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学引进与中日的比较研究——以科技文献为中心 1
一 科技文献“引进”的限定和历史分期 1
(一)前期 1
(二)后期 3
二 前期和后期的不同特点 7
(一)前后期引进的目的、渠道和方式不同 7
(二)接受引进的文化市场不同 8
(三)引进后学科反响不同 9
(四)引进后表现在生产实际上的作用不同 11
三 中国与日本引进西方科技文献的相同、相似点 11
(一)引进的时代背景相同 11
(二)引进的形式相同 12
四 中日两国引进西方科技文献的不同点 13
(一)政府的态度和主张不同 13
(二)“锁国”的不同 15
(三)单项与整体引进的不同 17
(四)译书方法不同 20
(五)转译日文 22
五 小结 30
第二章 西学引进与殖民科技的研究——以伪满大陆科学院为中心 35
一 引言 35
二 对《大陆科学院汇报》的考察 37
(一)《大陆科学院汇报》的所属及时代 37
(二)《大陆科学院汇报》所载的内容 38
(三)《大陆科学院汇报》所载文章的类别 58
(四)《大陆科学院汇报》中的科学技术人员 58
三 殖民科技的特点 59
(一)殖民科技的依附性 59
(二)殖民科技的专控性 61
(三)殖民科技的调查性 62
(四)殖民科技的开发性 63
(五)殖民科技的应用性 64
(六)殖民科技的地域性 65
(七)殖民科技的交流性 65
四 小结 67
第三章 西学引进与近代工业化研究——以蒸汽船技术为中心 69
一 美国培理舰队来航与日本近代造船始动 69
二 洋式帆船军舰的建造 71
三 幕府末期蒸汽船的建造 72
(一)雄藩建造的蒸汽船 72
(二)幕府建造的蒸汽船 76
四 日本近代造船所的创设 77
(一)长崎制铁所的创设 77
(二)石川岛造船所的创设 78
(三)横滨、横须贺造船所的创设 79
五 中国近代蒸汽船建造及造船厂 81
(一)中国近代蒸汽船试制的阶段 81
(二)中国近代蒸汽船建造的阶段 81
(三)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工场 81
(四)福州船政局 81
六 小结 82
第四章 西学东渐与日本近代产业化研究——以技术产业为中心 85
一 英国的蒸汽技术革命和德国的电力技术革命 86
(一)英国的蒸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86
(二)德国的电力技术革命 87
二 日本幕府末期、明治时期的钢铁产业 89
(一)釜石制铁所 89
(二)八幡制铁所 90
(三)明治时期的其他制铁所的生产 91
三 日本近代的造船产业 91
(一)三菱造船所 91
(二)川崎造船所 92
(三)石川岛造船所 94
四 日本近代的航运产业 94
(一)邮便汽船三菱会社 94
(二)川崎船舶部 96
(三)大阪商船株式会社 96
五 日本近代的电力产业 97
(一)水力、火力发电 97
(二)电力产业 98
(三)电力机械制造业 101
六 小结 104
第五章 西学引进与近代经济研究——以日本近代经济为中心 106
一 幕府末期西洋经济学的引进与发展 106
(一)与西洋的交流 106
(二)兰学的引进和本多利明的经济思想 107
(三)门户开放与派遣留学生 109
(四)幕末留学荷兰学生与“五科”课程 111
(五)西蒙·费塞灵的经济学 112
(六)留学荷兰学生与西洋文明的引进 118
(七)神田孝平翻译的《经济小学》与原作者威廉姆·埃利斯 134
(八)神田孝平的经济思想 137
(九)福泽谕吉的经济思想 140
(十)明治维新时期西洋经济学引进概观 143
二 明治时期西洋经济学的引进与发展 148
(一)明治前期日本财政政策的演进 148
(二)明治前期西洋经济学的引进和发展 155
(三)幕府末期、明治时期西洋经济学的引进和发展 203
(四)结论 212
三 补论 214
(一)大学、专门学校中的西洋经济学的传人与发展 214
(二)雇佣外国人进行的西洋经济学的引进与发展 233
第六章 西学引进与殖民语学研究——以伪满汉语检定考试为中心 240
一 引言 240
二 检定考试的起始年代 242
三 检定考试的发展过程 248
四 检定考试的内容 254
五 终结“诱制”的语学殖民手段 260
第七章 西学引进与文献佚存——以访求在日中国文献为中心 265
一 引言 265
二 文献的佚失原因与变相的佚失 266
三 历史上的东瀛求书与访书 269
四 当代东瀛访书的新阶段 274
五 东瀛佚存伪满洲时代的科技文献 276
(一)伪满洲科学技术史相关文献 277
(二)纠正“第一至第四次科技审议委员会会议无文字记载”的说法 279
六 小结 285
后记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