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贺西矿概况 1
1.1 贺西矿位置及交通情况 1
1.2 井田地层 1
1.3 含煤地层 4
1.4 可采煤层 6
1.5 井田地质构造 13
1.6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16
2 贺西矿煤巷地质力学评估 18
2.1 贺西矿井田地应力分布信息 18
2.2 试验巷道位置的选择 20
2.3 煤岩坚固性系数测定 22
2.4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25
2.5 巷道顶板岩层结构探测 27
2.6 本章小结 33
3 贺西矿煤层顶板稳定性分类及区域智能划分 34
3.1 国内外煤层顶板稳定性研究现状 34
3.2 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 37
3.3 贺西矿煤层顶板分类方法 38
3.4 煤层顶板稳定性分类智能划分系统开发 40
3.5 贺西矿3号煤层顶板稳定性智能分区 63
3.6 本章小结 70
4 采空区下回采巷道位置优化及协同支护原理 71
4.1 采空区下回采巷道概况 71
4.2 采空区底板力学分布特征分析 73
4.3 煤柱对底板岩层应力分布的影响 77
4.4 采空区下回采巷道不同位置力学特征模拟分析 85
4.5 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协同支护原理 99
4.6 本章小结 102
5 接长锚杆结构设计及特性实验 103
5.1 接长锚杆结构设计 103
5.2 接长锚杆实验室拉拔实验 108
5.3 连接部受力阶段与微观结构关系实验 118
5.4 初期设计的接长锚杆受力数值分析 129
5.5 接长锚杆连接结构优化设计及拉拔实验 138
5.6 本章小结 140
6 贺西矿煤层顶板控制技术工业性试验 141
6.1 试验巷道条件 141
6.2 试验巷道支护设计思路 141
6.3 支护设计参数 142
6.4 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效果监测与分析 145
6.5 本章小结 156
参考文献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