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程·模块1 经济生活 1
能力测试点1 货币 1
货币的本质 6
货币的基本职能 6
纸币 6
信用工具 6
外汇 6
物品、劳动产品、商品 6
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 6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6
汇率与币值的变化 6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6
能力测试点2 价格 6
供求影响价格 11
价值决定价格 11
价值规律 11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1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1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意义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六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物价上涨能力测试点3 消费 11
影响消费的因素 15
消费的类型 15
消费结构 15
消费心理面面观 15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5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两个指标正确理解适度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能力测试点4 生产与经济制度 15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0
大力发展生产力 20
公有制为主体 20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0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吗保护私人财产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能力测试点5 企业与劳动者 20
依法设立公司 25
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25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25
劳动和就业 25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25
公司相关概念图示 25
误区警示 25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25
坚持诚信同仁堂 25
能力测试点6 投资的选择 25
储蓄存款 30
商业银行 30
股票 30
债券 30
商业保险 30
商业保险与储蓄的异同 30
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 30
经济发展,投资仍欠多样 30
能力测试点7 个人收入分配 30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在分配制度上的几点误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是否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测试点8 国家收入分配 35
财政收入与支出 39
财政的巨大作用 3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39
国家财政与预算的关系 39
国家财政预算与决算的异同 39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力测试点9 征税与纳税 39
税收及其种类 43
依法纳税 43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纳税人、负税人、征税对象的比较全面把握“纳税人意识”的基本含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能力测试点10 市场经济 43
市场调节 48
市场秩序 48
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48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4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48
加强宏观调控 48
把握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及市场作用、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之间的关系市场的作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全面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能力测试点11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48
总体小康水平 53
全面小康社会 53
树立科学发展观 53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53
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5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53
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 53
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3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5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3
能力测试点1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53
经济全球化趋势 59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59
世界贸易组织 59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9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59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之间的联系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比较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为什么还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继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必修课程·模块2 政治生活能力测试点13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59
人民民主专政 64
神圣的权利与庄严的义务 64
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64
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民主、专制和专政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大学生村官”,一个正在进行的相关试验能力测试点14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64
民主选举 68
民主决策 68
民主管理 68
民主监督 68
决策科学化与决策民主化的关系 68
正确认识村民自治 68
县乡人大换届——让九亿选民作主 68
能力测试点15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68
我国政府的性质 73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73
政府的作用 73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73
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途径 73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和政府职能的关系 73
正确认识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 73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73
能力测试点16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73
依法行政 77
政府的民主决策 77
权力的形使需要监督 77
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对人民负责的关系用图表形式理解行政监督体系不同角度下的分类审计风暴能力测试点17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7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主席是一个国家机关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能力测试点18 我国的政党制度 8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异同点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能力测试点19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86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90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0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 90
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0
弘扬科学精神 90
“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比较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联系从数字看西藏变化能力测试点20 国际社会 90
主权国家 96
国际组织 96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96
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国际组织有什么关系坚定维护我国的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的原则的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和联合国的作用积极推进朝核问题和平解决能力测试点21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世界发展 9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102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问题、发展问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关系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因素共建和谐世界必修课程·模块3 文化生活能力测试点22 文化与社会 102
体味文化 108
文化与经济、政治 108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108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正确认识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能力测试点23 文化对人的影响 108
文化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 114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14
文化塑造人生 114
克服对文化认识的两个误区 114
文化竞争力的内涵 114
感受文化,塑造人生 114
能力测试点2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14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19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19
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19
如何对待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 119
商业活动仅具有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功能吗正确认识下列几组概念的区别“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在京启动能力测试点25 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 119
传统文化的继承 124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24
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24
如何全面理解传统文化及其发展 124
克服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几个误区 124
中国艺术节 124
能力测试点26 文化创新 124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29
文化创新的途径 129
正确理解文化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9
民族寻根,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12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29
能力测试点27 中华文化 129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3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34
文字、文学、文物、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克服对中华文化认识的几个误区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能力测试点28 中华民族精神 134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39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39
正确认识下列两组概念的关系 139
克服对民族精神认识的几个误区 139
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举办 139
能力测试点29 走进文化生活 139
我国当代的大众文化 144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44
克服对下列问题的认识误区 144
大众文化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文化 144
全面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144
正确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 144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的方向 144
重拳打击网络色情 144
能力测试点3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44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9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4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为什么还要面向世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克服对下列问题的认识误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力测试点3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49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55
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155
正确认识下列几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155
克服对下列问题的几个误区 155
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树立“八荣八耻”,倡导传统美德必修课程·模块4 生活与哲学能力测试点32 美好生活的向导 155
生活处处有哲学 159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59
正确认识下列几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159
世界观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发展和创新能力测试点33 百舸争流的思想 159
哲学的基本问题 164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64
比较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相信科学,反对迷信能力测试点34 时代精神的精华 16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70
马克思主义哲学 170
正确认识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联系 17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关系 17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它改造为中国哲学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能力测试点35 探究世界的本质 170
世界的物质性 175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75
物质、运动、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 175
正确认识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 175
澄清对规律认识的几个误区 175
节能减排 促进经济环境新发展 175
能力测试点36 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175
意识的本质 180
意识的作用 180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80
意识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180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 180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能力测试点37 实践与认识 180
实践及其特点 186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86
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186
对实践认识的几个误区 186
“实践”不能等同于“实际” 186
对真理标准认识的几个误区 186
意识、认识、真理 186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力测试点38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86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91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91
克服对下列问题的认识误区 19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的关系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问题规范整顿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能力测试点39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91
发展的普遍性 196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96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96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96
克服对下列问题认识的几个误区 196
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196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96
“三通”势在必行,和平统一大势所趋 196
能力测试点40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96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0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03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0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3
准确理解与把握矛盾的含义 203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203
如何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203
克服对主要矛盾认识的误区 203
联系、发展、矛盾三者之间的关系 203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03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力测试点41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03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208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208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08
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人们的认识和创新中具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也有肯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建设创新型国家能力测试点42 寻觅社会的真谛 208
社会发展的规律 214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214
正确认识下列两组概念的区别 214
克服对下列问题认识的误区 214
正确认识下列内容之间的关系 214
评选道德楷模,倡导文明新风 214
能力测试点43 实现人生价值 214
价值与价值观 22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21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21
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克服对下列问题认识的误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什么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正确认识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感动中国人物的思考选修课程·模块2 经济学常识能力测试点44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221
时代的呼唤 227
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227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227
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227
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227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227
李嘉图的理论是时代的产物 227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227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227
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 227
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227
关于重商主义思想 227
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理论的重要具体论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中体现出的哲学思想能力测试点4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22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 2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 2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 233
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货币理论 233
价值规律理论 23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233
剩余价值的生产 233
剩余价值的实现 233
剩余价值的分割 233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23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23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233
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破坏力 233
关于长波理论 233
能力测试点46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233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38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38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38
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238
凯恩斯革命的影响 238
凯恩斯革命的实质 238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238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238
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238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各种模式形成的原因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关于资源与资源配置关于市场、市场机制、市场体系正确认识美国模式能力测试点47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238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243
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243
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 243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 243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243
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 243
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 243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243
协调比例关系 243
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 243
向外国学习 243
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243
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24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和范围 243
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243
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阶段的积极探索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认识能力测试点48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243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48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248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我国理论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选修课程·模块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能力测试点49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248
国家的本质 254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254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254
国际组织概述 254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254
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比较 254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形式的特点 254
单一制和联邦制的比较 254
新《信访条例》施行 254
能力测试点50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254
“光荣革命”与英王的保留 261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261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261
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 261
英国女王的磋商权、警告权和奖励权 261
总统的权力及作用 261
议会的监督作用 261
法国总统与内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半总统半议会制有哪些特点和作用为什么说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国的总统选举能力测试点51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261
美国的联邦制 266
美国的两党制 266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266
美国的利益集团 266
如何理解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在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不同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如何理解“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三种权力是怎样相互制衡的如何理解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美国总统选举能力测试点52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66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74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所进行的探索和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民主集中制的表现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定义怎样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方式坚持党的领导意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加强人大自身的建设如何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的几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区别和联系国家政权体系与国家权力机关体系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本质区别能力测试点53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274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80
走进世贸组织 280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决胜高考 280
答案与提示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