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抛一捡之间 1
第1节 “名动包含说”的要义 1
第2节 以“简洁”为准则 4
第3节 继续摆脱印欧语观念的束缚 8
第4节 从语言世界看汉语 11
第5节 “名动包含说”的好处 14
第一章 后退没有出路 16
第1节 摆脱印欧语束缚的重要一步 16
第2节 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 22
2.1 关于动词做主宾语 22
2.2 关于“以词组为本位” 29
2.3 关于“名词-动词”连续统 32
第3节 形式类的分与合 34
3.1 “同形合并”原则 34
3.2 英语“V-ing形式”的分合 38
3.3 汉语“动名词”的分合 42
第4节 关于新的“三层制” 46
第5节 覆盖而不是推翻 50
第二章 正视存在的问题 53
第1节 名词的界定问题 53
第2节 “名动词”问题 57
2.1 范围难以确定 57
2.2 体系不一致 61
第3节 “中心扩展规约”和“并列条件” 63
3.1 违背“中心扩展规约” 63
3.2 违背“并列条件” 69
第4节 “类无定职”的问题 73
第5节 “兼类词”的问题 77
第6节 还有一些问题 80
第三章 汉语是“名动包含”格局 83
第1节 汉语和印欧语差异的ABC 83
第2节 名词和动词的“偏侧分布” 88
第3节 两种标记类型——“无标记”和“未标记” 93
第4节 从“零句说”到“名动包含” 100
第5节 重叠和“大名词” 105
第6节 “的3”和伊朗语言的EZ 112
第7节 他加禄语的“动词” 116
第四章 “实现关系”和“构成关系” 124
第1节 “指称”和“述谓”作为初始概念 124
第2节 “实现关系”和“构成关系” 127
2.1 “实现性隐喻”和“构成性隐喻” 127
2.2 “实现性/构成性”区别的普遍性 129
2.3 “有”和“是” 132
第3节 汉语和印欧语的比较 133
3.1 英语的noun和汉语的“名词” 133
3.2 句子和话段 137
3.3 主语和话题 139
3.4 所谓的“句法话题” 144
3.5 再看“中心扩展规约” 149
第4节 汉语的语法和语用法 150
4.1 语法的类和语用的类 150
4.2 答问的语法和语用法 156
4.3 语用法包含语法 158
第五章 名词和动词的不对称 161
第1节 “名词动用”和“动词名用” 161
第2节 名动不对称的普遍性 164
2.1 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共性 164
2.2 从用法到语法 170
2.3 名词做谓语的特殊性 173
第3节 境迁语 176
第4节 “名动不对称”的认知原因 180
第5节 要区分一般和特殊 183
5.1 汉语不是“类前型”语言 183
5.2 名词不是“分类性动词” 187
第6节 名词的根本性 191
第六章 谓语的指称性 195
第1节 名词直接做谓语 195
第2节 “是”是判断动词 199
2.1 “结构的平行性”原则 199
2.2 印欧语的眼光之一 202
2.3 印欧语的眼光之二 206
第3节 汉语谓语的指称性 209
3.1 “有”是存现动词 209
3.2 “说明”是下一个“话题” 217
3.3 “流水句”的并置性和指称性 220
3.4 再看古汉语“名而动”结构 225
3.5 从唐诗的词性对偶来看 228
第4节 从形式动词看谓语的指称性 234
第5节 反观英语的谓语 239
5.1 V-ing形式是“准指称语” 239
5.2 V-ed形式是“潜在指称语” 243
第6节 汉语是“名词型”语言 246
第七章 “补语问题”和“状语问题” 252
第1节 补语问题 252
1.1 取消宾语还是取消补语 252
1.2 补语问题的症结 255
1.3 关于“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 257
第2节 补语问题的解决方案 262
第3节 状语问题 269
3.1 两种不可取的办法 269
3.2 关于“准谓词性结构” 272
第4节 状语问题的解决方案 274
4.1 动态体词性结构 274
4.2 汉语的状语是“动态定语” 276
第5节 解释汉语词类的多功能 278
第八章 “之”和“都”的个案 284
第1节 “名之动”里的“之” 284
1.1 诸说检讨 284
1.2 “之”提高指别度 287
第2节 “之”和“的”的异同 292
第3节 “都”的量化方向 297
3.1 量化方向的迷途 297
3.2 统一的“右向管辖规则” 300
第4节 汉语的逻辑 306
第九章 汉语、汤加语、拉丁语 311
第1节 词类跨语言比较的共同基础 311
第2节 汤加语“名动不分”的情形 314
第3节 “型-例”语言和“名-动”语言 318
3.1 两种类型的词类系统 318
3.2 汤加语是“指述包含” 320
第4节 汉语是“型例合一、名动包含”语言 324
第5节 词类系统的“语法化”程度 327
第6节 假设一个循环模型 330
第十章 “是”“有”大分野 332
第1节 英汉否定词的分合 332
1.1 英语重视“否定名词”和“否定动词” 332
1.2 汉语重视“直陈否定”和“非直陈否定” 335
1.3 否定词缀 337
第2节 “有的否定”和“非有否定” 338
第3节 三个概念的分合“地图” 342
第4节 谓语的分类 347
第5节 “是”“有”大分野 351
5.1 综合性的“是”“有”分野 351
5.2 “也”和“矣”的分别 355
5.3 景颇语的“是”“有”分野 357
第6节 哲学背景 359
第十一章 “单双区分”的地位和作用 365
第1节 “单双区分”比“名动区分”重要 365
第2节 名词“虚化”和双音化“充实” 369
第3节 “单双组配”比“词-语区分”重要 374
第4节 语义上的“松紧差别”是根本 378
第5节 “虚实象似”原理 382
5.1 “虚实象似”的综合性 382
5.2 “虚实象似”的相对性 385
第6节 对主流语法理论的反思 387
第十二章 “标记颠倒”和包含格局 389
第1节 局部的“标记颠倒”现象 389
第2节 “名动包含”和“标记颠倒” 393
第3节 定中结构的“标记颠倒” 394
3.1 形容词的特殊性 394
3.2 形容词定语的“标记颠倒” 396
第4节 形容词内部的重新分类 400
4.1 双音化增强摹状性 400
4.2 形容词内部重新分类 404
第5节 表现语言的“主观性” 407
结篇 语法研究的破和立 409
第1节 “一抛一捡”之后 409
第2节 汉语大语法 411
第3节 范畴的“对立”和“对待” 413
第4节 重视语言的多样性 419
附录 423
附录1 英、日、汉儿童习得名词和动词 423
附录2 名词和动词脑成像的英汉比较 427
附录3 科斯学说的“交易成本” 430
附录4 “天下理论”的“天下无外”原则 434
附录5 量子物理的“不确定原理” 437
参考文献 441
主题词索引 470
语言(方言)索引 485
Abstract(英文摘要)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