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2
前言 2
第一篇 导论篇 2
第一章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2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2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 2
二、土地资源调查的定义 3
三、土地资源评价的含义 4
四、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的关系 4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5
一、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5
二、土地资源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6
第三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系统结构 6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原则 7
第五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理论依据 9
一、土地系统理论 9
二、土地资源空间分异理论 10
三、土地区位理论 11
四、土地生产力理论 12
五、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13
六、土地国情和国策理论 14
第六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信息识别和标准建立 14
一、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信息识别 14
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标准建立 15
第七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运行和质量管理 16
一、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运行管理 16
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质量管理 17
三、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成果质量控制 17
第二章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发展动态 19
第一节 综述 19
一、国内外土地资源调查的发展历程 19
二、国内外土地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 21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23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研究进展 23
二、土地类型调查研究进展 24
第三节 土地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4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24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 25
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研究进展 26
四、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进展 26
五、土地生态评价研究进展 27
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28
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28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信息化建设进展 29
一、国外信息化建设历程 29
二、国内信息化建设历程 30
第三章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3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 33
一、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33
二、土地评价的基本内容 35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36
一、野外调查基本方法 36
二、常规仪器测图方法 36
三、航空遥感调查方法 37
四、卫星遥感调查方法 39
第三节 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40
一、定性评价方法 40
二、定量评价方法 41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 50
一、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50
二、土地资源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 52
第二篇 调查篇 58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8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58
一、土地利用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58
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9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技术途径 60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 60
二、土地利用数据建库 70
第三节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74
一、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特点 74
二、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内容 75
三、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程序 77
四、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 78
第五章 土地类型调查 84
第一节 土地类型调查概述 84
一、土地类型的概念 84
二、土地类型调查的任务和目的 84
三、土地类型调查的类别 85
四、土地类型调查的步骤 86
五、土地类型调查的准备工作 87
第二节 土地类型调查的内容 89
一、土地分级 89
二、土地分类 95
三、土地类型的命名 100
四、土地类型的结构 101
五、土地类型的演替 104
第三篇 评价篇 108
第六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 108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概述 108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 108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08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般程序 110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 111
一、FAO《土地评价纲要》分类系统 111
二、中国土地农业适宜性分类系统 112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分类系统 114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技术 115
一、评价目的确定与资料收集 115
二、评价因子及其选取方法 116
三、评价因子空间属性数据库建立方法 120
四、评价单元及其划分方法 123
五、评价因子指标确定 124
六、评价因子属性标准化方法 124
七、评价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125
八、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125
第七章 农用地分等定级 133
第一节 农用地分等定级概述 133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本概念 133
二、农用地分等的目的和意义 133
三、农用地定级的目的和意义 134
四、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对象 134
第二节 农用地分等 134
一、农用地分等的原则和依据 134
二、农用地分等的技术方法 135
三、农用地分等的工作程序 138
四、标准样地体系 147
第三节 农用地定级 149
一、农用地定级的原则和依据 149
二、农用地定级的技术方法 149
三、农用地定级的工作程序 155
第八章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160
第一节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概述 160
一、城镇土地的形成与特征 160
二、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体系 161
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原则 162
四、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方法 162
第二节 城镇土地分等 163
一、城镇土地分等层次和分等单元的确定 163
二、城镇土地分等的基本途径和工作程序 164
三、城镇土地分等指标体系的确定 166
四、分等因素因子资料整理及量化处理 167
五、综合分值计算及土地等的划分和验证 170
第三节 城镇土地定级 172
一、城镇土地定级的基本途径和工作程序 172
二、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确定 174
三、定级单元的划分 176
四、定级因素因子资料整理及量化处理 177
五、土地级别的划分和验证 181
第九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184
第一节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概述 184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内涵 184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185
三、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一般程序 187
第二节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188
一、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计算 188
二、土地资源人口容量估算 190
三、耕地压力指数估算 191
第三节 土地资源生态足迹评价 192
一、生态足迹的概念 192
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193
三、生态足迹模型应用 195
第四节 土地资源环境容量评价 197
一、土壤污染和水污染概述 197
二、土壤环境容量评价 198
三、水环境容量评价 199
第十章 土地生态评价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一、土地生态评价的产生 202
二、土地生态评价的概念与范畴 203
三、土地生态评价的指标 203
第二节 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204
一、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概念 204
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流程与方法 204
三、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案例 205
第三节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209
一、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209
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 209
三、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方法 210
第四节 土地生态退化评价 211
一、概述 211
二、土地荒漠化评价 212
三、土壤侵蚀评价 213
四、土地次生盐渍化评价 214
五、土地污染评价 214
第五节 土地生态风险评价 216
一、土地生态风险的概念 216
二、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意义 217
三、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类型 217
四、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 218
五、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建模过程 220
六、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 221
第十一章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224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224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内涵 224
二、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 227
第二节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27
一、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227
二、常用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介绍 228
三、评价标准的设置 234
第三节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236
一、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236
二、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238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的应用 239
第十二章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242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涵 242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242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的内涵 247
第二节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理论依据 247
一、协调发展理论 247
二、人地关系理论 248
三、环境承载理论 248
四、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248
第三节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249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249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容 253
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255
第四篇 应用篇 260
第十三章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 260
第一节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概述 260
一、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含义与特点 260
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261
三、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对象与内容 262
四、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方法与步骤 262
第二节 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方法 264
一、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264
二、GIS技术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272
三、GPS技术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275
四、3S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 276
第三节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案例 277
一、LUCC动态监测 277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 278
三、土地资源退化监测 279
第十四章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图件的编制 281
第一节 概述 281
一、成果图的类型 281
二、成果图件的编制方法 281
第二节 基本图的编制方法 282
一、资料准备 282
二、基础底图的编制 283
三、专题内容的制图综合 283
四、专题内容的转绘 284
五、图面配置和图例设计 285
第三节 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图的编制 285
一、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285
二、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285
三、市级、省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286
四、土地权属界线图的编制 287
五、土地类型图和土地资源图的编制 287
第四节 数字地图制图 288
一、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288
二、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 288
三、地图数字化与图形要素编辑 288
四、坐标变换 288
五、专题地图设计 289
六、图面配置与输出 289
附录 290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984年) 290
二、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1989年) 292
三、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1年) 294
四、全国土地分类(2002年)(过渡时期适用) 298
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301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使用) 304
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对应关系表 305
参考文献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