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谁在写作文本的问题上来 1
导论 1
一、文学文本理论研究现状及本书问题的提出 1
二、对本书题目中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5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 10
第一章 汉语文学文本的文体类别 15
第一节 文体问题在汉语文学研究中的特殊意义 15
第二节 文体渊源与文体创造的依据 21
第三节 文体之用与文体类别 28
第四节 文学形式的发展与形式分类 37
第五节 文各有体与文体互渗 44
第二章 汉语文学文本之间的关系 52
第一节 汉语文学文本的互文性 52
第二节 汉语文学文本的统一性 56
第三节 汉语文学文本的等级性 63
第四节 汉语文学文本的衍生性 73
第三章 汉语文学文本的言述对象 8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81
第二节 汉语文学文本中的形而上层面 85
第三节 汉语文学文本中主体的情志层面 93
第四节 汉语文学文本中的叙事层面 101
第四章 汉语文学文本的语言学特征及其文学功能 111
第一节 汉语与汉语文学 111
第二节 汉语文学的声音 115
第三节 汉字与汉语文本的意义生成 124
第四节 汉语语法与汉语文学独特的表义方法 131
第五章 汉语文学文本的言外之意 143
第一节 语言的局限性与超越语言的可能性 143
第二节 汉语文学文本背后的“典”与“事” 147
第三节 汉语叙事的寓言性 156
第四节 汉语叙事的春秋笔法 165
第五节 汉语诗性文本的韵外之致 173
第六章 汉语文学文本的修辞论层面 184
第一节 “文”的“含义”与汉语的修辞性表达 184
第二节 汉语文学文本的结构与章法 190
第三节 汉语文学独特的修辞方式 201
第四节 赋、比、兴与汉语诗性文本的内在结构 211
第七章 汉语文本形态生成与发展的文化语境 226
第一节 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整体特征及其外部成因 226
第二节 哲学观念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影响 231
第三节 经学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影响 241
第四节 政治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影响 249
第五节 科举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影响 257
参考文献 265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