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20世纪汉语声调研究文献的统计和分析 3
第一节 20世纪声调研究文献的统计说明 3
第二节 20世纪声调研究文献统计表 6
第三节 统计结果分析 12
第四节 附带说明的问题 16
第二章 20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研究 17
第一节 古代的声调理论 17
第二节 20世纪声调理论研究第一阶段——音高观 19
第三节 20世纪声调理论研究第二阶段——音位观 20
第四节 20世纪声调理论研究第三阶段——自主音段说 22
第五节 20世纪声调理论研究第四阶段——优选论 33
第六节 声调理论研究的基础——调值的描写制 37
第三章 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 39
第一节 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概况 39
第二节 连读变调的描写性研究 43
第三节 连读变调的解释性研究 49
第四节 连读变调研究的不足 52
第四章 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 54
第一节 轻声的读音、作用和分类研究 55
第二节 轻声声学性质的研究 57
第三节 轻声属性的定位研究 59
第四节 轻声发生的原因、机制及轻声探源 61
第五节 轻声是一种综合范畴 63
第五章 20世纪汉语入声研究 67
第一节 古入声的现代方言分化 69
第二节 古入声舒化的原因、条件和过程 74
第三节 古舒声的今促化 76
第四节 入声非声说 77
第六章 20世纪汉语声调起源和演变研究 80
第一节 汉语声调历时演变研究 80
第二节 汉语声调共时演变研究 89
第三节 声调演变规律研究 94
第四节 20世纪的声调起源研究 96
第五节 声调起源讨论的启示 104
第七章 汉语声调概论 113
第一节 声调研究的基本观念 114
第二节 内声调研究和外声调研究 115
第三节 汉语声调的基本单位 118
第四节 汉语声调研究手段的精密化 120
第八章 汉语声调的特性和结构 131
第一节 声调的属性和基本单位 131
第二节 音区性和曲拱性——声调特性 135
第三节 汉语方言声调的音区特征 137
第四节 汉语方言声调的曲拱特征 143
第五节 汉语方言声调的曲拱匹配 188
第六节 降势音高和对偶音高——声调组合的调节 211
第九章 汉语声调系统的层次 242
第一节 调类演变和声调系统的层次 243
第二节 词调模式自主和声调系统的层次 253
第三节 生理调节和声调系统的层次 255
第十章 汉语声调的组合规则 258
第一节 语音连调模式 259
第二节 连调的位置匹配 267
第三节 连调中的调节之一——曲拱调节 272
第四节 连调中的调节之二——音区调节 281
第五节 声调组合的低调限制律 287
第六节 声调组合的曲拱相异律 290
第七节 声调组合的高低间隔律 291
第十一章 汉语声调的组合功能 301
第一节 连调的语义功能 301
第二节 连调的语法功能 305
附录一:20世纪汉语声调研究文献目录 315
附录二:表8.1汉语方言声调总表 385
附录三:表格索引 470
附录四:《汉语声调论》申请出版资助金陈述稿 472
后记 474