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观思想的历史与文献 1
第一节 历史与文献 1
第二节 印度中观派的分类 23
附注 69
第二章 中观派的形成 86
第一节 前言——龙樹的立场 86
第二节 缘起——其思想的展开 88
第三节 空的缘起 91
第四节 缘起思想的立场——超越有与无 96
第五节 空性思想的立场——法有之否定 100
第六节 空用、空性、空義 104
第七节 圣·提婆的立场 110
第三章 归谬论证派——佛护与月稱 113
第一节 归谬论证派 113
第二节 佛护 117
第三节 月稱 123
附注 136
第四章 自立论证派——清辨之空思想表现 140
第一节 前言 140
第二节 清辨的著作与背景 143
第三节 《中论颂》的评价与位置 146
第四节 空性论证的论理 149
第五节 清辨以后 160
附注 164
第五章 瑜伽行中观派 166
第一节 西藏的一個传承 166
第二节 瑜伽行中观派研究之方法论与问题点 170
第三节 中观派的分派 172
第四节 瑜伽行中观派的学者们 173
第五节 瑜伽行中规派的思想 178
第六节 今后的研究课题 196
附注 196
参考文献 205
第六章 顿悟与渐悟——莲华戒的《修習次第》 207
第一节 前言 207
第二节 《修习次第》三篇与莲华戒的其他诸著作 207
第三节 桑耶寺之宗论 211
第四节 摩诃衍的思想与莲华戒之批判 216
第五节 《修习次第》的诸资料 222
第六节 《修习次第》的内容 227
第七节 结语 235
资料 235
第七章 中观的实践——寂天的《学处要集》 239
第一节 菩萨的修行 239
第二节 菩萨的实践德目 241
第三节 结语 264
附注 265
参考文献 268
第八章 藏传佛教的中观思想 269
第一节 西藏学的现状 269
第二节 宗喀巴以前的中观思想 270
第三节 宗喀巴及其后之中观思想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