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宽容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振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705261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尽管基于不宽容(intolerance)和歧视(discrimination)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体系之中,但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文化、思想、学术等宽容的呼声日益高涨,我们确实正在跨入一个更加宽容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步推进,各种深层次(个体、群体、阶层、城乡、区域、国际以及价值信仰、精神追求等)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出相互影响、彼此纠缠的复杂特征,迫切需要探索社会宽容的内涵、实现主体、社会依据(社会分层、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控制、社会冲突、社会变迁等),对宽容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予以回答。一旦宽容、和谐、文明等术语凝固或被打磨到“习以为常”,必将寻求社会哲学意义上的宽容对界限、限度、适度的超越。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社会宽容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2

一 社会宽容: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3

二 社会宽容:中国社会深入发展的内在命题 7

三 社会宽容:把握社会脉搏的重要线索 11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视野 13

一 马克思的社会行动理论 15

二 社会道德理论 16

三 自由与社会控制理论 17

四 社会互动与交换理论 17

五 社会结构与功能理论 18

六 社会冲突理论 19

七 历史社会学理论 20

八 后现代社会理论 21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 22

一 社会宽容的理论内涵 22

二 社会宽容的存在形式 23

三 社会宽容与社会诊断的关系 25

四 社会宽容与社会发展的趋势 26

第四节 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 27

一 马克思主义辩证原则与方法 28

二 现实主义原则与方法 29

三 理性主义原则与方法 31

四 文化境遇原则与方法 33

五 整体主义原则与方法 34

六 社会批判原则与方法 35

第二章 社会宽容的内涵及特征 37

第一节 社会宽容的界定 38

一 多维视野下的宽容含义 38

二 社会宽容的内涵 45

三 划清社会宽容的边界 50

第二节 社会宽容的特征 53

一 社会宽容的演化特征 54

二 社会宽容的“去伦理”特性 56

三 社会宽容的“去政治”特征 59

四 社会宽容的机制依赖特征 61

五 社会宽容的有限性和持续超越特征 65

第三节 惩罚与罪责:社会宽容的参照 68

一 自然的惩罚与社会宽容 70

二 神性的惩罚与社会宽容 72

三 人为的惩罚与社会宽容 76

四 理性规则的惩罚与社会宽容 81

第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宽容 87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中的宽容空间 88

一 社会分层的内涵 89

二 社会分层与阶层互动 94

三 社会分层的宽容空间 98

第二节 社会中间阶层与社会宽容:以上海为例 100

一 上海市“两新”组织调查 101

二 上海“两新”组织中青年白领的思想特征 102

三 “两新”组织中转制企业群众的思想状况 108

四 社会中间阶层与社会宽容 113

第三节 社会宽容:社会阶层分布的新参照 115

一 社会宽容:社会阶层分布主客观参照 115

二 “去阶层化”与社会宽容 120

三 社会宽容:建立社会分层的新机制 122

第四章 社会结构与社会宽容 126

第一节 社会结构中的宽容要素 127

一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 128

二 现代西方社会分析的结构视角 133

三 社会分化、社会整合与社会宽容 142

第二节 社会结构化理论与社会宽容 151

一 社会结构化理论 152

二 社会宽容的结构化理论探索 158

三 社会宽容的结构化运行 160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宽容 163

一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形与传统宽容危机 164

二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整合机制匮乏与宽容困境 169

三 当代中国社会宽容:结构性挤压与出路 172

第五章 社会秩序与社会宽容 175

第一节 社会秩序“原型”中的宽容 176

一 自然秩序与社会宽容 177

二 神性秩序与社会宽容 183

三 家庭秩序与社会宽容 187

第二节 现代社会秩序与宽容 197

一 现代社会秩序的研究视野 198

二 现代社会的深度规则与社会宽容 202

三 社会契约与社会宽容 205

四 现代科学秩序与社会宽容:园艺学的隐喻 213

五 现代社会秩序的反叛与宽容 219

第三节 宽容:中国当代社会秩序转型与重构 221

一 公私关系秩序转型与社会宽容 222

二 转型秩序的机会空间与社会宽容 228

三 开放社会秩序的转型与社会宽容 230

第六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宽容 232

第一节 社会冲突中宽容的界限 234

一 社会冲突理论的宽容限度 235

二 社会冲突的功能与社会宽容 240

三 社会冲突的三种类型与社会宽容 243

四 “敌人与朋友”的冲突模型与社会宽容 249

第二节 社会阶级冲突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宽容 263

一 奴隶社会的阶级冲突与社会宽容 263

二 封建社会的阶级冲突与社会宽容 265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冲突与社会宽容 269

第三节 中国当代社会冲突与社会宽容 273

一 利益冲突与社会宽容 274

二 博弈论与社会宽容:一种解释模型 279

三 社会竞争的宽容空间 284

第七章 社会控制与社会宽容 290

第一节 社会控制逻辑与社会宽容 291

一 社会控制的内涵 291

二 社会控制的重点对象:越轨者 299

三 社会控制逻辑与社会宽容 301

第二节 社会控制方式与社会宽容 311

一 宗教控制与社会宽容 311

二 军事控制与社会宽容 318

三 司法控制与社会宽容 322

四 知识、道德控制与社会宽容 327

五 习惯控制与社会宽容 332

六 舆论控制与社会宽容 335

七 技术控制与社会宽容 339

八 语言控制与社会宽容 342

第三节 社会控制效果与社会宽容 347

一 社会控制效果的评价标准 348

二 社会控制的简化效果与社会宽容 349

三 社会风险控制与社会宽容 352

四 社会控制的界限与社会宽容 354

第四节 未来社会控制与社会宽容 358

一 “控制和宽容”的整体性连接与断裂 358

二 符号控制与社会宽容 360

三 娱乐控制与社会宽容 363

四 虚拟控制与社会宽容 366

第八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 370

第一节 社会变迁理论中的宽容因素 372

一 社会变迁的内涵与形态 373

二 现代社会变迁的四个视角 377

三 社会变迁的构成元素与社会宽容 387

第二节 中西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 394

一 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 395

二 西方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 434

三 中西社会变迁与社会宽容关系分析 457

第三节 社会变迁:追寻宽容的路向 459

一 返本开新:寻求宽容的社会资源 459

二 现代化与社会宽容的内在关联 460

三 宽容:探求社会变迁的未来趋向 462

第九章 结语:迈向文明的社会宽容 464

第一节 宽容视野下的社会文明 466

一 社会文明的宽容视野 466

二 文明冲突理论的宽容反思 470

三 文明与恐怖:一种不宽容的映照 473

第二节 新文明的尝试与社会宽容 479

一 新城市文明与社会宽容 480

二 新社会运动与社会宽容 483

三 后现代社会与社会宽容 485

四 符号文明与社会宽容 488

五 网络文明与社会宽容 491

第三节 迈向文明的社会宽容 495

一 文明与宽容的悖论:自由的逃避 497

二 文明:确定性逻辑的宽容空间 501

三 文明:社会宽容的共同承担 505

四 宽容:文明发展的多种可能 509

参考文献 513

后记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