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关键概念的框定 1
一、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研究 2
二、政府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 12
三、风险治理中的政府传播:基于“问题—事件”整合认识 27
第二节 理论框架和研究问题 28
一、本研究中的“社会风险治理” 28
二、社会风险治理框架对政府传播的新解释 31
三、研究问题 3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其他说明 33
一、研究方法 33
二、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35
第二章 中国社会风险语境与政府传播制度的变迁 37
第一节 转型社会、媒介化、全球化风险中的政府传播管制失灵 37
第二节 风险治理中政府传播制度的宏观调整(2003—2016年) 40
一、传播主体:从中央主控型发布到地方责任型发布 43
二、传播内容:从局部类别化到全局广泛性的信息公开 44
三、传播对象:从政府内部信息通报到面向社会大众传播 45
四、传播渠道:从管理传统媒体到积极利用和规范新媒体 46
五、传播过程:从政府单向把关到多元互动沟通 47
六、传播规制:从惩处泄密者到保障舆论监督 48
第三节 风险治理中政府传播的体制性瓶颈 50
一、制度操作性有限和制度效应递减 50
二、协调机制欠缺和传播主体关系失衡 51
三、传播团队权责利不明确且专业水准不足 52
第三章 政府传播与风险治理的基本要素分析 54
第一节 风险治理主体分析: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的再认识 54
一、风险治理主体结构的改变 54
二、政府传播在风险治理中的角色功能 58
三、风险治理主体也可能是风险制造主体 60
第二节 风险治理对象分析:政府传播目标的重新定位 63
一、社会风险的现实性与建构性 63
二、基于“政府责任”维度的社会风险分类 67
三、政府对治理对象的认知偏差及其内在逻辑 72
第三节 风险治理工具分析:作为“沟通性工具”的政府传播 75
一、政府传播:风险治理中的柔性工具 75
二、“沟通性工具”不等于“媒介工具论” 77
三、政府传播应以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 78
第四章 内源型风险中的政府传播:从控制到沟通的动力机制 80
第一节 政府风险预警为什么缺席、失败 83
一、政绩观偏差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失调 83
二、地方媒体公信力扭曲带来的社会认知混乱 85
三、“内紧外松”传播加速危机爆发 87
第二节 压力—反馈中渐进的信息公开 88
一、群体性事件与“政策窗口”的开启 88
二、作为上级指令的“新闻口径” 90
三、谣言的“倒逼效应” 91
第三节 政府以党报为平台展开的柔性沟通 92
一、“处非”报道内容分析 93
二、区域稳定风险中的政府传播策略 100
第四节 政府传播中的刚性控制与柔性沟通 102
一、刚性控制产生和持续的原因 102
二、从刚性控制向柔性沟通转化的动力机制 103
第五章 诱发型风险中的政府传播:责任溯源与依法治理中的角色困境 106
第一节 突发企业安全事故与“有限政府”的传播定位 107
第二节 政府传播与多方力量博弈 111
一、接踵而至的媒体与积极应对的政府 111
二、围观的网民与舆论监督指向的变化 114
三、诉求多样化的业主与“依法处理”的两难 119
第三节 风险溯源与扩散中的政府传播责任 122
一、多元舆论环境与政府传播的“本位主义” 122
二、应急式政府传播模式的局限性 125
三、以法治为基础的多元治理制度有待完善 126
第六章 关联型风险中的政府传播:道德恐慌与信任风险 128
第一节 社会建构中的“特权阶层”与政府责任归因 128
第二节 “×二代”事件中的政府传播失误与突破 130
一、胡斌飙车案:质问公权“欺实马” 130
二、深圳“5·26”车祸:惯性怀疑与程序正义 134
第三节 政府传播定位:促进事实还原和理性对话 137
一、促成事实还原的复合结构因素 137
二、保障利益协调和理性对话 138
第七章 社会风险治理中的政府传播:变迁、差异与革新 140
第一节 政府传播渐进式变革的内外部动力结构分析 140
一、政府传播转型的外部压力和条件 141
二、政府传播转型的内在动力 146
第二节 不同类型社会风险中的政府传播比较 151
一、“政府责任”程度与政府传播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151
二、风险治理情境中政府传播的问题领域 153
第三节 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下的风险公共传播机制 159
一、新风险观下的政府传播理念变革 160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风险共治机制 163
三、在深化改革中实现传播能力的协同进化 169
附录 171
附录一 湘西非法集资事件《团结报》报道内容分析编码表 171
附录二 案例研究访谈列表 173
一、湘西非法集资事件访谈列表 173
二、上海倒楼事件访谈列表 173
三、“×二代”事件访谈列表 173
参考文献 175
后记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