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内科疾病医案 2
一、湿温发热 2
二、咳嗽 4
(一)外感风热证 4
(二)表寒里热证 7
(三)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10
(四)脾肾两虚证 12
(五)肺肾阴虚证 13
三、喘证 16
痰热蕴肺证 16
四、肺癌 19
痰热毒蕴证 19
五、心悸 21
气阴两虚证 21
六、胸痹 24
(一)气血两虚证 24
(二)肝郁气滞证 27
(三)血虚肝郁证 29
(四)气虚血瘀证 31
(五)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 33
七、痞满 34
(一)湿浊困脾证 34
(二)脾虚湿滞证 36
(三)脾胃虚弱证 39
(四)脾胃不和,湿食阻滞证 41
八、纳呆 42
(一)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证 42
(二)脾胃虚弱,湿食痰阻滞证 44
九、胃脘痛 45
(一)肝胃不和证 45
(二)脾胃虚弱,湿食阻滞证 49
十、吐酸 51
肝胃不和,湿痰化热证 51
十一、便秘 53
(一)气虚证 53
(二)血虚证 55
(三)脾阳不足兼血虚,寒积内结证 56
十二、泄泻 59
(一)脾虚湿盛证 59
(二)脾肾阳虚证 60
十三、腹痛 63
寒凝血痹证 63
十四、胁痛 64
(一)肝胆湿热证 64
(二)肝郁脾虚证 66
十五、郁证 67
肝郁心脾两虚证 67
十六、不寐 70
(一)心肾不交证 70
(二)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证 78
(三)阴虚内热证 83
(四)脾虚痰热证 85
(五)肝气郁结,痰火上扰证 87
附:自拟枣仁安神汤 88
十七、水肿 93
(一)风水泛滥证 93
(二)脾肾阳虚证 95
(三)脾肾两虚,湿热蕴结,脉络瘀阻证 97
(四)肾阴亏虚,水湿内停证 100
十八、淋证 102
(一)湿热内蕴证 102
(二)肾阳虚证 104
(三)阴阳两虚,下焦湿热证 105
(四)阴虚湿热证 107
十九、尿浊 112
肾阴阳两虚证 112
二十、肾衰 114
(一)脾肾两虚证 114
(二)气阴两虚,浊毒内蕴证 116
二十一、眩晕 118
(一)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 118
(二)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 121
二十二、头痛 123
(一)肝肾阴虚,清窍失养证 123
(二)脾胃气虚,头目失养证 128
(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 131
(四)气滞血瘀证 132
(五)风痰上扰证 134
(六)阴虚阳亢,虚火上炎证 135
(七)中气不足证 137
二十三、中风 138
阴虚风动证 138
二十四、痿证 140
气血两亏证 140
二十五、癫痫 141
心肝郁热,痰热迷窍证 141
二十六、消渴病肾病 143
肾阴阳两虚,下焦湿热证 143
二十七、内伤发热 146
(一)三焦湿热,热重于湿证 146
(二)中焦湿热,湿重于热证 148
二十八、面痛 150
(一)肝肾阴虚,肝风上扰证 150
(二)气血不足,风邪外袭证 152
(三)肝血不足证 154
二十九、痹证 155
(一)风湿热痹证 155
(二)气血两虚证 160
(三)风寒湿痹化热证 161
(四)肝肾阴虚证 163
(五)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165
(六)风寒湿痹证 167
(七)肾虚,风寒湿痹证 169
(八)肝肾亏虚,风寒化热证 170
(九)阴虚内热,瘀血阻络证 172
(十)阴虚内热,筋骨失养证 175
(十一)阴阳两虚证 176
三十、腰痛 178
肾虚,风寒痹阻证 178
三十一、汗证 180
气阴两虚证 180
三十二、梅核气 182
气滞血瘀,肺胃不降证 182
三十三、血证 183
(一)肌衄 183
(二)便血 187
(三)尿血 188
三十四、瘰疬、虚劳 190
痰凝气滞,气血两虚证 190
第二章 五官科疾病医案 194
一、耳鸣 194
(一)脾胃气虚证 194
(二)肝肾阴虚证 196
二、耳聋 197
肝火上炎,清窍闭阻证 197
三、鼻渊 198
肝肺郁热夹痰证 198
四、鼻鼽 200
(一)外感风寒兼郁热,肺窍失宣证 200
(二)阴虚肺热证 202
第三章 女科疾病医案 206
一、痛经 206
(一)气血不足,冲任虚寒证 206
(二)寒凝血滞证 208
二、经前头痛 210
肝郁气滞血瘀证 210
三、滑胎 211
气血不足,胎热胎元不固证 211
四、男女同治不育不孕症 213
五、性早熟 217
气滞血瘀证 217
第四章 男科疾病医案 222
一、寒疝 222
肝肾虚寒证 222
二、遗精 223
肾虚不固证 223
三、早泄 225
阴虚火旺证 225
四、阳痿 227
肾阴阳两虚证 227
第五章 皮肤科疾病医案 232
一、蛇串疮 232
血热毒盛证 232
二、瘾疹 234
(一)血热夹风证 234
(二)阴虚火旺,血燥挟风证 238
三、风瘙痒 239
血虚血燥证 239
四、粉刺 241
阳明胃热证 241
五、油风 243
肝肾阴虚证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