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家小传 1
一、幼承家学,心归岐黄 1
二、发奋苦读,耐住寂寞 3
三、三尺讲台,桃李芬芳 6
四、学擅《伤寒》,汤方辨证 7
五、大医精诚,服务大众 10
六、老骥伏枥,情洒南国 11
第二章 《伤寒论》研究集萃 13
一、《伤寒论》中枳实名物考 13
二、对《伤寒论》中非衡器计量的药物计量研究 15
三、对《伤寒论》方证的使用经验 18
四、对《伤寒论》中解表剂煎煮方法的见解 19
五、太阳中风非表虚证 19
六、对《伤寒论》研究方法的探讨 22
第三章 汤方辨证学术思想概要 28
一、学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28
二、汤方辨证的概念 30
三、汤方辨证是学习、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成果 30
四、汤方辨证是方证对应的进一步升华 32
五、汤方辨证的理论框架推广应用于后世方药 38
第四章 对中医辨证思维方法的思考 40
一、对“无证可辨”的思考 40
二、对中医临床辨病困惑的研究 42
三、对怪病、疑难病的思考 43
四、对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的思考 50
第五章 中医文化研究 57
一、对河东中医史的研究 58
二、道教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62
三、对《五十二病方》中动物类药物的应用见解 62
四、他山之石应借力,前车之鉴可警示 63
第六章 临证验方与特殊用药经验 65
一、消渴病经验方——益肾涌泉汤 65
二、中风病经验方——益肾化痰醒脑汤 66
三、高血压经验方一——滋水潜龙丸 67
四、高血压经验方二——化浊醒脑丸 69
五、胃病经验方——半夏和胃汤 70
六、失眠经验方——柴胡温胆汤 71
七、咳喘经验方——三拗三子生脉饮 72
八、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方——四逆痛泻方 73
九、癫痫经验方——定痫散 75
十、鬼箭羽清热通淋治疗淋证 77
十一、向日葵茎髓治疗带下病 78
十二、枳实宽肠下瘀治疗痔疮 78
十三、青黛治疗口腔溃疡 79
十四、白芍缓急治疗聚证 81
第七章 临证验案撷英——汤方辨证应用实例 83
一、大青龙汤证 83
二、越婢汤证 85
三、大柴胡汤证 87
四、小柴胡汤证 88
五、四逆散证 91
六、四逆三金汤证 99
七、痛泻要方证 102
八、半夏泻心汤证 104
九、甘草泻心汤证 105
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109
十一、龙胆泻肝汤证 111
十二、导赤散证 113
十三、清胃散证 114
十四、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115
十五、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118
十六、大建中汤证 120
十七、黄芪建中汤证 121
十八、当归四逆汤证 123
十九、补中益气汤证 124
二十、生脉散证 127
二十一、香砂六君子汤证 129
二十二、杞菊地黄丸证 130
二十三、炙甘草汤证 131
二十四、归脾汤证 133
二十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35
二十六、酸枣仁汤证 140
二十七、天王补心丹证 142
二十八、半夏厚朴汤证 144
二十九、瓜蒌薤白半夏汤证 146
三十、血府逐瘀汤证 148
三十一、四物汤证 153
三十二、桂枝茯苓丸证 156
三十三、补阳还五汤证 159
三十四、桃红四物汤证 161
三十五、苍耳子散证 169
三十六、镇肝熄风汤证 172
三十七、桑菊饮证 173
三十八、黄连温胆汤证 175
三十九、温胆汤证 177
四十、小陷胸汤证 180
四十一、苓桂术甘汤证 182
四十二、藿香正气散证 186
四十三、三仁汤证 187
四十四、柴平煎证 189
四十五、柴胡桂枝汤证 191
第八章 复合汤证 194
一、桂枝加葛根汤、吴茱萸汤合方 194
二、理中丸、附子汤合方 195
三、半夏厚朴汤、小柴胡汤、小承气汤合方 196
四、小柴胡汤、温胆汤合方(柴胡温胆汤) 197
五、三拗汤、三子养亲汤、生脉饮合方 199
六、四逆散、痛泻要方合方 201
附 大事记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