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唯物主义体系探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乐志强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6124309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

总序&叶汝贤 1

自序 1

导论 1

一、要“回到真正的马克思”,必须确立科学的马克思哲学观 2

二、马克思哲学变革,首先在改变研究对象、转换哲学主题 6

三、马克思哲学的精髓: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实践首要性 11

四、实践唯物主义实质上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14

五、探寻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体系 17

六、实践唯物主义体系的表述 22

第一章 人、主体和主体性原则 27

第一节 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27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28

二、为什么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 28

三、“现实的人”在实践唯物主义中的重要地位 31

四、“现实的人”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前提 33

第二节 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 34

一、人不是脱离现实的抽象物 35

二、现实的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 37

三、人性、人的本质及其决定性因素 41

第三节 “从现实的主体出发”和主体性原则 47

一、马克思的两对“主体”、“客体”概念 47

二、从“物质”主体出发与“从现实的主体出发” 50

三、主体性原则 53

第二章 人和自然界的主客体关系 55

第一节 人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 55

一、有生命的个人的生存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55

二、人与自身自然的关系就是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 59

三、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取得方式 60

第二节 马克思的三个“自然界”的概念 61

一、“人化的自然界” 62

二、感知的自然界 64

三、“原生的自然界” 65

第三节 人和三个“自然界”的关系 68

一、人和人化自然界的关系 68

二、人和被感知的自然界的关系 70

三、人和原生的自然界的关系 71

第四节 从人和三个“自然界”的关系看实践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 72

一、实践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 73

二、旧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的主要缺陷 73

三、实践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的彻底性 76

第三章 人和社会的主客体关系 80

第一节 社会起源与社会运动的开端 80

一、“社会”和“社会运动” 80

二、人类起源和社会运动的开端 82

三、“社会存在”及其质的规定性 84

第二节 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若干特征 89

一、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首要特征是生产劳动 90

二、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则不是 90

三、社会运动的规律与自然运动规律根本不同 91

四、中介性主客体关系的分化和跃迁 92

五、社会历史是不断自我扬弃、自我更新的过程 93

第三节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94

一、个人和社会互为存在前提 94

二、社会生产人,人也生产社会 95

三、社会规定人,人也规定社会 96

第四章 实践和对象性世界 98

第一节 实践和实践的特性 98

一、“实践”的科学规定性 98

二、实践的类型和基本形式 101

三、实践的主要特性 105

第二节 对象性世界: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 109

一、对象性世界及其基本特征 109

二、对象性世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表现 113

三、同人本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117

第三节 引进实践概念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118

一、观察和思考世界的视角的转换 119

二、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120

三、哲学功能、使命和特性的跃变 122

第五章 生产和三种生产历史主导作用的演变规律 123

第一节 生产和三种生产的一般关系 123

一、“生产”是什么 123

二、三种生产的相互关系 124

第二节 人自身生产:性生活和家庭形式 126

一、家庭形式——人类自身的生产方式 126

二、人类性生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130

三、人类自身的生产将从无序走向有序 134

第三节 物质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35

一、物质生产类型和物质生产方式 136

二、生产总体诸环节的辩证运动 137

三、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体系及其矛盾运动 141

第四节 精神生产和精神生产形式 144

一、什么是“精神生产” 144

二、精神生产的形式 145

三、精神生产的前提和条件 147

四、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 148

第五节 三种生产历史主导作用的演变规律 150

一、生产的社会基础作用 150

二、三种生产同时存在、一起起作用 151

三、三种生产在不同时代主导作用的演变规律 153

第六章 分工、异化和交往方式 158

第一节 分工交往及其特点和作用 158

一、分工的起点、根源和真实意义 159

二、现代社会分工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161

三、分工和交往的社会历史作用 164

第二节 分工、私有制和异化劳动 168

一、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 168

二、分工、私有制与异化的关系 169

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171

四、异化的性质和作用 174

五、分工、私有制和异化消灭的条件 176

第三节 私有制和异化条件下的交往方式 178

一、交换和经商贸易 178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 181

三、革命和战争 184

第七章 意识和主体的认识活动 188

第一节 意识、认识的实质和表现 188

一、意识、思维的器官及其机能的产生和发展 189

二、意识的产生和意识的本质 191

三、意识和语言、符号的关系 193

四、意识、认识与知识的关系 194

五、“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96

第二节 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198

一、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 199

二、认识的客体是对象性世界 201

三、认识运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 205

第三节 主体的认识过程及其辩证关系 207

一、认识的目的:为改造世界而探索世界 207

二、认识的发生:在实践中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209

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实践——认识——实践多次反复 213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17

第八章 需要、价值和价值观的选择 220

第一节 人类的需要与价值的分类 220

一、“价值”和“价值”的本质 221

二、人类的多层次的需要 225

三、人类需要的文化地域性和历史条件性 228

四、需要的分类和价值的类型 230

第二节 价值对象性和价值世界的扩展 233

一、价值的源泉和基础 234

二、价值对象性的实现 237

三、客观价值世界越来越扩大 240

第三节 评价、评价标准和价值观的选择 241

一、评价——对创造和认识效果的判断 242

二、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 245

三、价值观的选择和人类未来的命运 248

第九章 社会总体结构:基础和上层建筑 252

第一节 社会总体及其内部结构 252

一、社会关系体系是一个有机总体 253

二、社会总体不等于构成它的各个部分相加的和 255

三、社会总体的统合作用和相互作用 256

四、社会总体自我组织的结构功能 258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261

一、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涵义 261

二、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264

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66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 269

第三节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270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70

二、法律是以“国家意志”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要求 273

第十章 历史分期和社会形态合乎规律的历史演进 276

第一节 历史分期的“五阶段”理论 276

一、“五阶段”论历史分期方法的理论基础 277

二、所有制形式合乎规律演进的五大历史阶段 279

第二节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287

一、三大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社会交往方式的根本变化 288

二、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知识经济三大社会形态的依次历史演进 292

三、商品经济是走向以精神财富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形态的必要环节 303

四、马克思实际上已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307

第三节 原生、次生和再次生形态理论 312

一、人类社会原生形态的两大类型公社 313

二、次生形态和亚细亚生产方式 315

三、再次生形态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318

四、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和所谓“一般历史哲学理论” 321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