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3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5
1.4 研究框架 13
2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理论基础 16
2.1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界定 16
2.2 地方政府信用风险基础理论 19
3 我国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现状 51
3.1 我国地方政府资信评级开展情况 51
3.2 我国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机构及其评级方法 65
3.3 我国当前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总体评价 88
4 国际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方法及启示 95
4.1 国际地方政府资信评级开展情况 95
4.2 标准普尔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方法 102
4.3 穆迪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方法 132
4.4 惠誉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方法 144
4.5 三大评级机构地方政府评级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154
5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资信评级 159
5.1 区域经济概述 159
5.2 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资信的影响分析 173
5.3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中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 178
6 地方政府财政实力与资信评级 185
6.1 地方政府财政概述 185
6.2 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对资信评级的影响 193
6.3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中财政实力指标的选择 210
7 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与资信评级 211
7.1 地方政府债务概述 211
7.2 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对资信评级的影响 229
7.3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中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指标的选择 232
8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资信评级 234
8.1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概述 234
8.2 地方政府管理与治理能力对资信评级的影响 243
8.3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中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指标的选择 249
9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的其他因素与总结 253
9.1 地方政府资信评级要素总结 253
9.2 影响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的其他因素分析 262
10 鹏元公司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方法评述 268
10.1 鹏元公司评级业务概况 268
10.2 鹏元公司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方法 276
10.3 鹏元公司地方政府评级要素分析 279
10.4 鹏元公司与国内其他评级机构地方政府评级体系对比 289
11 我国地方政府资信评级存在的障碍、问题及政策建议 295
11.1 我国地方政府评级存在的障碍 295
11.2 我国地方政府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97
11.3 我国地方政府资信评级制度安排的完善 299
11.4 我国地方政府资信评级指标体系的完善 301
11.5 加快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的法律制度建设 303
11.6 加强对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的社会监督 303
11.7 我国地方政府资信评级相关配套措施建议 304
参考文献 306
附录:国内外地方政府评级案例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