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堂课 国学概论 1
第一节 概论 2
第二节 国学之派别(一)——经学之派别 10
第三节 国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 16
第四节 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26
第五节 结论——国学之进步 35
第2堂课 读子之法与理学纲要 37
第一节 论读子之法 38
第二节 理学之原 79
第三节 理学源流派别 88
第四节 濂溪之学 93
第五节 康节之学 99
第六节 横渠之学 107
第七节 明道伊川之学 113
第八节 晦庵之学 120
第九节 象山之学 129
第十节 浙学 134
第十一节 宋儒术数之学 141
第十二节 阳明之学 146
第十三节 王门诸子 154
第十四节 有明诸儒 162
第3堂课 国学演讲录 165
第一节 小学略说 166
第二节 经学略说 182
第三节 诸子学略说 213
第四节 文学略说 222
第五节 订孔 231
第六节 原墨 234
第七节 清儒 235
第八节 原儒 240
第九节 原道 242
第十节 原名 248
第十一节 儒术真论 252
第4堂课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257
第5堂课 中国小说史略 309
第6堂课 屈原及《楚辞》研究 401
第一节 读骚杂记 402
第二节 端节的历史教育 404
第三节 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 407
第四节 人民的诗人——屈原 413
第五节 廖季平论《离骚》 415
第六节 《离骚解诂》甲 417
第七节 什么是《九歌》 426
第八节 《九歌》的结构 433
第九节 《九歌》释名 438
第十节 东君·湘君·司命——《九歌杂记》之一 441
第十一节 东皇太一考 444
第十二节 怎样读《九歌》 447
第十三节 《天问》释天 457
第7堂课 要藉解题及其读法 467
第一节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468
第二节 《史记》 475
第三节 《荀子》 487
第四节 《韩非子》 495
第五节 《左传》、《国语》 498
第六节 《诗经》 503
第七节 《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 510
第8堂课 《故事新编》漫谈 521
第9堂课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 533
第10堂课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 545
第11堂课 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 557
第12堂课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571
第13堂课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 579
第14堂课 传统文化与中医 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