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以绿色发展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 1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 1
二 我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3
三 绿色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并行不悖 4
四 我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8
五 促进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 10
第一篇 绿色发展战略思考 15
第一章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 15
一 气候变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16
二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长期战略 19
三 以气候变化促进社会各界在长期发展战略上达成共识 21
第二章 不确定性、锁定与“节能优先”战略:方法论的探讨 22
一 应对转折之来临——对“节约优先”使命的再认识 22
二 能否克服阻碍我们转型的力量?——对“节约优先”面临挑战的再认识 24
三 在不确定性下的坚定政策——节能新观点 30
四 几点建议 33
第三章 节能减排须减少盲目性:能源消耗强度指标的若干思考 34
一 能耗强度作为效率指标存在明显缺陷 34
二 不宜过度追求能耗强度短期内大幅下降 39
三 结语 46
第二篇 绿色发展路径 49
第四章 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变化及减缓途径:经济发展与技术变迁 49
一 引言 49
二 方法与数据 51
三 中国人均碳排放变化的实证分析 55
四 未来中国减缓人均碳排放的潜力及途径 60
五 结论 63
第五章 农业生产方式与环境影响 69
一 引言 69
二 生产方式决定农业的环境影响 70
三 农业的环境影响概述 72
四 美国土地政策与农场特点 74
五 美国农业的环境影响 78
六 美国农业生产方式与环境影响 82
七 结论 85
第六章 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1987—2011年) 87
一 引言 87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 90
三 实证分析 94
四 结论与讨论 113
第七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虚拟水资源含量及政策含义 127
一 引言 127
二 人类社会的水危机及“水足迹”与“虚拟水”概念 129
三 分析模型和数据处理 133
四 估计结果讨论 138
第八章 云南普洱市的绿色发展路径考察 143
一 普洱市绿色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43
二 推进绿色发展的基本做法 145
三 普洱市绿色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149
第三篇 制定绿色发展政策应注意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153
第九章 环境价值评价: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估 153
一 引言 153
二 环境价值评价的要点 154
三 福利经济学及福利变动度量 158
四 环境价值的分类 167
五 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与案例 170
第十章 非合意产出在生产率度量中的处理:理论与方法 183
一 引言 183
二 效率分析与距离函数 184
三 距离函数对非合意产出的处理 190
四 非合意产出在生产率度量的引入 192
五 结论 199
第十一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与实践 204
一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在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中的地位 204
二 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方法及原则 205
三 温室气体种类及排放源 206
四 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的已有研究 209
五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源和排放因子的确定 211
六 社会经济活动水平的确定 214
七 其他排放源不容忽视 215
第四篇 绿色发展政策回顾与评价 223
第十二章 中国环境政策回顾与展望:环境与发展的视角 223
一 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的演进 223
二 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的革新:经济手段的前景与挑战 229
三 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的融合 237
四 结论 242
第十三章 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用水效率: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实证研究 245
一 引言 245
二 文献综述 246
三 方法论与数据 247
四 分析讨论 251
五 结论与政策含义 259
第十四章 碳强度约束的宏观效应和结构效应 263
一 问题的提出 263
二 模型、数据与情景设计 264
三 碳强度约束的宏观影响 269
四 碳强度约束的部门影响 272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281
第十五章 征税标准与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和碳排放的潜在影响 285
一 引言 285
二 碳关税征税标准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288
三 模型、数据与情景设计 290
四 结果 300
五 结论与政策讨论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