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概论 3
第一章 中医之乡 3
一、名医荟萃 8
(一)汉唐五代 10
(二)宋元时期 11
(三)明清时期 12
(四)民国年间 13
二、学术繁荣 15
(一)川派中医特色 15
(二)学术流派 29
三、薪火相传 41
(一)概述 41
(二)传承特点 42
第二章 中药之库 61
一、天然药谷 62
(一)地理特点 62
(二)川药区划 64
二、川药源流 66
(一)道地川药 67
(二)历史源流 67
(三)特殊地位 72
三、药产兴川 73
(一)种植产业 73
(二)药材加工 79
(三)商贸流通 87
四、科技创新 88
(一)重点科研机构 89
(二)重点企业研发机构 95
下篇 学术传承 101
第三章 医经学派 101
第一节 医道溯源 103
一、历史医家 103
史崧 103
虞庶 103
杨子建 103
袁坤厚 104
王廷俊 104
廖平 104
张骥 105
二、代表著作 105
《灵枢经》 105
《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 105
《类经纂要》 105
《内经撮要》 106
《经说》 106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106
《内经提要》 106
《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 107
《诊络篇补证》 107
《人寸诊补正》 107
《三部九候篇》 107
《诊骨篇补正》 107
《营卫运行杨注补正》 108
《难经经释补正》 108
《分方异宜考》 108
《灵素五解篇》 108
《平脉考》 108
《内经药瀹》 108
《内经讲义》 109
《素问·痿论释难》 109
《古本难经阐注校正》 109
《内经方集释》 109
《上古天真论详解》 109
《内经撮要》 110
《内经类要》 110
《黄帝八十一难经正本》 110
《难经丛考》 110
三、学术特点 110
(一)注释经典,承先启后 110
(二)整理《内》《难》,方法丰富 111
(三)评价诸家,独具卓见 111
第二节 医派医家 111
一、著名学派 111
李氏医经学派 111
二、著名医家 124
吴棹仙 124
邱明杨 125
任应秋 125
方药中 127
张新渝 128
第四章 伤寒学派 131
第一节 医道溯源 132
一、历史医家 132
罗仲光 132
李栻 132
郑钦安 133
黄钰 133
姜国伊 133
钟文焕 133
唐宗海 133
何仲臬 134
许宗正 134
邹趾痕 135
陈绍勋 135
左季云 135
二、代表著作 135
《伤寒述微》 135
《伤寒论注》 136
《切总伤寒》 136
《伤寒方经解》 136
《医理真传》 137
《经方歌括》 137
《医法圆通》 137
《伤寒辨证集解》 137
《伤寒恒论》 138
《伤寒悬解经方歌括》 138
《伤寒论浅注补正》 138
《六经方证中西通解》 139
《伤寒论方合解》 139
《伤寒平议》 139
《伤寒杂病论古本》 139
《伤寒总论》 139
《太素内经伤寒总论补正》 139
《伤寒古本考》 140
《伤寒古本订补》 140
《伤寒经方阐奥》 140
《伤寒类方汇参》 140
《增订条注伤寒心法》 140
《伤寒原旨》 141
《伤寒新义》 141
《伤寒方解》 141
《伤寒质难》 141
《伤寒论广训》 142
《伤寒漫谈》 142
《金匮要略注》 142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142
《金匮论方合解》 143
《病理学讲义》 143
《金匮要略讲义》 143
《金匮要略新诠》 144
三、学术特点 144
(一)顾护阳气 144
(二)察脉为先 144
(三)胃气为本 145
(四)善遣方药 145
(五)重视气化 145
(六)不拘寒温 146
(七)西为中用 146
(八)专研经方 146
第二节 医派医家 147
一、著名学派 147
(一)扶阳学派 147
(二)巴蜀伤寒学派 156
(三)江氏经方流派 164
二、著名医家 169
(一)伤寒著名医家 169
补晓岚 169
冉雪峰 169
戴云波 170
刘民叔 170
张君斗 171
龚志贤 171
翟慕东 172
(二)金匮著名医家 173
彭履祥 173
李克光 173
王廷富 175
邓明仲 175
段光周 176
张家礼 177
张琦 178
第五章 温病学派 183
第一节 医道溯源 184
一、历史医家 184
欧阳调律 184
熊家骥 184
周云章 185
王光甸 185
温存厚 185
曾懿 185
张子培 186
刘莹 186
陆景庭 186
顾燮卿 186
罗民有 186
吴荣漳 186
二、代表著作 187
《痧法备旨》 187
《痢疾特启论》 187
《痧胀燃犀照》 187
《痢症探源》 188
《春温三字诀》 188
《寒疫合编》 188
《温病浅说》 188
《温氏医案》 189
《简易医诀》 189
《春温痢症三字诀合璧》 189
《寒温指迷》 189
《疟解补正》 189
《伤寒论霍乱训解》 189
《时疫解惑论》 189
三、学术特点 190
(一)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190
(二)解郁通阳,逐邪保津 190
(三)寒温并用,兼收并蓄 192
第二节 医派医家 192
一、著名学派 192
(一)巴蜀温病学派 192
(二)夔门郑氏温病流派 198
二、著名医家 201
于绍周 201
何伯埙 201
黄云瑞 201
第六章 医方学派 203
第一节 医道溯源 204
一、历史医家 204
史载之 204
韩懋 204
朱音恬 205
刘善述 205
陆成本 205
刘福庆 205
陆汝衔 205
王文选 205
二、代表著作 206
《六十病方》 206
《苏沈良方》 206
《史载之方》 207
《圣散子方》 207
《韩氏医通》 207
《重证本草丹方》 208
《经验良方》 208
《郑寿全医学三书》 208
《汇集金鉴》 209
《汤头歌诀》 209
《奇方纂要》 209
《草木便方》 210
《应验良方》 210
《普救回生草》 210
《医录便览》 210
《经验良方》 210
《淑老轩经验方》 211
《重庆丛桂堂各项药品汇总》 211
《内外症通用方》 211
《三字经汤头歌诀》 212
《处方约编》 212
三、学术特点 212
(一)重视气血津液的畅行 212
(二)地域特色突出 212
(三)组方简便廉效 213
(四)药食结合 213
第二节 医派医家 213
一、著名学派 213
陈氏五脏治法方剂学派 213
二、著名医家 224
李大琦 224
第七章 中药学派 227
第一节 医道溯源 228
一、历史医家 228
梅彪 228
陈士良 228
李珣 229
韩保昇 229
陈承 229
唐慎微 229
刘兴 229
二、代表著作 230
《石药尔雅》 230
《食性本草》 230
《海药本草》 230
《蜀本草》 231
《曲本草》 231
《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 231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231
《彰明附子记》 232
《本草》 233
《本经便读》(附:《名医别录》) 233
《草木便方》 233
《长沙药解歌诀》《玉楸药解歌诀》 234
《天宝本草》 234
《神农本草》 234
《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经释》 235
《本草问对》 235
《分类草药性》 235
《药性骊珠》 235
《雷公炮炙论》 235
《四川省之药材》 236
《药业指南》 236
三、学术特点 236
(一)本草中枢 236
(二)品类齐全 236
(三)别具特色 237
(四)以方证药 237
(五)名家治药 237
第二节 医派医家 237
一、著名学派 237
(一)临床中药学派 237
(二)徐氏炮制制剂流派 243
二、著名专家 247
(一)中药品质评价和资源 247
贾敏如 247
万德光 248
严铸云 249
(二)中药药理与毒理 250
沈映君 250
罗光宇 250
邓文龙 251
黄国钧 251
彭成 252
赵军宁 253
(三)中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 253
肖崇厚 253
徐学民 254
董小萍 254
(四)中药炮制与制剂 255
吴纯洁 255
第八章 内科学派(内伤杂病) 257
第一节 医道溯源 258
一、历史医家 258
郭玉 258
杜光庭 259
史堪 259
石用之 259
陈承 259
韩懋 259
赵琢 260
杨凤庭 260
齐秉慧 260
陈清淳 261
黄元吉 261
刘仕廉 261
王世钟 261
王文选 261
周云章 261
程琪芝 261
唐宗海 262
邹趾痕 262
沈绍九 262
二、代表著作 263
《史载之方》 263
《韩氏医通》 263
《弄丸心法》 263
《失血大法》 264
《齐氏医案》 264
《蜀中医纂》 264
《医理发明》 265
《家传医秘》 265
《家藏蒙筌》 265
《医学切要》 266
《赵李合璧》 266
《医学集成》 266
《医理大概约说》 266
《血证论》 267
《医学篇》 267
《云水游集》 267
《圣方治验录》 267
《杂病学讲义》 268
《逐病论治录》 268
三、学术特点 268
(一)四诊合参,尤重脉诊 268
(二)强调辨证,明辨病机 269
(三)医药兼擅,相得益彰 269
(四)血证证治,自成系统 270
(五)遣方用药,独具胆识 270
(六)重视温补,善用热药 270
(七)治疗温病,护津顾阳 271
(八)药食并进,养护脾胃 271
(九)炮制服法,以助药力 271
(十)综合治疗,内外兼施 272
(十一)医案记录,传承薪火 272
第二节 医派医家 273
一、著名学派 273
(一)蒲氏内科学派 273
(二)冉氏“一融三合”学派 278
(三)李氏医药兼擅流派 283
(四)冉氏脾胃病流派 291
二、著名医家 295
萧龙友 295
唐阳春 296
王文鼎 296
陈源生 297
熊寥笙 297
刘耀三 298
彭宪彰 298
傅灿冰 299
汪新象 299
陆干甫 300
雷德明 300
冯志荣 300
张发荣 301
马有度 301
杨明均 302
李明富 303
陈绍宏 303
张玉龙 304
王辉武 305
王明杰 305
何绍奇 306
王晓东 306
杨仁旭 307
陈天然 307
李培 308
亓鲁光 309
刘福友 309
张晓云 310
蒋建云 310
周建国 311
黄九龄 311
汪世强 312
彭暾 312
刘永家 312
虢周科 313
蓝肇熙 313
杨国汉 314
谢春光 314
第九章 外科学派 321
第一节 医道溯源 322
一、历史医家 322
赤斧 322
韩懋 322
闵刀刀 322
龚心裕 323
天映和尚 323
二、代表著作 323
《杨梅疮论治方》 323
《外科切要》 323
《外科三字经》 323
《外科纂要》 324
《外症通用方》 324
《外科十三方考》 324
三、学术特点 324
(一)传承刀圭神技,主张手术救急 324
(二)长于炼制丹药,治疗沉疴痼疾 325
(三)内外并举,合而治之 325
第二节 医派医家 325
一、著名学派 325
(一)文氏中医外科学派 325
(二)济川肛肠学派 331
二、著名医家 340
(一)皮肤科 340
吴介诚 340
牟玉书 341
钟以泽 341
张毅 342
(二)肛肠科 343
李雨农 343
赵自星 343
徐廷翰 344
唐学贵 345
毛红 345
(三)男科 346
王久源 346
张蜀武 347
常德贵 348
第十章 妇科学派 351
第一节 医道溯源 352
一、历史医家 352
昝殷 352
杨子建 353
程从美 353
唐宗海 353
曾懿 353
二、代表著作 354
《经效产宝》 354
《十产论》 354
《妇科辑要》 354
《胎产大法》 355
《女科枢要》 355
《保产金丹》 355
《血证论》 355
《妇科良方》 356
《千金妇人方注》 356
《一壶天和集》 356
《妇科约编》 356
三、学术特点 357
(一)调理气血,补益脾肾以养胎安胎 357
(二)内外合用以治疗产时、产后诸疾 357
(三)重视食疗,创产后多首食疗方 357
(四)首论十种难产的病因及助产方法 357
(五)创转胎的各种手法以助产 358
(六)从寒热虚实辨治妇科血证 358
(七)常法与异法结合治疗妇科血证 358
(八)审证重气血水,用药从肾肝脾 358
(九)产后注重“瘀”和“虚” 359
(十)重视民间经验,吸纳西医思想 360
第二节 医派医家 360
一、著名学派 360
二、著名医家 395
赖玉琴 395
第十一章 儿科学派 397
第一节 医道溯源 398
一、历史医家 398
周挺 398
峨眉山人 398
李启和 398
胡济全 399
熊应雄 399
曾志斋 399
况庚星 399
程天灵 399
二、代表著作 399
《小儿推拿广意》 399
《幼科辑要》 400
《痘麻医案》 400
《幼科》 400
《痘科切要》 400
《幼科切要》 401
《幼科指迷》 401
《儿科三字经》 401
《急惊风治验》 402
《福幼奇书》 402
《小儿慢惊论》 402
《惊风论》 403
《麻疹雏言》 403
三、学术特点 403
(一)育婴之旨,预防为先 403
(二)治病之法,按摩为向 404
(三)法取简便,善用验方 404
(四)内外合治,务求疗效 404
第二节 医派医家 404
一、著名学派 404
(一)王氏儿科学派 404
(二)胡氏儿科学派 414
(三)王静安儿科流派 420
(四)熊氏儿科流派 427
(五)肖氏儿科学派 434
(六)寇氏儿科流派 442
二、著名医家 446
熊宝珊 446
徐梓柏 447
谢铨镕 448
王祉珍 448
王希贤 448
胡光慈 448
曾应台 449
杨莹洁 449
张锡君 450
冯视祥 451
熊应安 452
赵耘农 452
吴康衡 453
第十二章 针灸学派 455
第一节 医道溯源 457
一、历史医家 457
涪翁 457
程高 457
郭玉 458
王锡鑫 458
王稽典 458
本圆 458
李成举 458
苏元箴 458
吴之英 459
张本元 459
章汝鼎 459
二、代表著作 459
《针经》 459
《针灸心法》 460
《针灸全生》 460
《针灸便览》 460
《经脉分图》 461
《针灸便用》 461
《隋本黄帝内经明堂》 461
《十二经动脉考》 461
《诊筋篇补证》 461
《中国针灸医学》 461
《经脉穷源》 462
三、学术特点 462
(一)源远流长,独具特色 463
(二)由博返约,惠泽后学 464
(三)针药一理,针医汇通 464
(四)针推灸焠,丰富临床 464
(五)善治危症,针起沉疴 464
第二节 医派医家 465
一、著名学派 465
(一)叶氏金针流派 465
(二)李氏杵针流派 468
(三)巴蜀针灸学派 470
二、著名医家 477
余仲权 477
关吉多 478
罗永芬 478
李观荣 479
黄迪君 479
廖方正 479
胡玲香 480
李应昆 481
胡幼平 481
林红 481
吴节 482
周建伟 483
王超 484
黄蜀 485
张安仁 485
余曙光 486
第十三章 骨科(推拿)学派 489
第一节 医道溯源 490
一、历史医家 490
李鮋 490
陈士庆 490
韩华璋 490
管清一 490
唐廷辉 490
二、代表著作 491
《国医创伤精要》 491
三、学术特点 491
(一)筋骨并重,整体诊疗 491
(二)手法整复加固定 491
(三)推拿按摩手法多 491
(四)外内治结合 491
第二节 医派医家 491
一、著名学派 492
(一)成都郑氏骨伤学派 492
(二)成都杜氏骨伤学派 496
(三)成都杨氏骨伤流派 499
(四)成都何氏骨伤流派 502
(五)成都罗氏骨伤流派 505
(六)乐山钟氏骨伤流派 506
(七)天全陈氏骨伤流派 508
(八)川南郭氏推拿流派 510
(九)川东桑氏骨伤流派 512
二、著名医家 514
雷石泉 514
刘合顺 515
黄锡江 515
陈渊 515
余乐斋 516
王兆鹏 516
邱云鹏 517
李果 517
董顺坤 518
唐九玉 519
杨茂林 519
彭远立 519
黄宇康 520
刘育才 520
邓友章 520
王文祥 520
唐锡明 520
孟炼 521
杨桦 521
第十四章 五官科学派 525
第一节 医道溯源 526
一、历史医家 526
皇甫坦 526
刘之琦 526
月潭禅师 526
文永周 526
陈善堂 527
刘镕经 527
二、代表著作 527
《眼科秘书》 527
《眼科奇书》 528
《一草亭眼科全集》 529
《眼科切要》 529
《日月眼科》 530
《光明眼科》 530
《眼科集成》 530
《眼科捷要》 531
《眼科方书神秘便方》 531
三、学术特点 532
(一)辛温发散治外障 532
(二)用药厚重亦灵巧 533
(三)循内科以究眼科 534
(四)集验方以疗目疾 534
(五)川派名家著作中的耳鼻喉学科内容及学术特点 534
第二节 医派医家 535
一、著名学派 535
(一)陈氏六经眼科学派 535
(二)熊氏中医耳鼻咽喉科流派 548
二、著名医家 553
(一)眼科 553
李巽芳 553
刘松元 554
和中浚 554
段俊国 555
(二)耳鼻喉科 556
周家骧 556
陈隆晖 557
贾德蓉 557
田理 558
彭顺林 558
第十五章 道医学派 561
第一节 医道溯源 562
一、历史医家 562
沈羲 562
周义山 562
张道陵 563
路大安 563
许逊 563
陆修静 564
朱桃椎 564
王玄览 564
刘知古 564
罗公远 565
刘无名 565
梅彪 565
杜光庭 565
彭晓 565
陈抟 566
皇甫坦 566
张伯端 566
白玉蟾 566
韩懋 566
二、代表著作 567
《广成先生玉函经》 567
《石药尔雅》 567
《韩氏医通》 567
《海药本草》 567
三、学术特点 568
(一)医道同源 568
(二)医道一体 568
(三)医道互补 569
(四)众术合修 569
第二节 医派医家 569
一、著名学派 569
(一)丹道医学流派 569
(二)詹黄张按摩流派 572
(三)天真按摩流派 575
(四)青城药功流派 578
(五)维世唐门流派 581
二、著名医家 582
王明月 582
李杰 582
张至益 583
蒋信平 583
周潜川 583
张义尚 584
丁宗阳 584
杨明远 584
王庆余 584
宋仲华 585
崔琼芳 585
赵文 585
傅钢 585
第十六章 养生学派 587
第一节 医道溯源 588
一、历史医家 588
彭祖 588
严龟 589
陈士良 589
陈抟 589
田锡 589
苏轼 589
郭长孺 590
陆游 590
李化楠 590
黄云鹄 590
周述官 590
贺龙骧 591
二、代表著作 591
《食医心鉴》 591
《食性本草》 591
《东坡养生集》 592
《醒园录》 592
《修真秘旨》 592
《粥谱》 592
《中馈录》 592
《彭祖摄生养性论》 592
《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 593
《女丹合编》 593
《延寿药言》 593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593
三、学术特点 593
(一)食疗养生 593
(二)文人养生 594
(三)道家涵蕴 594
第二节 医派医家 595
第十七章 中西医结合学派 599
第一节 医道溯源 600
一、历史医家 601
唐宗海 601
罗定昌 601
巫燡 602
叶古红 602
王仁叟 602
二、代表著作 603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603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 603
《中西医略》 604
《中国医学约编》 604
三、学术特点 604
(一)中西医学,理原一致 604
(二)重中轻西,厚古薄今 605
(三)中西并论 605
第二节 医派医家 605
一、著名学派 606
(一)吴氏中西医结合学术流派 606
(二)孙氏中西医结合肝病流派 609
(三)蒋氏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流派 613
(四)王氏中西医结合妇科流派 619
二、著名医家 624
黄德彰 624
廖孔禹 624
黄星垣 625
郑新 626
蒋慧钧 626
匡调元 626
李廷谦 627
叶传蕙 627
附篇 独特的民族医药 631
藏族医药 631
第一节 医道溯源 632
一、历史医家 632
毗卢遮那 632
于扎宁包 632
司徒·确吉迥勒 633
嘎玛恩顿丹珍赤列绕吉 633
嘉央·青则旺布 633
贡珠·云丹嘉措 633
迷旁·郎加嘉措 633
二、代表著作 634
《秘诀千万舍利》 634
《祖先口述》 634
《详解四部医典》 634
《直贡医学选集》 634
《晶珠本草》 634
《岭麦·扎西崩医学选集》 635
《长寿珠鬘·母子合璧》 635
《藏医临床札记》 635
《秘诀享海》 635
《草药配方集——甘露滴》 635
三、学术特点 636
(一)创研名贵藏药,开“珍宝药”先河 636
(二)独特的诊病方法 636
第二节 医派医家 637
一、著名学派 637
南派藏医 637
二、著名医家 640
日郎王渣 640
阿多 640
颜登彭措 641
旦科 641
智美俄热 642
格桑尼玛 642
尼美 642
贡秋仁青 642
华尔江 643
尕尔科 643
夺机卓玛 643
雷勇 644
彝族医药 645
著名医家 648
阿衣莫·优作 648
曲比果各 648
阿的日落 648
吉伍龙子 648
阿子阿越 649
李耕冬 649
毛巫几 649
久里拉 650
沙学忠 650
羌族医药 651
著名医家 652
蒲殿清 652
唐伯英 652
朱元德 653
王正平 653
蔡光正 653
唐庆尧 653
李云发 653
陈保生 653
包希福 654
曾爱国 654
李云贵 654
杨福寿 654
川派中医人名索引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