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后天之本缘起』 2
第一节 先后天之本来源 2
一、先天、后天概念 2
二、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4
三、先天之本、后天之本 6
四、胚胎先天之始 9
五、脏腑源于先天之精 10
六、先天之本藏于命门 14
第二节 先天之脏腑 16
一、肾为先天之本 16
二、心为动力之本 30
三、肝为生化之本 38
四、心包为辅佐之本 49
第三节 后天之脏腑 50
一、脾为后天之本 51
二、肺为气之本 58
三、胃容纳腐熟之本 66
四、小肠摄纳之本 71
第四节 通达之腑脏 75
一、三焦气化之本 76
二、胆疏泄之本 80
三、膀胱贮蓄之本 83
四、大肠排泄之本 86
『第二章 先天之经及腧穴』 92
第一节 先天之经 92
一、先天之肾经 92
二、先天之心经 100
三、先天之肝经 103
四、先天之心包经 109
五、先天之任脉 113
六、先天之督脉 119
第二节 先天之腧穴作用 128
一、先天之腧穴特点 128
二、先天之腧穴应先天脏腑之气 129
三、先天之腧穴调节先天之经气 129
四、先天之腧穴对人体脏腑的调节 130
五、实则调而固之,虚则补而养之 131
『第三章 后天之经及腧穴』 134
第一节 后天之经 134
一、后天之脾经 134
二、后天之肺经 141
三、后天之胃经 145
四、后天之小肠经 157
第二节 后天腧穴的作用 162
一、后天之腧穴的特点 162
二、后天之腧穴应后天脏腑之气 163
三、后天之腧穴调节后天之经气 163
四、后天腧穴调节人体脏腑 164
五、虚则补而养之,实则泻而清之 164
『第四章 疏泄通达之经及腧穴』 168
第一节 疏泄通达之经 168
一、通达之三焦经 168
二、通达之胆经 175
三、通达之膀胱经 188
四、通达之大肠经 203
第二节 通达疏泄腧穴作用 209
一、通达疏泄腧穴特点 209
二、通达之腧穴对通达之脏腑的调节 211
三、通达之腧穴对先天之脏腑的调节 211
四、通达之腧穴对后天之脏腑的调节 212
『第五章 固本通经配伍原则』 214
第一节 固本通经配穴原则 214
一、固本通经配穴法 214
二、局部配经穴 215
三、远端配经穴 216
四、随证配经穴 216
五、辨证配穴 216
第二节 五行生克配穴原则 217
一、五行系统配穴原则 217
二、五行系统相生原则 218
三、五行系统相克原则 219
第三节 常规配穴原则 220
一、前后配穴法 220
二、阴阳配穴法 221
三、表里配穴法 221
四、上下配穴法 221
五、同名经配穴法 221
第四节 固本通经经验配穴 222
一、固本通经经验配穴方法 222
二、上肢固本通经经验配穴 222
三、下肢固本通经经验配穴 223
四、腹部固本通经经验配穴 223
五、胸部固本通经经验配穴 223
六、背部固本通经经验配穴 223
『第六章 固本通经的治疗方法』 226
第一节 推拿疗法 226
一、推拿疗法概述 226
二、推拿八法 241
三、固本通经手法的操作 243
四、注意事项 245
第二节 艾灸疗法 246
一、艾灸疗法概述 246
二、艾灸的分类 247
三、固本通经的艾灸操作 252
四、注意事项 252
第三节 刮痧疗法 253
一、刮痧疗法概述 253
二、刮痧的分类与操作 254
三、固本通经的刮痧操作 258
四、注意事项 260
第四节 贴穴疗法 261
一、贴穴疗法概述 261
二、贴穴的操作 262
三、固本通经的贴穴组合 262
四、注意事项 263
第五节 针刺疗法 264
一、针刺疗法概述 264
二、固本通经的针刺操作 264
三、固本通经的针刺穴组 265
四、注意事项 266
第六节 梅花针疗法 266
一、梅花针疗法概述 266
二、梅花针叩刺方法 267
三、固本通经的梅花针操作 270
四、注意事项 271
第七节 火罐疗法 272
一、罐的种类 272
二、适应证 274
三、拔罐方法 274
四、固本通经的拔罐操作 276
五、注意事项 277
第八节 放血疗法 277
一、针具 278
二、适应证 278
三、禁忌证 278
四、固本通经的放血操作 279
五、注意事项 280
『第七章 常见病的固本通经的调理』 282
第一节 醒脑开窍 282
一、头痛 282
二、头昏 284
三、失眠 287
四、健忘 289
五、近视 291
六、老花眼 292
七、脑梗塞 294
八、脑萎缩 297
九、高血压 299
第二节 调畅三焦 301
一、肺部疾病 301
二、心脏疾病 309
三、肝胆疾病 313
四、胃肠疾病 321
五、肾、生殖、泌尿疾病 334
第三节 疏通脊柱四末 353
一、肩周炎 353
二、颈椎病 355
三、落枕 357
四、网球肘 358
五、腕管综合征 360
六、冈上肌腱炎 362
七、椎骨错缝 364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 365
九、急慢性腰肌劳损 367
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369
十一、梨状肌综合征 371
十二、强直性脊柱炎 372
十三、退行性膝关节炎 375
十四、类风湿关节炎 377
十五、腕关节扭伤 378
十六、踝关节扭伤 379
十七、跟痛症 381
附:现代研究进展 382
一、生理病理学方面研究 383
二、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 385
三、免疫分子学方面研究 388
参考文献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