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1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2
一、古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2
二、近现代天然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4
三、天然药物学发展趋势 5
四、我国天然药物资源概况 6
第三节 天然药物的分类和命名 7
一、天然药物的分类 7
二、天然药物的命名 8
第二章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 10
第一节 植物细胞 10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11
二、细胞后含物 15
第二节 植物组织 18
一、植物组织的类型 18
二、维管束的类型 28
第三节 植物器官 30
一、根 30
二、茎 36
三、叶 46
四、花 58
五、果实 70
六、种子 75
第四节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77
一、植物分类等级 77
二、植物命名 77
三、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78
四、植物分类检索表 79
第三章 天然药物的质量保证 84
第一节 天然药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84
一、天然药物的采收 84
二、天然药物的加工 85
三、天然药物的贮藏 87
第二节 中药的炮制 89
一、炮制的目的 89
二、炮制的方法 90
三、炮制对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影响 93
第三节 天然药物的鉴定 95
一、天然药物鉴定的目的 95
二、天然药物鉴定的依据与程序 96
三、天然药物鉴定的方法 98
四、天然药物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 104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106
第一节 根类药材 106
一、细辛 106
二、何首乌 107
三、牛膝 109
四、附子 110
五、白芍 111
六、防己 113
七、板蓝根 113
八、黄芪 114
九、甘草 115
十、苦参 118
十一、葛根 118
十二、人参 119
十三、三七 122
十四、当归 123
十五、防风 125
十六、柴胡 125
十七、北沙参 126
十八、丹参 127
十九、黄芩 129
二十、地黄 130
二十一、桔梗 132
二十二、党参 132
二十三、木香 134
二十四、麦冬 135
第二节 根茎类药材 136
一、狗脊 136
二、大黄 137
三、黄连 140
四、延胡索 143
五、川芎 144
六、苍术 145
七、白术 147
八、半夏 148
九、川贝母 149
十、黄精 152
十一、山药 154
十二、莪术 155
十三、天麻 157
第五章 茎木类药材 164
一、木通 164
二、鸡血藤 166
三、沉香 167
四、通草 169
五、钩藤 169
第六章 皮类药材 172
一、牡丹皮 172
二、厚朴 173
三、肉桂 175
四、杜仲 177
五、黄柏 177
六、秦皮 179
七、香加皮 180
第七章 叶类药材 182
一、银杏叶 182
二、侧柏叶 183
三、桑叶 184
四、枇杷叶 185
五、番泻叶 185
六、紫苏叶 187
七、艾叶 188
第八章 花类药材 190
一、辛夷 190
二、槐花 191
三、丁香 193
四、洋金花 193
五、金银花 194
六、红花 196
七、菊花 198
八、蒲黄 199
第九章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201
一、五味子 202
二、山楂 204
三、苦杏仁 205
四、决明子 206
五、枳实 206
六、吴茱萸 207
七、巴豆 208
八、酸枣仁 208
九、小茴香 209
十、连翘 211
十一、马钱子 211
十二、枸杞子 212
十三、栀子 213
十四、槟榔 214
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 217
一、麻黄 217
二、鱼腥草 220
三、金钱草 221
四、广藿香 222
五、薄荷 223
六、穿心莲 224
七、绞股蓝 225
八、青蒿 226
九、茵陈 228
十、石斛 229
第十一章 其他类药材 232
一、昆布 233
二、冬虫夏草 234
三、灵芝 236
四、茯苓 237
五、猪苓 238
六、乳香 239
七、血竭 240
八、海金沙 241
九、天然冰片(右旋龙脑) 242
十、五倍子 243
十一、芦荟 244
第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247
第一节 动物类药材概述 247
一、动物命名简介 247
二、动物分类简介 248
三、动物类药材鉴定方法 248
第二节 动物类常用药材 248
一、珍珠 248
二、全蝎 250
三、蜂蜜 250
四、阿胶 251
五、牛黄 252
六、羚羊角 254
七、鹿茸 254
八、麝香 257
第十三章 矿物类药材 261
第一节 矿物类药材概述 261
一、矿物类药材的性质与分类 261
二、矿物类药材鉴定方法 262
第二节 矿物类常用药材 263
一、朱砂 263
二、雄黄 265
三、滑石 265
四、石膏 266
五、芒硝 267
六、炉甘石 267
七、白矾 268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