 566

四、对症治疗 567

第五节 几种常见急性中毒 568

一、毒鼠强中毒 568

二、百草枯中毒 569

三、有机磷中毒 570

四、河豚鱼中毒 574

五、一氧化碳中毒 574

附录A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或方法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576

附录B 呼吸机板面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578

附录C 呼吸生理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580

一、基本略号 580

二、肺容积和肺容量 581

三、通气 581

四、通气与血流 582

五、弥散 582

六、呼吸力学 582

附录D 血气分析常用符号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584

附录E 血流动力学测定常用符号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586

一、血流动力学测定常用参数的符号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586

二、血流动力学测定各参数正常值、单位和计算公式 586

附录F 几种常用计算公式 588

一、D(A-a)O2计算公式 588

二、Qs/Qt计算公式 588

三、CaO2与DO2 588

四、机械通气时呼吸系统(肺和胸廓)的顺应性计算 589

附录G 气体状态表示与换算方法 590

一、气体状态 590

二、换算方法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