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史学科发展的趋势与新理论方法 1
第一章 近年来古代城市史研究的新动向 13
第一节 基于考古资料的古代城市史研究 15
第二节 为区域社会史笼罩的古代城市史研究 17
第三节 与历史城市地理合流的古代城市史研究以及城市空间研究 18
第四节 古代城市史研究另辟蹊径:城镇研究、城市治理、城市生活 21
第二章 江南史研究的新动态 26
第一节 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变化 27
第二节 从不同视角、研究路径考察江南城镇史 32
第三节 专题研究的深入 35
第三章 近世中国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 41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民间信仰研究 41
第二节 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共同体:作为方法的民间信仰研究 43
第三节 民间信仰与日常生活 46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 48
第五节 对于未来研究趋势的瞻望 50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国家构建问题 53
第一节 基层政权与税收体系 53
第二节 警察制度与社会控制 57
第三节 公共利益与公意 59
第五章 中国近代国家与地方关系:英语学界的观察 66
第一节 从晚清到民初:现代国家政权建设 66
第二节 南京十年:集权与自治 74
第三节 结语:“对分模式” 78
第六章 近代外交史研究新取向 82
第一节 走向世界:“国际化的民族主义”与“文明国化” 84
第二节 “废约”之外有“修约” 88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的外交互动 90
第四节 强调连续性的贯通视野 91
第五节 建立于文献批判之上的实证取向 94
第七章 从“社会治理”看中国现代史 98
第一节 商会史研究 98
第二节 职业协会研究 100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法律视角 103
第八章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关系研究 108
第一节 聚焦该问题的背景及原因 108
第二节 最新观点与重大理论创新 110
第三节 代表学者与文献 116
第四节 前景展望 119
第九章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 123
第一节 研究对象 123
第二节 研究取向 125
第三节 学科形态 128
第四节 发展趋势 130
第十章 海外中国当代史研究现状及特点 133
第一节 回顾与总结 133
第二节 动向及特点 138
第十一章 想象、叙事与文化的再发现:新社会文化史的方法拓展及理论反思 141
第一节 从年鉴学派到超越年鉴学派:社会史的文化转向 141
第二节 新社会文化史的三种模式 145
第三节 新社会文化史的理论反思 150
第十二章 中国大学史的研究取向与方法 154
第一节 中国大学史与近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155
第二节 中国大学史与近代中国的“地方性知识” 157
第三节 突破“北大神话”:探寻近代中国大学叙事的另一种可能 160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史研究理论与方法 163
第一节 研究概况 163
第二节 中国城市起源、特征与分类研究 165
第三节 单体城市、类型城市与区域城市研究 167
第四节 “冲击—反应模式”与口岸城市研究 169
第五节 城市比较、通论性研究与中外学术互动 171
第十四章 时空维度与城市史研究的新趋向 177
第一节 聚焦城市史研究中时空维度的背景 177
第二节 理论观点与方法 179
第三节 代表学者与相关文献 180
第四节 前景与展望 185
第十五章 中国交通史学的研究成就与发展前景 187
第一节 中国古代交通史 188
第二节 铁路交通史 191
第三节 水上交通史 195
第四节 不足与机遇 201
第十六章 租界法制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空间 205
第一节 学术回顾 205
第二节 学术现状 208
第三节 学术趋势及相关问题 216
第十七章 城市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220
第一节 经验主义 220
第二节 实证主义 221
第三节 行为主义 223
第四节 结构主义 225
第五节 人本主义 227
第六节 后现代主义 229
第七节 时间地理学 231
第十八章 “数字历史”的最新理论与方法 234
第一节 “数字历史”的概念 234
第二节 “数字历史”的产生与发展 236
第三节 “数字历史”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一个研究领域 241
第四节 数字时代的历史书写与表现形式 243
第十九章 中国器物文明研究的理论动态分析 247
第一节 中国器物文明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247
第二节 近代器物作为研究重点的确立 248
第三节 研究动态与主要成果 250
第四节 前景与价值 254
第二十章 医疗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 257
第一节 医疗社会文化史的学术回顾 257
第二节 殖民医学史 259
第三节 身体史与社会性别 260
第四节 医学与物质文化 262
第五节 医患关系 263
第六节 医疗社会文化史的前景展望 265
第二十一章 口述历史研究:理论与实践 267
第一节 导言 267
第二节 口述史学基本理论 270
第三节 口述史研究方法 272
第四节 口述史研究代表论著与学者 273
第五节 前景展望 276
第二十二章 全球卫生外交研究:范式、议题与进路 279
第一节 公共卫生的全球化与全球卫生外交研究 279
第二节 全球卫生外交研究的议题 283
第三节 全球卫生外交的研究路径 287
第四节 中国代表学者与相关文献 291
第五节 结语 294
第二十三章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及后后现代主义的脉动 296
第一节 从现代主义/现代性到后现代主义 296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历史学 299
第三节 写历史:历史三构、重归叙事 302
第四节 后后现代主义 306
第二十四章 西语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310
第一节 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 310
第二节 从人文学科到社会科学 313
第三节 从中国失败论到中国崛起论 315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