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前四部交响曲创作技法的分析与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兴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03035160
  • 页数:1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潘德列茨基交响曲创作技法与思想。

导论 1

一、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 1

二、缘起与背景 3

三、目的与意义 4

四、要点与巡览 6

五、相关标记与说明 7

第一章 承前——《第一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8

第一节 创作背景 8

第二节 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9

第三节 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10

一、分章结构 13

二、乐章间材料关系及其结构意义 16

第四节 音高体系 18

一、半音化音高 19

二、微分音音高 19

三、非确定性音高 19

第五节 偶然音乐技法 22

一、不确定性因素 22

二、偶然音乐的普遍性 23

三、《第一交响曲》偶然音乐技法概况 24

第二章 启后——《第二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28

第一节 创作背景 28

第二节 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29

第三节 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30

一、再现性结构原则 30

二、奏鸣性结构原则 32

三、速度的结构力因素及其作用 34

第四节 调性布局的主要暗示手法 35

一、围绕#f的f、?e调性中心布局特点 36

二、调性中心布局的集合性思维 37

第五节 主题构造、贯穿发展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37

一、主要主题的特征 38

二、主要主题的贯穿发展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39

第三章 发展(一)——《第三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41

第一节 创作背景 41

第二节 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42

第三节 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43

一、全曲总体结构概览 43

二、各乐章内部结构探微 44

第四节 调性布局的主要暗示手法 54

一、各乐章调性特点 54

二、全曲整体调性布局 57

第四章 发展(二)——《第四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58

第一节 创作背景 58

第二节 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59

第三节 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60

一、集中对称五部曲式 60

二、附生性奏鸣原则的体现 63

第四节 调性布局的主要暗示手法 66

一、三点说明 66

二、主要持续音和骨干低音的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和调性意义 68

第五节 主题构造、贯穿发展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71

一、a、b两个材料细胞的初现姿态及在全曲的横向贯穿 71

二、主要主题和旋律声部的材料构成、贯穿规律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74

第五章 四部交响曲主要音乐语言运用的概括总结 84

第一节 音高体系思维探观 84

一、集合音程思维 85

二、调式音阶思维 95

三、纵向音块思维 102

第二节 主题特征与材料发展手法 103

一、主题形态的共性特征 103

二、主题构造的一般规律 107

三、主题与动机贯穿的普遍性手法 108

第三节 主要和声手法 110

一、持续音与流动声部之间关键部位的小二度和三全音运用 111

二、持续与平行状态的音程与和弦 112

三、和弦的纵向结构及其横向序进 118

第四节 主要织体手法 126

一、多音层结构 127

二、斜形结构 128

三、弧形结构 132

四、网状结构 133

五、同一片断内各声部音组的自由重复 134

六、同一和弦或单音的多样化处理 135

七、营造高潮的织体布局 137

八、复调织体 139

九、节奏、节拍的主要特点 144

第五节 主要管弦乐手法的运用 145

一、《第一交响曲》配器手法要点概览 145

二、富有结构意义的音色手法 148

第六章 承前、启后与发展 150

第一节 《第一交响曲》的桥梁作用 150

一、音块技术的贯穿与渗透 151

二、织体语言的影响与运用 151

第二节 四部交响曲中的回归因素 153

一、曲式结构与体裁 153

二、调性与和声 154

三、主题材料及其发展 154

第三节 四部交响曲中的新发展 156

第四节 回归潮流与综合艺术——总结与评价 157

附录 163

附录一 —《第二交响曲》综合结构图表 163

附录二 —《第四交响曲》综合结构图表 164

附录三 —注释 165

附录四 —潘德列茨基主要作品目录 167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171

后记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