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 广东省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2188598
  • 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中将广东建筑核心思想解读归纳为五条原则,包括简朴自然的绿色生态原则、以人为本的和谐统一原则、尊重传统的地方建筑文脉传承、传统建造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原则、多元文化融合创新的原则等。我认为是贴切的,这些原则也是我在创作中努力践行的指导思想。应该说,广东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技术理性和问题分析的方法,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关注中国历史文化,钻研地域文化,研究传统建筑、民居、园林;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针对地域性气候,环境,寻求综合解决问题的建筑创作方法。它继承地域传统、融合现代精神,注重求实、求新、求活、求变,这也成为它能不断发展的根源所在。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2

一、地形地貌 2

二、气候特征 4

第二节 社会人文环境 4

一、历史沿革 4

二、汉族民系 5

第三节 岭南文化特质 10

一、文化发展 10

二、文化交流 11

三、文化特征 13

第四节 广东建筑概述 15

上篇:广东传统建筑特征解析 21

第二章 古代建筑 21

第一节 古代建筑发展与类型 21

一、古代建筑发展 21

二、古代建筑类型 28

第二节 广府民系古代建筑 37

一、聚落规划与格局 37

二、建筑群体与单体 40

三、建筑细部与装饰 50

四、建筑风格与精神 55

第三节 潮汕民系古代建筑 56

一、聚落规划与格局 56

二、建筑群体与单体 59

三、建筑细部与装饰 67

四、建筑风格与精神 73

第四节 客家民系古代建筑 75

一、聚落规划与格局 75

二、建筑群体与单体 77

三、建筑细部与装饰 87

四、建筑风格与精神 90

第五节 雷琼民系古代建筑 92

一、聚落规划与格局 92

二、建筑群体与单体 94

三、建筑细部与装饰 108

四、建筑风格与精神 111

第三章 近代建筑 114

第一节 近代建筑演变与类型 114

一、近代建筑演变 114

二、近代建筑类型 117

第二节 外来形式主导下的本土元素融入式 123

一、教堂与教会建筑 123

二、洋行与买办建筑 126

三、国外建筑师参与的其他建筑 129

第三节 本土主体的外来元素融入式 131

一、骑楼建筑 132

二、别墅洋楼 135

三、侨乡民居 140

第四节 建筑风格与特征 147

一、近代建筑风格 147

二、近代建筑特征 153

第四章 传统建筑风格的形成与传承要素 156

第一节 传统建筑风格的形成 156

一、建筑风格的本质 156

二、地方建筑风格形成的因素 156

三、岭南建筑风格成熟的条件 158

第二节 传统建筑发展传承要素 160

一、生态性 160

二、和谐性 166

三、文化性 170

四、技术性 174

下篇:广东现代建筑传承研究 185

第五章 建筑传承原则与策略 185

第一节 简朴自然的绿色生态原则 185

一、顺应自然的生态规划布局 185

二、围合通透的建筑空间组织 188

三、相融共生的室内外建筑环境 197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和谐统一原则 199

一、层次分明的空间规划 199

二、丰富多变的空间结构 201

三、精致细腻的场所空间 204

第三节 尊重传统的地方建筑文脉传承原则 207

一、修旧如旧、新旧共生的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208

二、鉴古立新、形神兼备的建筑设计理念 210

三、传统、地方文化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建筑文化意向 211

第四节 传统建造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原则 212

一、地方材料与新材料相结合 213

二、传统建造技术传承与更新 214

三、现代建筑科技的地方化适用 215

第五节 多元文化综合创新的原则 218

第六章 建筑传承探索与实践 222

第一节 建筑传承的思考与探索 222

一、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传承创新 222

二、建筑设计的传承创新 222

三、室内设计与空间景观的传承与创新 223

第二节 环境适应的因循创新 223

一、适应广东自然气候环境的建筑创作 223

二、嵌入自然地形的建筑 226

三、呼应建成环境的建筑创作 232

四、内外交融的空间环境设计 238

第三节 人文应答的传承创新 244

一、融入广东生活习俗 244

二、映射广东地域文化 244

三、彰显广东人文精神 259

第四节 基于功能更迭与科技革新的设计创新 267

一、类型功能创新 268

二、技术理念创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