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俗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广惠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31686620
  • 页数:4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的论文集,文集分四部分。“考论”部分重点论述了民俗、民俗学的概念及中外民俗学研究的历史概况。在“传统岁时节日”部分中,作者用大量历史文献考证并阐释了春节、元宵灯节、上巳、寒食、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渊源、发展规律和民俗活动的内容、特点及其变异。在“传统礼仪制度”部分中,作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姓氏、称谓、丞相九卿六部官制等制度和命名、冠礼等古代礼仪,也介绍了古代的书房、鼎鼐等的形态与用途和龙凤等的起源与传说。在《礼俗考误》部分中,作者以电视剧《封神榜》《汉武大帝》和《唐明皇》为对象,就其中涉及古代礼俗的具体错误事例进行辨误,与“传统礼仪制度”部分印证,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本书不仅具有学术的开拓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论 1

礼俗论 1

一、什么是礼(上)——礼的内涵 1

(一)礼是国家和社会的规章制度 1

(二)礼是具体制度的运作程序 4

(三)礼是统治阶级为公众制定的行为规范 5

二、什么是礼(下)——礼的本质 8

(一)礼维护周代最根本的制度社会等级制度 8

(二)调和统治阶级内部关系是礼的重要功能 9

三、什么是俗(上)——俗的内涵 12

(一)从风俗到民俗 12

(二)民俗及相近概念 14

1.民俗 14

2.习惯 15

3.风尚 15

4.风气 16

四、什么是俗(下)——俗的特点 16

(一)地域性 16

(二)传承性 17

(三)变异性 18

(四)民族性 19

五、礼与俗的关系 21

(一)礼和俗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21

(二)俗早于礼 23

(三)礼和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4

1.统治阶级将俗中有利于自己的部分加以改造,上升为礼 24

2.在一定条件下,礼可以转化为俗 26

(四)礼和俗相互渗透,礼中有俗,俗中有礼 27

(五)礼对俗有一定的制导作用 29

民俗学和民俗学的研究 33

一、什么是民俗 33

二、什么是民俗学 34

三、西方民俗学的研究 35

四、民俗学在中国的发展 37

五、黑龙江民俗学的研究 40

史诗通论 43

一、外国文学史诗及其特点 43

二、中国未出现外国文学式史诗的原因 46

三、中国古典史诗及其特点 50

四、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及其特点 54

五、中国民族史诗与长篇叙事诗、长篇说唱文学的区别 58

六、历史题材和中国当代史诗 61

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 65

一、为什么要提倡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 65

二、文化和传统文化 71

三、道德和传统道德 75

四、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 85

五、结语 89

传统岁时节日 90

春节民俗在黑龙江省当代变异的考察和发展春节民俗的探索 90

一、黑龙江春节民俗的当代变异 90

(一)春节准备阶段的变异 90

1.小年 90

2.年前的准备工作 91

扫房 92

竖灯笼杆 92

杀年猪 92

蒸干粮 92

包冻饺 92

春联 93

年画 93

送灯 93

(二)春节正节阶段的变异 94

上供 94

守岁 95

发大纸 95

年饭 95

鞭炮 95

接财神 96

拜年 96

压岁钱 97

拜新年 97

送神 97

回娘家 97

破五 98

(三)春节后续阶段的变异 99

开市 99

人日 99

游戏 101

百戏 101

二、春节民俗变异的一般特点 102

(一)敬鬼礼神因素的淡化与亲情团聚观念的突出 102

(二)春节的某些信仰民俗正向其他民俗转化并将继续存在 103

(三)一些旧的春节民俗消失和一些新的春节民俗兴起 104

(四)政府部门参与并主导春节活动,形成官民互动,上下同乐的局面 105

三、发展春节民俗的探索 107

(一)重点恢复几项传统春节娱乐活动,增强春节“年味”气氛 107

(二)加强政府部门提倡和制止的主导作用 109

(三)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基层组织的作用 110

(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禁某些传统民俗 111

国家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对发展春节的重要作用 113

一、发展春节的重要前提 113

二、立法机关对发展春节的作用 117

三、行政机关及其下属机构对发展春节的作用 121

(一)国务院在春节中的作用 122

(二)国务院下属部局对春节的作用 123

(三)基层行政单位和社会团体对春节的作用 124

立春礼俗考 129

一、立春为什么又称打春 129

二、立春礼仪的时空考察 130

(一)祀春礼仪涵盖的地域 131

(二)祀春礼仪部分的历史时限 132

三、立春礼俗的历史发展 135

(一)周秦时代的发生期 135

(二)汉魏六朝时代的发展期 138

(三)唐宋时代的成熟期 143

(四)明清时代的鼎盛期 150

(五)民国至今的民俗传承期 160

四、立春礼俗的文化蕴意 164

(一)关于春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 164

1.神界系统中的东方春神 164

2.春天是生命发生的季节 166

(二)农业文化的丰富内涵 167

1.贯彻以农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 167

2.劝农礼仪系列中的重要位置 168

置闰和立春的单双与有无 173

何谓“三羊开泰” 180

一、易学的三阳开泰 180

二、民俗学的三羊开泰 183

上巳、寒食、清明的渊源及民俗活动的演变 185

一、扫墓 186

二、踏青 188

三、其他杂俗 192

端午节的起源及其民俗文化蕴意 195

一、名称:古老的文化积淀 195

二、纪念屈原不是端午的唯一起源 197

三、五月五日:一个神秘的数字和日子 199

四、多源的端午民俗起源 200

五、端午民俗在现代的变异 202

北方特有的民俗文化灯官考论 206

一、灯官史料及其反映的灯官一般形态和民俗文化性质 207

二、灯官诸要素的横向历史考察 214

(一)关于灯官的名号 214

(二)关于灯官的职权 215

(三)关于灯官的产生 217

(四)关于灯官的服饰和仪仗 219

(五)关于灯官的活动 224

(六)关于灯官娘子 226

三、灯官历史发展形态的纵向考察 229

(一)灯官发展的早期及其特征 229

(二)灯官发展的中期及其特征 231

(三)灯官发展的晚期及其特征 232

四、灯官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宏观考察 235

(一)灯官与满族文化 235

(二)灯官与中华文化 237

(三)灯官与人类文化 239

就中西文化问题答哈尔滨电视台记者刘莎问 244

一、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发展要充满信心 244

二、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西方节日 245

三、传统节日文化的特点 248

传统礼仪制度 250

古代的姓氏 250

一、姓和氏 250

二、姓的取称 252

三、氏的取称 253

古人的名和字 256

一、命名礼和命名 256

二、冠礼和取字 257

三、女人的名字 259

君主的称呼 261

一、职称 261

二、君主生前的称谓 266

(一)自称 266

(二)谦称 267

(三)对称 268

(四)旁称 269

三、君主死后的称谓 270

(一)谥号 270

(二)庙号 272

相制沿革考略 274

九卿说略 278

六部简说 282

文史研究馆的性质与任务 287

一、文史馆的初创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完善和发展 287

二、文史研究馆的设置是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289

三、新形势下文史馆馆员的工作任务 294

古代一昼夜时段的划分及其用语 299

书房札记 303

一、书房与序 303

二、书与书房 304

三、斋和书斋 306

四、屋和书屋 307

五、书房与庐、庵 308

六、塾和私塾 310

七、官学和书院 311

八、书架和书庋 313

九、书箱和书囊 314

十、书帙和书函 316

说鼎 318

一、鼎的形制 318

二、鼎的用途 320

三、传国之宝 321

龙的起源与演变 324

凤的起源与演变 331

说狐 338

谈虎 341

礼俗考误 343

《封神榜》礼俗考误 343

一、姬遂与姓名 343

二、伯安与字 344

三、南宫适与辅国将军 346

四、万乘与悖、掣 347

五、狐裘与袍 348

六、文王与谥号 350

七、姜子牙与丞相 352

八、黄飞虎与武成王 353

九、商容与死节 355

十、炮烙与炮格 356

十一、西瓜与胡峤 358

十二、磻溪与缴石 360

十三、椒房与民俗 361

十四、两餐与食俗 363

十五、菩萨与佛教的传入 365

十六、服色与尚赤 367

《汉武大帝》史事辨 370

一、内阁与首辅 370

二、高丽参与匈奴辖地 372

三、伊稚斜与鸣镝弑父 374

四、韩嫣乔装与魏武捉刀 375

五、鱼鳞图册与钦差大臣 377

六、《三辅黄图》与《淮南子》 379

七、匈奴与昆仑神 381

八、《红楼梦》与禅宗 383

九、相面、割发与卫律 385

十、文字的形体与音义 387

十一、窦婴的除门籍与田蚡的“阑入” 389

十二、“大不敬”与“见知故纵” 392

十三、“不道”与汉“无正法” 394

《唐明皇》礼俗考 397

一、举丧与神主(上) 397

二、举丧与神主(下) 399

三、铭旌与避讳 401

四、中书令与三省制 403

五、左右相与左右丞相 405

六、力士与册命 406

七、宫禁与走马 408

后记 411

再版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