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论 1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研究的背景 2
一、民国时期 2
二、剧场学 3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研究的现状 5
一、研究现状及史料搜集 5
二、研究条件及资料分析 10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上海舞台研究的价值 13
一、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13
二、研究困难及解决措施 14
第一章 概念辨析与舞台命名 15
第一节 剧场与舞台的基本概念 15
一、西方的剧场概念 16
二、中国的舞台概念 17
三、现代舞台概念的中西辞源比较 20
第二节 剧场与舞台的演化轨迹 22
一、中国舞台的历史沿承 22
二、西方舞台的演化轨迹 26
第三节 上海的剧场与舞台命名 28
一、英文名称的命名习惯 29
二、中文名称的命名特点 33
三、上海舞台名称的演化脉络 36
第二章 舞台分布与迁变轨迹 38
第一节 城市南区的“城厢”剧场圈 39
一、“九亩地”(老县城)剧场圈 39
二、“南市”剧场圈 41
三、“城厢”剧场圈的华界特征 43
第二节 城市中区的“租界”剧场圈 44
一、“大新街”(湖北路)剧场圈 45
二、“泥城桥”(西藏路)剧场圈 47
三、“跑马厅”(西藏中路)剧场圈 49
四、“大世界”(西藏南路)剧场圈 50
第三节 城市西区的“泛租界”剧场圈 52
一、“八仙桥—太平桥”剧场圈 53
二、“淮海路—复兴路”剧场圈 55
三、“延安路”剧场圈 57
四、“南京路”剧场圈 58
五、“沪西”剧场圈 60
第四节 城市北区的“苏州河北”剧场圈 62
一、“北市”(苏州河)剧场圈 63
二、“海宁路”剧场圈 65
三、“四川北路—乍浦路”剧场圈 67
四、“吴淞路—提篮桥”剧场圈 69
第三章 剧场类型与舞台式样 73
第一节 传统戏曲类型的舞台 74
一、昆曲场 74
二、京剧场 77
三、粤剧场 85
四、越剧场 90
五、其他戏曲剧种类型的剧场 97
第二节 现代话剧类型的舞台 102
一、民国前期的文明新剧舞台 103
二、民国中期的职业化话剧舞台 111
三、民国后期的战时话剧舞台 121
第三节 其他类型的舞台及式样 135
一、影戏演出两用的舞台 135
二、舞厅类型的演出场所 145
三、民国时期的其他演剧场所 147
四、小结:民国时期的舞台类型 150
第四章 舞台系统与舞台美术 152
第一节 戏曲的舞台系统 153
一、戏曲“戏台场面”系统 154
二、戏曲“灯彩砌末”系统 163
三、戏曲“机关布景”系统 165
四、戏曲“照明灯光”系统 180
五、戏曲“服饰化妆”系统 188
第二节 话剧的舞台系统 195
一、话剧舞台装置系统 196
二、话剧景片道具系统 202
三、话剧舞美布景系统 208
四、话剧灯光照明系统 223
五、话剧服装化妆系统 243
第三节 舞台美术布景作品案例 249
一、民国时期戏曲布景案例 250
二、民国前期新剧布景案例 256
三、民国中期话剧布景案例 270
四、民国后期战时话剧舞美案例 276
第五章 舞台美术师与舞台从业者 283
第一节 戏曲舞台布景师 283
一、上海布景师的行业缘起 284
二、戏曲布景师的“三帮四派” 289
三、戏曲布景师的传承脉络 296
第二节 话剧舞台美术师 297
一、民国前期文明新剧布景师 298
二、民国中期话剧布景师 301
三、民国后期话剧舞美师 313
四、话剧布景师传承脉络 316
第三节 舞台从业者的职位和职员 317
一、戏园的剧场职员 318
二、戏台的舞美职员 322
三、爱美剧时期的舞美职员 326
第四节 舞台工作规范与剧场管理 328
一、舞台工作规范 329
二、剧场管理规范 331
三、舞美行业协会 333
余论 舞台佚失与舞台遗存 338
第一节 民国时期舞台的佚失状况 339
一、新中国成立三十年间(1949—1978)佚失的舞台 339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间(1978—2010)拆除的舞台 341
第二节 民国时期舞台的遗存状况 342
一、遗存的民国舞台 342
二、遗存的舞台资料 347
结语 354
附录 清末和民国时期上海舞台年表(1900—1949) 357
参考文献 372
后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