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古代教育的起源与发端 11
第一节 河姆渡文化与良渚文化 12
一、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教育 12
二、良渚文化时期的教育 17
第二节 越族、越国与越文化 22
一、越族与越文化的形成 22
二、越文化时期的教育 23
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31
第三节 秦汉时期教育渐兴 34
一、秦代对越族的教化 34
二、汉代文教之风的兴起 36
第四节 六朝时期家学的兴起 39
一、家学的兴起 40
二、余姚虞氏家学 42
三、吴兴沈氏家学 44
第五节 唯物主义教育家王充 48
一、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49
二、“学为世用”的教育观 51
第二章 古代教育的发展与兴盛 56
第一节 地方官学的普遍设立 56
一、唐宋时期的地方官学 56
二、元明清的地方官学 61
三、热心教育的地方官 64
第二节 南宋时期国学的建立 68
一、南宋重建国学 68
二、太学招生与教学 71
三、太学的学生风潮 73
第三节 蒙学与教材教法 75
一、蒙学教育的发展 76
二、蒙学教材的编写 78
三、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 81
第四节 书院的发展与兴盛 83
一、吕祖谦与金华丽泽书院 84
二、“北山四先生”与书院教育 86
三、明代书院的讲会之风 89
四、阮元、俞樾与诂经精舍 92
第五节 科举入仕的人才优势 94
一、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 94
二、浙江科举入仕的优势 97
第三章 宋明时期教育思想的繁荣 104
第一节 吕祖谦的教育思想 104
一、“杂博”的人性论 105
二、“育实材”的教育目标 107
三、“经史并重”的学习观 107
四、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109
第二节 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 110
一、“天赋平等”的人性论 111
二、“德才兼备”的人才观 112
三、“广闻博识”的学习观 113
四、“勤勉质疑”的方法论 114
第三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16
一、“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117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 119
三、“践履”、“实行”的学习方法 121
四、“顺应自然”的儿童教育观 123
第四节 浙中王门的教育思想 124
一、徐爱的教育思想 125
二、钱德洪的教育思想 126
三、王畿的教育思想 129
第五节 刘宗周的教育思想 134
一、“心性合一”的人性论 135
二、“慎独”为宗的修养说 136
三、“为学”、“为道”之方法 138
四、学做“庸人”的平常心 139
第四章 明清之际实学教育思潮的兴起 141
第一节 封建专制教育的加强 141
一、推崇理学,加强思想统治 141
二、严订学规,大兴“文字狱” 142
三、八股取士,学校沦为附庸 145
第二节 西学入浙及其影响 147
一、李之藻对西学的引入 147
二、艾儒略对西学的译介 149
第三节 朱之瑜的实学教育思想 151
一、论学校教育的功能 152
二、“主实弃虚”的为学宗旨 154
三、“注重实效”的治学之道 155
四、以“敬”为本的道德修养论 156
第四节 陈确的实学教育思想 157
一、“继善成性”的教育作用论 158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 160
三、“崇实弃虚”的为学目的论 162
四、“学无止境”的终身学习论 163
第五节 黄宗羲的民主教育思想 164
一、“公其非是于学校” 165
二、宽于取士,严于用士 167
三、经史并重,贵在适用 169
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71
第五章 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173
第一节 龚自珍改革封建教育的先声 173
一、改革封建制度的呐喊 173
二、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 175
三、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175
四、疾呼“不拘一格降人材” 176
第二节 门户开放与教会学校的设立 178
一、教会组织的不断扩展 178
二、早期教会学校的设立 180
三、华花圣经书房 185
第三节 变法维新与知识阶层的觉醒 186
一、知识阶层的变法维新活动 187
二、张元济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89
三、汪康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92
第四节 清末各地的兴学热潮 195
一、各地兴办的新式学堂 195
二、民间极盛的兴学之风 198
第五节 林启在杭州的兴学活动 203
一、创办求是书院 203
二、筹建养蚕学堂 206
三、设立养正书塾 208
第六节 孙诒让在浙南的兴学活动 209
一、创办应时需的学堂 211
二、成立学会以助兴学 213
三、发展温、处地方教育 215
第六章 近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18
第一节 民国成立以后的教育改革 218
一、教育方针和学制改革 219
二、教育行政机构的演变 220
第二节 民国初年各类教育的发展 221
一、初等教育迅速发展 222
二、中等教育全面加强 225
三、高等教育专业化程度提高 229
第三节 五四时期教育改革的推进 232
一、省教育会对新教育的宣传 233
二、五四时期旧观念的转变 237
三、各地教育改革的试行 241
第四节 1922年学制的贯彻实施 245
一、初等教育进一步发展 245
二、中等教育的重点调整 249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254
第七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基本形成 258
第一节 制度化的教育管理 258
一、教育行政机构的变革 259
二、视导制度与辅导制度 262
第二节 教育格局的调整 266
一、高等学校的增设 267
二、中学教育的加强 269
三、师范学校的分立 271
第三节 义务教育的推行 274
一、普设乡镇初级小学 275
二、加大私塾改良力度 276
三、发展短期义务教育 277
第四节 民众教育的兴办 279
一、民众教育机构的建立 280
二、民众教育师资的培训 282
三、民众教育活动的开展 283
第八章 近代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 286
第一节 王国维与西方教育思想的导入 286
一、译介西方教育学理论 287
二、导入西方美育思想 290
三、翻译东西方教科书 292
第二节 杜亚泉的科学教育实践及特点 294
一、编辑自然科学教科书 295
二、编办学术杂志,宣传科学 297
三、科学教育实践的特点 299
第三节 中等教育改革的先驱者经亨颐 302
一、倡导人格教育 303
二、改革师范教育 305
三、主持春晖中学 307
第四节 蔡元培与浙江高等教育 310
一、促办国立浙江大学 311
二、筹建国立艺术院 314
第五节 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317
一、论教育的本质和职能 318
二、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320
三、论“全人生指导” 323
第九章 抗战及战后教育的艰难发展 326
第一节 战时学校的搬迁与发展 326
一、高等院校的迁徙与发展 327
二、省立中等学校的搬迁与重组 329
三、浙西南学校教育的发展 331
第二节 抗日军民的反奴化教育 333
一、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333
二、抗日军民的反奴化教育措施 335
第三节 国民教育的推行与实验 340
一、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 340
二、俞子夷与国民教育实验 344
第四节 竺可桢与浙江大学的崛起 347
一、实施通才教育 348
二、制定“求是”校训 351
三、提倡教授治校 353
第五节 战后学校复员和面临的困境 355
一、战后学校的复员和发展 355
二、战后教育面临的困境 357
三、教育界的爱国民主运动 359
第十章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363
第一节 接管、改造旧教育 363
一、对公立学校的接管 364
二、对私立学校的接办 369
三、对旧教育的初步改造 373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教师队伍 375
一、调整、充实教师队伍 376
二、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379
第三节 调整学校设置 381
一、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382
二、中等学校的调整 384
三、重点中小学的举办 386
第四节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387
一、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经验 387
二、改进中小学教学工作 390
三、改进高校教学工作 393
第五节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98
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教育 398
二、时事政治教育 399
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 40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402
第一节 教育方针的实施与教育“大革命” 402
一、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实施 402
二、各类教育的“大革命” 403
第二节 教育事业从有序到无序的发展 413
一、“一五”期间教育的有计划发展 413
二、“教育革命”背景下的教育“大跃进” 417
第三节 “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 421
一、教育事业的调整、整顿 421
二、三个《条例》的实施 426
三、“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 429
第四节 “反右”扩大化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31
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431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432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极大冲击 435
第一节 教育领域的全面动乱 435
一、“文革”风暴的掀起 436
二、红卫兵“大串联” 436
三、“造反派”夺权与武斗 437
四、“复课闹革命” 438
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439
第二节 “两个基本估计”指导下的“教育革命” 440
一、改变教育管理体制 441
二、缩短大、中、小学学制 442
三、改变招生制度 442
四、重编、改编各类教材 443
第三节 教育事业历尽劫波 444
一、大中专学校遭受极大冲击 444
二、中小学教育的盲目发展 446
第十三章 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 450
第一节 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450
一、推倒“两个基本估计” 450
二、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451
三、恢复正常教育秩序 453
四、科学总结历史经验 455
第二节 各类教育的初步调整 456
一、调整中小学规模与布局 457
二、调整、整顿师资队伍 459
三、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460
第三节 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 461
一、把教育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 461
二、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462
三、教育投入逐年增加 463
第十四章 创新·发展·跨越——迈向“教育强省”之路 466
第一节 从“科教兴省”到“教育强省” 466
一、“科教兴省”、“教育强省”战略的确立 467
二、各级政府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 469
三、《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的颁布 472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 475
一、幼儿教育多元发展 475
二、义务教育成绩显著 477
三、普通高中迅速发展 480
四、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482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84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486
一、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 487
二、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 492
三、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494
四、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497
第四节 职业教育的突破性进展 499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500
二、贴近地方经济,强化专业特色 501
三、以人为本,推进教学改革 502
四、校企结合,产教一体 504
五、探索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504
六、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506
第五节 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507
一、中、高等师范院校的调整改革 507
二、教师继续教育的大力推行 509
三、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513
第六节 成人教育的稳步发展 516
一、农村成人教育的三级网络 517
二、职工教育如火如荼 518
三、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增长 519
四、自学考试持续发展 521
五、社区教育生机盎然 524
第七节 民办教育的重新崛起 525
一、民办教育的“浙江现象” 525
二、民办教育的发展背景 529
三、民办教育的制度创新 531
四、民办教育的发展趋势 534
主要参考文献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